電視指南 | 節目剪輯頻遭熱議,是“背黑鍋”還是“搞事情”?

綜藝 真人秀 攝影 娛樂 電視指南雜誌 2019-03-18

電視指南:優秀的剪輯,絕非是通過無分寸的製造矛盾、放大沖突來吸引版面、流量,而是能夠傳達出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讓節目變得更鮮活、更有意義。

電視指南 | 節目剪輯頻遭熱議,是“背黑鍋”還是“搞事情”?

來源:傳媒內參-指尖綜藝榜

文/易槿

眾所周知,大部分真人秀採用了24小時甚至長達二十多天的跟拍形式,如何將這麼多的素材壓縮成短短几十分鐘的精華內容,著實考驗製作團隊的後期能力。近幾年不少綜藝節目的後期剪輯頻頻遭遇吐槽,直接影響了節目整體的呈現效果,對於一檔節目而言,重視剪輯顯得尤為重要。

節目剪輯:

從簡單拼湊到專業“搞事情”

剪輯,即將影視/節目製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捨、分解與組接,以及蒙太奇的表現手法,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並有感染力的作品。縱觀綜藝市場的發展歷程,節目剪輯也經歷了自身的遞進蛻變。

電視指南 | 節目剪輯頻遭熱議,是“背黑鍋”還是“搞事情”?

從早期的節目來看,大部分由於採用了棚內演播室錄製的形式,在後期的剪輯手法上較為簡單直接,剪輯師只需對節目有整體的構思,理解好節目團隊的創作意圖,以及根據錄製現場的氣氛來保證鏡頭的流暢、完整,就能夠呈現出心目中想要的節目效果。而一些節目的後期處理更為簡便,在並不豐富的素材裡進行各種鏡頭的簡單拼湊,形成張弛有度的剪輯效果即可。

隨著節目題材的愈發多元化,尤其是不少戶外真人秀的突發性和“劇情”式,再加上綜藝市場的競爭激烈,節目剪輯的發展迎來了一個拐點,對剪輯師的要求已經跳脫出了以往保證節目敘事流暢達到讓觀眾有著舒適的觀看體驗的單一要求,不同類型的節目雖然有著不同的剪輯風格,但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徵:節目的剪輯要與節目的主題、內容、結構達到有機地統一。

總而言之,節目剪輯揮別了以往的簡單拼湊形式,通過“有意識”的“二度/N次創作”滿足話題性的需要或者引導觀眾向更廣闊的角度思考,並激發觀眾的好奇心。不少節目在剪輯好的素材中加入引導性的字幕、誇張的表情包等形式來試圖向觀眾傳達嘉賓們的心理活動,迸發出意料之外的喜劇效果。

“剪刀手”有贊有彈

講好故事VS亂講故事

近幾年來,“剪輯”成了普羅大眾關注的話題之一,節目效果靠著剪輯師的“剪刀手”有時候能夠贏得觀眾的喜愛,有時候則容易招致藝人和粉絲的不滿,甚至引發輿論風波。由此可以看出,“講好故事”與“亂講故事”造成的影響可謂是天壤之別。

優質的剪輯能夠突顯出節目的整體氣質,譬如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運用了超微觀攝影、顯微攝影等拍攝方式,用一幀幀高清的畫面傳遞出了美食文化的精髓,在處理鏡頭上,根據景別、畫面構成儘量保證視覺的和諧;場景式讀書節目《一本好書》以360度沉浸式舞臺化場景,通過戲劇、朗讀等手段,呈現經典作品裡的經典情節,後期插入影片呈現的構想,使得節目邏輯線明晰,深化主題的同時讓人眼前一亮……

電視指南 | 節目剪輯頻遭熱議,是“背黑鍋”還是“搞事情”?

與高分綜藝的優質剪輯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部分節目靠著“惡魔剪輯”博出位、炒話題,尤其是一些競技類、旅行類節目,為了放大選手、明星嘉賓之間的矛盾,通過拼接、顛倒、碎片化剪輯來營造衝突點,罔顧事實地製造節目效果,讓節目嘉賓一夜之間被“網絡暴力”、形象崩盤,對個人形象和演藝事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從近年來頻頻發生藝人控訴節目組剪輯不當的案例可以看出,“惡魔剪輯”雖然在短時間內提升了節目的收視率和人氣,但這種剪輯方式“抹黑”了藝人的形象,傷害了觀眾的真情實感,引發的輿論戰也極易反噬節目的口碑,長遠來看,得不償失。

重視剪輯產生的影響

傳達積極正向的價值觀

節目剪輯的重要性不用多作贅述,需要在前期拍攝的素材中進行有效的取捨,併發揮能動性加工這些素材,俗稱“再創作”。那麼,在剪輯的過程裡,除了保障節目看點的基礎上,需要做到讓節目藝人、粉絲、觀眾三方達成一個平衡點。

對節目組和藝人而言,雙方需要找到雙贏的合作空間。藝人嘉賓在前期的拍攝過程裡應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置身於節目場域,展現自然真實的一面,而節目組在後期製作階段,認真把關好每一個環節,梳理好節目的脈絡和呈現形式,找到藝人在錄製節目時的閃光點,通過不同的剪輯手法來進一步豐富人物形象。

電視指南 | 節目剪輯頻遭熱議,是“背黑鍋”還是“搞事情”?

剪輯手法多樣化,在基本原則的大框下,通過獨特的視角,將節目內容與配樂、花字、特效等元素進行無縫對接,自然地對情緒和氛圍進行過渡、渲染,注意好鏡頭的重複疊加利用;抓住每一個可以打動人心的小細節,勾勒出節目嘉賓鮮明的性格特徵,但要避免強行“加戲”、過度煽情。

同時,應把握好剪輯的連貫性和節奏感,讓故事節點能夠進行串聯,需要有嚴謹的邏輯思維和搭建整體框架的把脈能力。除了要求後期人員熟悉掌握切換鏡頭的技巧外,也需要團隊之間通力協作,對節目有深刻的認知,掌握受眾群的審美需求。在剪輯的過程中,切忌盲目創作、主次不分導致剪輯穿幫、混亂,影響觀眾的收看體驗。

優秀的剪輯,絕非是通過無分寸的製造矛盾、放大沖突來吸引版面、流量,而是能夠傳達出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讓節目變得更鮮活、更有意義。

電視指南 | 節目剪輯頻遭熱議,是“背黑鍋”還是“搞事情”?電視指南 | 節目剪輯頻遭熱議,是“背黑鍋”還是“搞事情”?

掃描二維碼訂閱《電視指南》雜誌

國家廣電總局主管

(新用戶關注二維碼可留言獲取雜誌一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