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首先,放上最近最火的公路車電影———破風

【破風】2015年

我作為一個公路玩家,當然抱著為自行車電影貢獻票房的心情去看了,本地首映只有我和我幾個朋友看,之後又看了兩遍(第一遍中途有事情離開了一會,第二遍去補劇情,第三遍是陪別人去看的)總體感覺,既有了公路車競賽的緊張刺激,又有對自行車小白的科普,雖然一部電影裡把摔車,禁藥,打人,收買等自行車中比較黑暗和令人反感的東西全部包括了......超過現實的部分暫且不論,從電影的角度出發,算比較成功的了,爬坡賽段的代入感很強,我的心跳的確加速了,鏡頭多角度的切換恰到好處,愛情戲貌似剪了一段,搞的三角戀沒有特別特別的明顯了,內地第一部公路車電影,還是值得大家花錢買個座位在電影院裡好好欣賞的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人生迴環賽】2013年

百度百科的介紹是:第一部實景拍攝備受世界矚目環法大賽的電影,我在暴風影音還沒被查的時候看了兩遍,總體感覺比較寫實,其中有禁藥的登場,雖然主角並未使用,在我看來男主就是為了家庭不得不放棄自己愛好的,在事業家庭雙重打擊下毅然決然踏上環法路並出名的,電影的鋪墊做得比較好,男主踏上征途時的默默,出名時的高潮和醜聞後的低谷,周圍人對待他的態度的對比特別明顯,現實到令人反感,男主在路邊接自來水的鏡頭印象特別深(因為我也這樣做過),但是到現在我還不知道它被放進喜劇類別的原因,難道是因為男主車上的套件從cp突然裝換到shimano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急速王后】2014年

這部電影仍然沒有脫離禁藥,與上兩部不同的是,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的故事而且全篇圍繞興奮劑........

電影全篇圍繞著禁藥來敘述,可謂把職業車手競爭的殘酷事實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不是因為對自行車的熱愛,可能並看不下去,劇情冗長無聊,是那種會把人看睡著的類型,電影一直以平實的手法在敘述一個冠軍為躲避藥檢和興奮劑而做鬥爭,其中插入了女主和車隊教練因為渴求勝利而扭曲的愛情,女主全程嗑藥最後身敗名裂(我看好像是最後她自己坦白的)很多人說女主就像阿壯,在人人都用興奮劑的年代,即使想贏比賽也要靠自身的實力,彷彿在告訴我們歪果仁靠興奮劑獲勝是常態。電影中女主在最後比賽前的眼神彷彿死了一般,要說是女主演技好呢,還是拍攝方法牛逼,這個不得而知,不過那種失神了的感覺還是特別明顯的

在我看來,歪果仁皮膚防晒性真好,每個騎車的女生都臘麼白~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單車手強者回歸】2009年

酒精、自行車、性生活是男主生活的全部,男主就這樣放蕩不羈了半部電影,而當男主由於酒後駕車的一場車禍交代了自己的一條腿之後,一切才開始慢慢的改變.......

(其實我挺喜歡這電影的另一翻譯名:痛過,所以愛過)

電影就是在普普通通地敘述一個人的生活,早上起床去騎車,中午去見見離婚後和自己分開後的女兒,下午去工地打工,給工友們講講笑話,在大家面前裝裝逼,晚上去泡吧,泡妹子...然後在遇到女主後,男主總算安定下來了,作死殘廢之後,在家人(又或是朋友)的幫助下慢慢走出陰影,漸漸迴歸了正道,反正就是一部講述生活中的幸運與不幸,無論什麼樣的狀況你也要泰然面對的電影,這樣的電影多了是了,只不過這部是建立在自行車這個主題上,男主最後重新坐在了單車上,挑戰著自己以前沒有機會到達的山峰,電影結束

(電影裡的德語發音特別難聽,所以但是我看的時候我還特意找了一部英語版的,不知道這個是不是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瘋狂的賽車】2009年

確切的來說,這部電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單車電影,自行車完全是其中一個串聯故事開頭與結尾的小元素,不過既然裡面出現了公路車這一元素,我還是把它搬上來說一說(電影裡男主的套件居然還是7700)

這部電影是甯浩即2006年“瘋狂的石頭”之後打造的系列電影,屬於無厘頭的喜劇片,男主在開頭的比賽中痛失金牌後,又莫名其妙的由於一個廣告而被終身禁賽,5年後當一切事情漸漸平息後,因為師傅的死亡,毒品交易、黑社會、殺人犯、視財如命的無賴生意人、不務正業想賺錢的鄉下人...這一切都和從小就只會蹬車的男主扯上了關係,影片從特殊角度來敘述一個人人皆知的道理———善惡終有報(不知道男主叫耿浩是因為導演的原因還是劇本原來就是這樣的)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銀色快手】1986年

上世紀的美國電影,大抵都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像吻合,算是最早的自行車電影了吧,從城市的街道和自行車結構來看,的確和以往看過的任何一部自行車電影都不相同,很有復古的感覺,喜歡復古的吧友可以去看看;

劇情方面,男主是個炒股的,通貨膨脹後(還是什麼原因記不清了)瞬間連同家人的財產都賠了精光,真正意義上的傾家蕩產,男主一蹶不振,之後為了不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開始了自己騎車送郵件的生活.....電影中也有愛情戲份,男主在騎車的工作中認識了女主,當股市回暖的時候,女主和昔日好友都勸他重回股市,男主最後為了同時騎車工作中認識的好友而回歸股市,一波神操作為朋友賺回了奶粉錢,之後則是和黑社會的鬥爭,最後在標準美國英雄的flag下,戰勝反派,電影結束~

順帶一提,電影中有許多上世紀流傳至今的死飛動作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兩秒鐘】1998年

為什麼電影叫兩秒鐘而不是三秒鐘呢?因為女主在起跑線上輸了兩秒鐘嘛;電影一開始,哇好多山地車啊,為什麼突然插入一部山地車電影呢?因為這部和上面那部銀色快手實在太像了;女主在輸掉比賽被經理炒魷魚以後踏上了騎車送快遞的不歸路,為什麼說這是不歸路呢?因為女主被仇家追著各種攆,車圈都變形了有木有;然後特別給力的男主出現了,為什麼說男主特別給力呢?因為他可是前意大利車手洛倫佐哦~可是那個贏了比賽跑了老婆的洛倫佐哦~女主最後拿著男主給的單車投入到了比賽中.......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追逐傳奇】2012年

這裡補一部公路車電影,其實是百年環法的紀錄片,如果想深入瞭解環法和自行車歷史的同學可以看一下,因為並沒有看實時比賽那麼緊張的感覺,收錄了百屆環法(其實是為了第100屆環法拍的廣告性質的紀錄片吧)以內許多的經典戰役,還有環法歷史上各種之最,看來看去還是挺無聊的,不過看看當年的盤爺,那麼年輕氣盛,當年的htc堪比現在叱吒風雲的team sky,畢竟是紀錄片,沒有電影的那種超脫現實的部分,完完全全以寫實的手法來描述環法,這一萬千自行車手夢寐以求的舞臺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車輪不息(林道的盡頭在哪兒)】2012年

同樣是2012年,同樣是紀錄片,不過主角不再是形形色色的頂級公路車,而是山地車,準確的來說是頂級速降車手在沒有路的地方開闢道路,紀錄片沒有什麼可以過多去評價的,看就是了~

其實我也有過一段時間的操山經歷,當年用著彥豪油剎的AM去操山簡直爽,不過沒能在山上呆多久,山上的路被林業局封了,騎山地的朋友都不再聯繫了才轉行公路,看這片子才發現自己玩的是小兒科~

通常,在我們這項運動中,你只有幾條路可以下山,但站在這群山之巔,你可以360度的線路選擇,這就是自由,唯一的限制,只有你的想象力。(本句來源於片中)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轉山】2011年

雖然不是特別老的電影了,但至少在車友中間還是比較知名的了,也許正是這部電影,掀起了騎行318的狂潮,從敘事手法上來講,和陳懷恩的’練習曲‘有很多相同之處,都是運用寫實的手法來表達,都是臺灣人騎著騎友口中的黃金路線,都在為我們講述著主角騎行在平凡路上的平凡事(暈倒在路上啊,飛下山啊那個不算啊不算~)也許換個角度看,一切都將變得不平凡,這兩位主角完成騎行後完成了個人內心的昇華,好像騎了趟長途,騎行者的lv都要升個幾級

就我個人來說,要比起文藝程度還是“練習曲”更勝一籌,並不是騎行的環境對感覺造成的影響,而是敘事上,“練習曲”還是更注重突出人性本善,而轉山更多的是表現著人的信仰和當地風俗(說實話我生活在雲南也見過去布達拉拜貢的藏族同胞,那是怎樣的一種信仰,那是怎樣的一種意志,像我這樣的人也許一輩子也不會明白吧)

對比完了來說說劇情,劇情整體上還是不錯的,許多小故事串聯為一段旅途,男主最後送車的一幕其實挺悲壯的吧~順帶一提,演員的名字就是男主的名字哦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男孩都想有輛車】2007年

並不是很有名的單車電影,因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行車電影,屬於歌頌青春的青春勵志劇,男一為了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極限自行車去把到自己喜歡的妹子(說白了就是bmx)在假期找到了同樣喜歡騎車的男二,於是男一和男二就這麼搞上了!呸,男一和男二就開始了艱辛的騎車送信賺錢歷程,當男主信心滿滿打算拿自己的錢去提車的時候發現,我靠!居然漲價了!一怒之下買了另一輛便宜的單車送給男二,讓男二能騎著自己買給好基友的車送信,然後回到家發現,咦,這裡怎麼有輛自行車,原來是繼父送的

告訴我們:幹啥都不如找個好爹

好,以上純屬瞎扯,說實話我看這片時候挺汗顏的,想想父母那麼支持自己的燒車之路,我並沒有像男主那樣自力更生給自己賺錢買車,而是直接向父母要的,前不久吧裡也有對這類事情的一個反思貼,其次,和多數青春勵志片一樣,本片注重講校園,友誼,親情,得失之類的,男二最後在地上看見的那行粉筆字挺感動的,我想說:男主你還缺基友嗎?至於地上到底寫了什麼,大家自己去看吧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蘇格蘭飛人】2006年

蘇格蘭籍選手格爾拉米·歐伯力(還是個gay),電影就是根據他的事蹟改編的,我是在電影頻道看的這部片子,因為是很久遠的事情了,劇情記不很清,我就記得男主在河邊和一位老大爺一起改裝製作單車,景色很不錯,男主叛逆的性格和敢於頂撞國際自聯的氣概讓我記憶特別深,想了解劇情可以去百度一下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單車上路】2008年

這裡推薦的是臺灣版的,因為我沒看過韓國版的,這個也是很久遠的事情了,是被基友一起拉著看的,感覺不怎麼樣,男一縱火,男二坑隊友,不過蘇花公路的畫面讓我印象很深,是一種說不出來的純粹的美感,劇情暫不論,(因為好像就是一直在騎車在看風景)衝著蘇華那美麗的風景也值得一看吧,喜歡上騎車是因為可以逃離喧囂,親近自然,喜歡上競速是因為風在耳邊呼嘯,景色在向後流淌,電影給人就是這樣的感覺,非常純粹,誰騎車不是為了躲避或是尋找一些東西呢?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鐵馬頑童】2008年

說實話吧,我沒看完,真人版簡直中二十足,不過還是複製一段吧,不然顯得沒誠意,之前純手打已經要跪了。感興趣的吧友可以看看,我在本地書店裡還看見了這個的漢化版漫畫,看漫畫可能比看電影更舒服吧。

野野村輝是個酷愛騎自行車的少年,他所就讀的龜之丘高中擁有一個頗具歷史的自行車部;然而近來自行車部的部員在不斷地減少,比賽成績也每下愈況;校方表示:在即將舉行的本屆全國高中聯賽上;如果龜之丘高中的自行車部能在今年的比賽中拿不到好成績的話,那麼自行車部就必須解散。而部裡的實力健將鬆平在這時卻以要專心於學業為由而申請退出,以至於最後留下來的部員只有部中的另一個主將鳩村和體質不太好的齊藤、大胖子丸山、不會騎車的烏越,以及社團經理永田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自行車部的教練看中了阿輝的天賦才能併力邀他加入自行車部。之後在一段時間的辛勤苦練下,今年的全國高中聯賽拉開了帷幕。但在比賽當中,阿輝卻被其他高中的參賽選手比呂彥挑釁;最後被賽會判決其犯規;導致龜丘高中全體參賽隊員因此被取消了資格。由於這次失利自行車部最後被校方強行解散,而教練最終也離開了學校。然而阿輝卻沒有放棄,“就算廢部了我們也可以繼續騎車啊!”他的話鼓勵了大家。 舊部員們又聚集到了一起,準備參加市民公路自行車大賽,一雪前恥……(摘自百度百科)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十七歲的單車】2001年

和上面的“男孩都想有輛車”有點像,男一來到大城市,勤勤懇懇死攢苦攢買了一輛自行車,男二呢,因為想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單車去把妹,可是老爸一再食言,最終男二偷了錢來到了二手車市場,可恨的小偷偷了男一的車賣給了男二,男一和男二就開始撕逼,撕來撕去就說兩個人同騎一輛車(媳婦讓別人這樣騎真的好嗎~)圍繞著單車,發生了很多故事,其中也展開了愛情線......最終,單車由於女二的原因被砸壞了,影片最終走向末尾。

影片圍繞著一輛山地車,講述著大城市中小人物們的落寞,他們曾經想挑戰體制,卻失敗這樣就走向了死亡flag,呸,總之,男一給人一種駱駝祥子的感覺,男二則是為了愛情暗暗奮鬥的小青年,此片用於瞭解社會還不錯,畢竟是灰暗的敘事手法,不過其中也有許多爆笑點,具體自己去看吧!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茄子 安達魯西亞的夏天】2003年

不多的公路車動漫電影(另一部大概就是飈速宅男的劇場版吧)畫風其實還不錯,不是令人反感的那類,當然每個人喜歡的畫風各不一樣,不到一個小時的動漫,安達魯西亞是西班牙的一個小鎮,影片講述的是男主怎樣在故鄉作戰單飛奪得冠軍的故事,比賽背景好像是環西的其中一個賽段,其中加入了男主家人的活動,一些斷斷續續的回憶,比起單純的描述比賽,這樣的劇情設置更加能夠打動人心吧,加上比較接近比賽報道式的解說,看懂整個比賽過程並不是太難,把它和飆速宅男的劇場版相比,你就會發現,飈速宅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日式動漫,而茄子則更偏向於紀實性的短電影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東京速遞】1999年

吧友提到的,我還沒看過,直接從百度上覆制過來吧~

清水尚實(飯島直子飾演),29歲,英文只會幾句,又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因與安宅物產的岡野同居,所以在同社代理的意大利名牌服飾做公關經理,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意大利的本店突然倒閉,而岡野又剛好出差,尚實的所有東西就這樣被沒收以抵債務。當安宅物產的太田帶部下來搬走貨品時,尚實趁機逃脫,卻在途中與「東京快遞」的橫田相撞,橫田的腳因而骨折,於是把未傳遞的書信請她代送,尚實卻因而離開車禍現場,而被交通警察島野當作逃犯逮捕,於是橫田提出條件:在醫療期間她必須所有他在快遞公司的工作,尚實只好勉強答應。快遞公司中的工作狂鈴木帶著尚實展開一連串她從未想像過的辛苦工作,習慣過著奢華生活的尚實,卻漸漸對這份快遞工作及鈴木均產生特別的情感。直到男友岡野又回到她的眼前,加上與鈴木的口角之爭,讓尚實又重回服飾界的工作。就在這個時候,機車快遞的細川利用卑鄙的陷阱邀「東京快遞」再較長短,失去尚實的他們明知道這場比賽對他們不利,還是赴約參加,結果……。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山地自行車之旅】2010年

一部山地車紀錄片,和前面的車輪不息差不多,注重於介紹山地車文化,不過畫面衝擊感以及bgm感覺不及車輪不息,不過看來還是能發現許多新奇的地方,道路上風景被4k畫質表現出來的獨特魅力也許會重新燃起你對自然的渴望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告別昨日(突破)】1979年

比銀色快手還要早的自行車電影,故事講得是四個好基友大學畢業後面臨就業難題,於是我們的男主就毅然決然的踏上了職業車手這條道路,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像一部家庭倫理片,男主在各種和父親頂撞後,來到了全片的高潮情節———上世紀的公路車競賽,男主為了自己夢想而不懈奮鬥,最後被淘汰落寞的回到家,一直爭吵不斷的父子緊緊相擁......

圖上的公路車還是標準上世紀樑變鋼架狗嘴

【單車電影】自行車電影推薦及不負責影評

(轉自公路車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