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行駛中前輪脫落致男孩受傷嚴重 索賠遭拒維權陷僵局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兒子騎著年初買的自行車路過上坡時,車前輪突然脫落,孩子面部著地受傷嚴重,5顆牙也傷了。”5月16日,合肥市民孟先生向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記者反映,這起一週前發生在省城青陽路和史河路交口附近的意外事件,在後續維權時陷入僵局,“自行車的經銷商和廠商不承認車輛存在質量問題,拒絕賠償。”

對此,涉事車輛的經銷商萬先生稱,他願意幫消費者聯繫廠商協商此事,但涉及民事賠償責任,要以司法判決為準。目前,合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已就此介入調查和調解。

自行車行駛中前輪脫落致男孩受傷嚴重 索賠遭拒維權陷僵局

事發現場

講述:騎車上坡時前輪突然脫落 14歲男孩傷痕累累

5月16日,孟先生向記者講述了這起事件的經過。5月8日18:40許,14歲的兒子小孟騎著年初新買的千里達牌自行車從學校返家,“行至青陽路與史河路交口附近的一處上坡時,自行車前輪突然脫落。”孟先生說,兒子當場就摔倒了,面部著地受傷嚴重,牙齒也傷了。事發後,小孟很快被送往安醫附院接受治療。“經過檢查,我兒子有5顆牙齒摔傷,有一顆要立即拔除,另外4顆需要觀察治療,另外疑似鼻骨有移位,還在等待確診。”孟先生說,兒子受傷較重,只好請假在家靜養。

“這輛千里達牌自行車是今年1月6日,我在合肥市城隍廟一家名為賽克千里達自行車店買的,當時花了1580元,送給讀初中的兒子騎用。”孟先生說,“當時我想當然的認為,這車價格不便宜,質量應該有保障。”

5月10日,孟先生向合肥市廬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三孝口監管所投訴這輛“傷人”的自行車存在質量問題。“銷售商也來到所裡,我要求對經銷商進行相關處罰。”孟先生說,市場監管所對當事雙方進行了調解,“當天晚上,經銷商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和廠商商量過了,將會合力負擔孩子的醫藥費用,還要到醫院去探望。”孟先生接受了。

自行車行駛中前輪脫落致男孩受傷嚴重 索賠遭拒維權陷僵局

前車輪脫落在一邊

焦點:孩子的傷是否是車輛質量問題所致?

四天後,事件出現波折。“5月14日下午,經銷商打來電話稱廠商不認為自身應當擔責,自行車也不存在質量問題,不願意承擔賠償。”孟先生還說,“經銷商自身態度也有了變化,不願意承擔賠償責任。”

事件就此陷入僵局。孟先生說,8日事發後,他趕到現場後報了警,轄區交警隨即來了,並於兩天後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證明》,“該證明中認定是小孟在騎車時摔傷的。”記者從該證明上證實了這一點,並從現場照片看到,涉事車輛的前輪的確從車架上脫落了。孟先生說,事發已過一週,孩子的醫藥費和營養費已經花去了2000元,“後期孩子受傷的牙齒還要進一步治療,醫藥費還是繼續漲。目前的花銷,都是家人承擔著。”

5月16日,涉事車輛的經銷商萬先生告訴記者,車輛是廠商生產的,他們店只負責銷售,且車輛出售時是有合格證的。“孩子騎車時摔傷,是否是車輛本身的質量問題導致的,這一個關鍵點值得商榷。弄清楚這一點,歸根結底是需要通過司法鑑定來解決,目前廠商是這個態度,經銷商也是這個態度。”萬先生說,消費者如果對此不認同,可以走司法程序尋求解決,“屆時法院判下來,責任在誰,誰就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萬先生還說,目前,他已經把消費者的聯繫方式給了廠商,“相信廠商會根據事件進展聯繫消費者。”當日,萬先生婉拒了記者索要廠商聯繫方式的要求。

自行車行駛中前輪脫落致男孩受傷嚴重 索賠遭拒維權陷僵局

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證明

進展:合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已就此介入調查和調解

5月16日,合肥市廬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三孝口監管所呂姓所長告訴記者,該所的確接到了孟先生的投訴,連日來進行了調解和調查。首先,對受損車輛的質量認定上,必須進行司法鑑定,監管所無權進行,他建議消費者走司法程序尋求解決。

其次,接到投訴後,該所對涉事車輛經銷商的營業執照、進貨發票等相關資質進行了調查,發現全部合規。涉及車輛的合格證的證明,經銷商目前也在聯繫廠商爭取中。

不過,呂所長也表示,在對經銷商檢查時,執法人員發現事故車輛同批次的自行車已經賣完了,批次車輛的相關質檢無法進行。“就賠償問題,目前我們只能對消費者和經銷商、廠商之間調解,無權做出相應處罰。”

說法:耐用商品的瑕疵爭議六個月內由經營者承擔舉證責任

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承龍認為,對特殊商品的瑕疵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消費者孟先生購買的千里達牌自行車在六個月內使用中出現了人身損害,如果經營者認為商品不存在瑕疵,應當由經營者承擔舉證責任,即舉證證明自己銷售的商品不存在瑕疵,否則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即敗訴風險。

孫承龍稱,同時,消費者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映商品質量問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提供的商品不符合人身安全要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記者 吳洋 張毅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