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

在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就像一個蠻荒的角鬥場,或者是無人看管的礦山,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在裡面撈點油水,在這些年的媒體生涯中,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在爭奪市場蛋糕;但是和其他海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主動將競爭者們分為兩個陣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如今隨著中國車市的整體低迷,自主品牌開始排隊走向倒閉、覆滅,而這一切,早有先兆!

"

在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就像一個蠻荒的角鬥場,或者是無人看管的礦山,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在裡面撈點油水,在這些年的媒體生涯中,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在爭奪市場蛋糕;但是和其他海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主動將競爭者們分為兩個陣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如今隨著中國車市的整體低迷,自主品牌開始排隊走向倒閉、覆滅,而這一切,早有先兆!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市場在政策刺激,尤其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之下,很多瀕臨出局的自主品牌又活了過來,挺到了現在,但是很明顯,這一次,相關層面應該不會再主動出手,以那樣的方式推動中國車市的虛假繁榮,再一次救自主品牌與危難之中。

"

在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就像一個蠻荒的角鬥場,或者是無人看管的礦山,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在裡面撈點油水,在這些年的媒體生涯中,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在爭奪市場蛋糕;但是和其他海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主動將競爭者們分為兩個陣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如今隨著中國車市的整體低迷,自主品牌開始排隊走向倒閉、覆滅,而這一切,早有先兆!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市場在政策刺激,尤其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之下,很多瀕臨出局的自主品牌又活了過來,挺到了現在,但是很明顯,這一次,相關層面應該不會再主動出手,以那樣的方式推動中國車市的虛假繁榮,再一次救自主品牌與危難之中。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縱觀自主品牌這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從本質上講,自主品牌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便宜,從現在來看,甚至談不上性價比,性價比的前提是要有性能和成熟的配置,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看到很多10萬元的國產車已經裝配上了主動剎車系統,但是我們試駕了好幾款車,統統剎不住,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有這些配置和這些配置能不能好用,這是兩回事兒,所以我們始終認為大多數的自主品牌產品並不具有所謂的性價比。

"

在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就像一個蠻荒的角鬥場,或者是無人看管的礦山,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在裡面撈點油水,在這些年的媒體生涯中,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在爭奪市場蛋糕;但是和其他海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主動將競爭者們分為兩個陣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如今隨著中國車市的整體低迷,自主品牌開始排隊走向倒閉、覆滅,而這一切,早有先兆!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市場在政策刺激,尤其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之下,很多瀕臨出局的自主品牌又活了過來,挺到了現在,但是很明顯,這一次,相關層面應該不會再主動出手,以那樣的方式推動中國車市的虛假繁榮,再一次救自主品牌與危難之中。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縱觀自主品牌這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從本質上講,自主品牌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便宜,從現在來看,甚至談不上性價比,性價比的前提是要有性能和成熟的配置,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看到很多10萬元的國產車已經裝配上了主動剎車系統,但是我們試駕了好幾款車,統統剎不住,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有這些配置和這些配置能不能好用,這是兩回事兒,所以我們始終認為大多數的自主品牌產品並不具有所謂的性價比。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其實很明顯的現實是,這些年,很多自主品牌都是組裝廠,而不是研發廠,對於很多自主品牌來說,基本上都是各種淘汰技術的集合體,我們看到,國內的供應商或者第三方廠商出了一個什麼技術,很多國產品牌不管好不好用,是不是技術成熟,就一股腦往上加,所以導致的情況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情況,看起來啥配置都有,但就是不好用。

所以其實正如我們一開始說的一樣,自主品牌的優勢就只剩下了價格低,這是自主品牌內部惡性競爭的結果,大家拼命的在比誰的價格更低,配置更高,所以就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單車利潤太低,二是成本控制的難度加大,尤其是後者,成本控制過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大概率過渡到偷工減料上,這一點我們在自主品牌產品中已經見得太多了。

當然了,通過今年的車市發展,我們也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如今也快沒有,除了合資品牌不斷在低價位推出新的產品和品牌,比如一汽-大眾的捷達品牌,合資品牌的很多產品降價幅度也讓人瞠目結舌。大眾途觀的國五車型全國最低售價可以低到12.66萬;長安福特蒙迪歐的入門車型最低價格可以達到15.88萬元,這樣的降價幅度,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就不僅僅是壓力了,而是直接將觸角伸進了自主品牌的價格領地,自主品牌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想想看,合資品牌動不動降價優惠5、6萬嗎,自主品牌敢跟嗎?不敢,本來單車利潤就很低,再大幅度降價,不就等於直接送人了嗎?

"

在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就像一個蠻荒的角鬥場,或者是無人看管的礦山,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在裡面撈點油水,在這些年的媒體生涯中,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在爭奪市場蛋糕;但是和其他海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主動將競爭者們分為兩個陣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如今隨著中國車市的整體低迷,自主品牌開始排隊走向倒閉、覆滅,而這一切,早有先兆!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市場在政策刺激,尤其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之下,很多瀕臨出局的自主品牌又活了過來,挺到了現在,但是很明顯,這一次,相關層面應該不會再主動出手,以那樣的方式推動中國車市的虛假繁榮,再一次救自主品牌與危難之中。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縱觀自主品牌這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從本質上講,自主品牌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便宜,從現在來看,甚至談不上性價比,性價比的前提是要有性能和成熟的配置,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看到很多10萬元的國產車已經裝配上了主動剎車系統,但是我們試駕了好幾款車,統統剎不住,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有這些配置和這些配置能不能好用,這是兩回事兒,所以我們始終認為大多數的自主品牌產品並不具有所謂的性價比。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其實很明顯的現實是,這些年,很多自主品牌都是組裝廠,而不是研發廠,對於很多自主品牌來說,基本上都是各種淘汰技術的集合體,我們看到,國內的供應商或者第三方廠商出了一個什麼技術,很多國產品牌不管好不好用,是不是技術成熟,就一股腦往上加,所以導致的情況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情況,看起來啥配置都有,但就是不好用。

所以其實正如我們一開始說的一樣,自主品牌的優勢就只剩下了價格低,這是自主品牌內部惡性競爭的結果,大家拼命的在比誰的價格更低,配置更高,所以就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單車利潤太低,二是成本控制的難度加大,尤其是後者,成本控制過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大概率過渡到偷工減料上,這一點我們在自主品牌產品中已經見得太多了。

當然了,通過今年的車市發展,我們也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如今也快沒有,除了合資品牌不斷在低價位推出新的產品和品牌,比如一汽-大眾的捷達品牌,合資品牌的很多產品降價幅度也讓人瞠目結舌。大眾途觀的國五車型全國最低售價可以低到12.66萬;長安福特蒙迪歐的入門車型最低價格可以達到15.88萬元,這樣的降價幅度,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就不僅僅是壓力了,而是直接將觸角伸進了自主品牌的價格領地,自主品牌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想想看,合資品牌動不動降價優惠5、6萬嗎,自主品牌敢跟嗎?不敢,本來單車利潤就很低,再大幅度降價,不就等於直接送人了嗎?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

在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就像一個蠻荒的角鬥場,或者是無人看管的礦山,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在裡面撈點油水,在這些年的媒體生涯中,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在爭奪市場蛋糕;但是和其他海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主動將競爭者們分為兩個陣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如今隨著中國車市的整體低迷,自主品牌開始排隊走向倒閉、覆滅,而這一切,早有先兆!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市場在政策刺激,尤其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之下,很多瀕臨出局的自主品牌又活了過來,挺到了現在,但是很明顯,這一次,相關層面應該不會再主動出手,以那樣的方式推動中國車市的虛假繁榮,再一次救自主品牌與危難之中。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縱觀自主品牌這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從本質上講,自主品牌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便宜,從現在來看,甚至談不上性價比,性價比的前提是要有性能和成熟的配置,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看到很多10萬元的國產車已經裝配上了主動剎車系統,但是我們試駕了好幾款車,統統剎不住,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有這些配置和這些配置能不能好用,這是兩回事兒,所以我們始終認為大多數的自主品牌產品並不具有所謂的性價比。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其實很明顯的現實是,這些年,很多自主品牌都是組裝廠,而不是研發廠,對於很多自主品牌來說,基本上都是各種淘汰技術的集合體,我們看到,國內的供應商或者第三方廠商出了一個什麼技術,很多國產品牌不管好不好用,是不是技術成熟,就一股腦往上加,所以導致的情況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情況,看起來啥配置都有,但就是不好用。

所以其實正如我們一開始說的一樣,自主品牌的優勢就只剩下了價格低,這是自主品牌內部惡性競爭的結果,大家拼命的在比誰的價格更低,配置更高,所以就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單車利潤太低,二是成本控制的難度加大,尤其是後者,成本控制過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大概率過渡到偷工減料上,這一點我們在自主品牌產品中已經見得太多了。

當然了,通過今年的車市發展,我們也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如今也快沒有,除了合資品牌不斷在低價位推出新的產品和品牌,比如一汽-大眾的捷達品牌,合資品牌的很多產品降價幅度也讓人瞠目結舌。大眾途觀的國五車型全國最低售價可以低到12.66萬;長安福特蒙迪歐的入門車型最低價格可以達到15.88萬元,這樣的降價幅度,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就不僅僅是壓力了,而是直接將觸角伸進了自主品牌的價格領地,自主品牌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想想看,合資品牌動不動降價優惠5、6萬嗎,自主品牌敢跟嗎?不敢,本來單車利潤就很低,再大幅度降價,不就等於直接送人了嗎?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所以我們就要提到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我們手頭有2017年中國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表單,今年很多自主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只會比那時候更低,這一點從上半年的財報下滑幅度就能看出來,當時我們統計了24家中國車企的單車利潤,發現單車利潤低於(含)5000元的車企高達15家;低於3000元的車企有11家;低於1000元的車企6家,那麼今年的情況,至少會比當時的情況嚴峻一倍以上。

"

在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就像一個蠻荒的角鬥場,或者是無人看管的礦山,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在裡面撈點油水,在這些年的媒體生涯中,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在爭奪市場蛋糕;但是和其他海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主動將競爭者們分為兩個陣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如今隨著中國車市的整體低迷,自主品牌開始排隊走向倒閉、覆滅,而這一切,早有先兆!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市場在政策刺激,尤其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之下,很多瀕臨出局的自主品牌又活了過來,挺到了現在,但是很明顯,這一次,相關層面應該不會再主動出手,以那樣的方式推動中國車市的虛假繁榮,再一次救自主品牌與危難之中。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縱觀自主品牌這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從本質上講,自主品牌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便宜,從現在來看,甚至談不上性價比,性價比的前提是要有性能和成熟的配置,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看到很多10萬元的國產車已經裝配上了主動剎車系統,但是我們試駕了好幾款車,統統剎不住,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有這些配置和這些配置能不能好用,這是兩回事兒,所以我們始終認為大多數的自主品牌產品並不具有所謂的性價比。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其實很明顯的現實是,這些年,很多自主品牌都是組裝廠,而不是研發廠,對於很多自主品牌來說,基本上都是各種淘汰技術的集合體,我們看到,國內的供應商或者第三方廠商出了一個什麼技術,很多國產品牌不管好不好用,是不是技術成熟,就一股腦往上加,所以導致的情況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情況,看起來啥配置都有,但就是不好用。

所以其實正如我們一開始說的一樣,自主品牌的優勢就只剩下了價格低,這是自主品牌內部惡性競爭的結果,大家拼命的在比誰的價格更低,配置更高,所以就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單車利潤太低,二是成本控制的難度加大,尤其是後者,成本控制過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大概率過渡到偷工減料上,這一點我們在自主品牌產品中已經見得太多了。

當然了,通過今年的車市發展,我們也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如今也快沒有,除了合資品牌不斷在低價位推出新的產品和品牌,比如一汽-大眾的捷達品牌,合資品牌的很多產品降價幅度也讓人瞠目結舌。大眾途觀的國五車型全國最低售價可以低到12.66萬;長安福特蒙迪歐的入門車型最低價格可以達到15.88萬元,這樣的降價幅度,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就不僅僅是壓力了,而是直接將觸角伸進了自主品牌的價格領地,自主品牌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想想看,合資品牌動不動降價優惠5、6萬嗎,自主品牌敢跟嗎?不敢,本來單車利潤就很低,再大幅度降價,不就等於直接送人了嗎?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所以我們就要提到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我們手頭有2017年中國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表單,今年很多自主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只會比那時候更低,這一點從上半年的財報下滑幅度就能看出來,當時我們統計了24家中國車企的單車利潤,發現單車利潤低於(含)5000元的車企高達15家;低於3000元的車企有11家;低於1000元的車企6家,那麼今年的情況,至少會比當時的情況嚴峻一倍以上。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中國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有多低?別的不說,我們就拿iPhone的產品單機利潤做對比。去年9月,蘋果發佈了全新一代iPhone XS Max,其中iPhone XS Max 256G版本價格更是高達1249美元。但是iPhone XS Max 256G版本的物料成本價約為443美元,僅佔1249美元售價的35%!,也就是說加上營銷、渠道等方面的花費,iPhone XS Max的單機利潤至少在50%以上,那麼按照當前的匯率計算,iPhone XS Max的單機利潤至少在4300元以上,那麼我們對照一下,2017年可以在單車利潤上超過iPhone XS Max的車企能有幾個?更何況是現在,畢竟2017年可以稱得上是自主品牌近十年以來的巔峰狀態。

"

在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就像一個蠻荒的角鬥場,或者是無人看管的礦山,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在裡面撈點油水,在這些年的媒體生涯中,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在爭奪市場蛋糕;但是和其他海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主動將競爭者們分為兩個陣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如今隨著中國車市的整體低迷,自主品牌開始排隊走向倒閉、覆滅,而這一切,早有先兆!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市場在政策刺激,尤其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之下,很多瀕臨出局的自主品牌又活了過來,挺到了現在,但是很明顯,這一次,相關層面應該不會再主動出手,以那樣的方式推動中國車市的虛假繁榮,再一次救自主品牌與危難之中。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縱觀自主品牌這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從本質上講,自主品牌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便宜,從現在來看,甚至談不上性價比,性價比的前提是要有性能和成熟的配置,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看到很多10萬元的國產車已經裝配上了主動剎車系統,但是我們試駕了好幾款車,統統剎不住,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有這些配置和這些配置能不能好用,這是兩回事兒,所以我們始終認為大多數的自主品牌產品並不具有所謂的性價比。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其實很明顯的現實是,這些年,很多自主品牌都是組裝廠,而不是研發廠,對於很多自主品牌來說,基本上都是各種淘汰技術的集合體,我們看到,國內的供應商或者第三方廠商出了一個什麼技術,很多國產品牌不管好不好用,是不是技術成熟,就一股腦往上加,所以導致的情況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情況,看起來啥配置都有,但就是不好用。

所以其實正如我們一開始說的一樣,自主品牌的優勢就只剩下了價格低,這是自主品牌內部惡性競爭的結果,大家拼命的在比誰的價格更低,配置更高,所以就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單車利潤太低,二是成本控制的難度加大,尤其是後者,成本控制過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大概率過渡到偷工減料上,這一點我們在自主品牌產品中已經見得太多了。

當然了,通過今年的車市發展,我們也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如今也快沒有,除了合資品牌不斷在低價位推出新的產品和品牌,比如一汽-大眾的捷達品牌,合資品牌的很多產品降價幅度也讓人瞠目結舌。大眾途觀的國五車型全國最低售價可以低到12.66萬;長安福特蒙迪歐的入門車型最低價格可以達到15.88萬元,這樣的降價幅度,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就不僅僅是壓力了,而是直接將觸角伸進了自主品牌的價格領地,自主品牌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想想看,合資品牌動不動降價優惠5、6萬嗎,自主品牌敢跟嗎?不敢,本來單車利潤就很低,再大幅度降價,不就等於直接送人了嗎?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所以我們就要提到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我們手頭有2017年中國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表單,今年很多自主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只會比那時候更低,這一點從上半年的財報下滑幅度就能看出來,當時我們統計了24家中國車企的單車利潤,發現單車利潤低於(含)5000元的車企高達15家;低於3000元的車企有11家;低於1000元的車企6家,那麼今年的情況,至少會比當時的情況嚴峻一倍以上。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中國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有多低?別的不說,我們就拿iPhone的產品單機利潤做對比。去年9月,蘋果發佈了全新一代iPhone XS Max,其中iPhone XS Max 256G版本價格更是高達1249美元。但是iPhone XS Max 256G版本的物料成本價約為443美元,僅佔1249美元售價的35%!,也就是說加上營銷、渠道等方面的花費,iPhone XS Max的單機利潤至少在50%以上,那麼按照當前的匯率計算,iPhone XS Max的單機利潤至少在4300元以上,那麼我們對照一下,2017年可以在單車利潤上超過iPhone XS Max的車企能有幾個?更何況是現在,畢竟2017年可以稱得上是自主品牌近十年以來的巔峰狀態。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為什麼iPhone的物料只佔35%,單機利潤可以那麼高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核心技術,包括蘋果OS等核心技術是不對外開源的,因此擁有了核心技術,便擁有了定價權。而自主品牌呢,沒有核心技術,大家在技術上都差不多,都是拾人牙慧,所以大家只能拼價格了,價格越拼越低,產品品質自然越來越低劣,在車市寒冬來臨的時候,消費者更看重產品品質和口碑的時候,自主品牌就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或者說,大多數自主品牌被拋棄了!

"

在很多年前,中國汽車市場就像一個蠻荒的角鬥場,或者是無人看管的礦山,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在裡面撈點油水,在這些年的媒體生涯中,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在爭奪市場蛋糕;但是和其他海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主動將競爭者們分為兩個陣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如今隨著中國車市的整體低迷,自主品牌開始排隊走向倒閉、覆滅,而這一切,早有先兆!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市場在政策刺激,尤其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之下,很多瀕臨出局的自主品牌又活了過來,挺到了現在,但是很明顯,這一次,相關層面應該不會再主動出手,以那樣的方式推動中國車市的虛假繁榮,再一次救自主品牌與危難之中。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縱觀自主品牌這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從本質上講,自主品牌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便宜,從現在來看,甚至談不上性價比,性價比的前提是要有性能和成熟的配置,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看到很多10萬元的國產車已經裝配上了主動剎車系統,但是我們試駕了好幾款車,統統剎不住,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有這些配置和這些配置能不能好用,這是兩回事兒,所以我們始終認為大多數的自主品牌產品並不具有所謂的性價比。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其實很明顯的現實是,這些年,很多自主品牌都是組裝廠,而不是研發廠,對於很多自主品牌來說,基本上都是各種淘汰技術的集合體,我們看到,國內的供應商或者第三方廠商出了一個什麼技術,很多國產品牌不管好不好用,是不是技術成熟,就一股腦往上加,所以導致的情況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情況,看起來啥配置都有,但就是不好用。

所以其實正如我們一開始說的一樣,自主品牌的優勢就只剩下了價格低,這是自主品牌內部惡性競爭的結果,大家拼命的在比誰的價格更低,配置更高,所以就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單車利潤太低,二是成本控制的難度加大,尤其是後者,成本控制過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大概率過渡到偷工減料上,這一點我們在自主品牌產品中已經見得太多了。

當然了,通過今年的車市發展,我們也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如今也快沒有,除了合資品牌不斷在低價位推出新的產品和品牌,比如一汽-大眾的捷達品牌,合資品牌的很多產品降價幅度也讓人瞠目結舌。大眾途觀的國五車型全國最低售價可以低到12.66萬;長安福特蒙迪歐的入門車型最低價格可以達到15.88萬元,這樣的降價幅度,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就不僅僅是壓力了,而是直接將觸角伸進了自主品牌的價格領地,自主品牌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想想看,合資品牌動不動降價優惠5、6萬嗎,自主品牌敢跟嗎?不敢,本來單車利潤就很低,再大幅度降價,不就等於直接送人了嗎?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所以我們就要提到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我們手頭有2017年中國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表單,今年很多自主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只會比那時候更低,這一點從上半年的財報下滑幅度就能看出來,當時我們統計了24家中國車企的單車利潤,發現單車利潤低於(含)5000元的車企高達15家;低於3000元的車企有11家;低於1000元的車企6家,那麼今年的情況,至少會比當時的情況嚴峻一倍以上。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中國自主品牌的單車利潤有多低?別的不說,我們就拿iPhone的產品單機利潤做對比。去年9月,蘋果發佈了全新一代iPhone XS Max,其中iPhone XS Max 256G版本價格更是高達1249美元。但是iPhone XS Max 256G版本的物料成本價約為443美元,僅佔1249美元售價的35%!,也就是說加上營銷、渠道等方面的花費,iPhone XS Max的單機利潤至少在50%以上,那麼按照當前的匯率計算,iPhone XS Max的單機利潤至少在4300元以上,那麼我們對照一下,2017年可以在單車利潤上超過iPhone XS Max的車企能有幾個?更何況是現在,畢竟2017年可以稱得上是自主品牌近十年以來的巔峰狀態。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那麼為什麼iPhone的物料只佔35%,單機利潤可以那麼高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核心技術,包括蘋果OS等核心技術是不對外開源的,因此擁有了核心技術,便擁有了定價權。而自主品牌呢,沒有核心技術,大家在技術上都差不多,都是拾人牙慧,所以大家只能拼價格了,價格越拼越低,產品品質自然越來越低劣,在車市寒冬來臨的時候,消費者更看重產品品質和口碑的時候,自主品牌就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或者說,大多數自主品牌被拋棄了!

單車利潤不如iPhone,自主品牌已到懸崖邊上,排隊等倒閉恐成現實

因此,如今的自主品牌正處在一個極度艱難的時刻,北汽銀翔、君馬兩個品牌基本宣告涼透,海馬、華泰、力帆這樣的車企可能會緊跟其後,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在合資品牌的降維打擊之下,蕩然無存!所以自主品牌的前途充滿荊棘,誰去誰留可能很快就能見分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