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召開雙週協商座談會 圍繞“強化基礎研究促進重大原始創新”建言資政 汪洋主持

全國政協召開雙週協商座談會

圍繞“強化基礎研究促進重大原始創新”建言資政

汪洋主持

十三屆全國政協第十六次雙週協商座談會7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基礎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信心、尊重規律,穩中求進、久久為功,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增強創新驅動源頭供給,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13位委員圍繞基礎研究重大專項、經費投入、人才培養、評價機制、社會支持等建言資政。近30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踴躍發表意見。大家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礎研究持續快速發展,步入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產生了一批標誌性成果。但基礎研究仍是科技領域的一塊短板,重大原創成果偏少、頂尖人才和團隊缺乏、科研環境不夠優化等問題依然突出。

一些委員建議,推動我國基礎研究發展,必須堅持自由探索與目標導向相結合,堅持深化改革與開放合作相統籌,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融合。要加強前瞻部署,研究提出2020年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一些領域探索以國家實驗室為責任主體單位,啟動相關重大項目。要加大財政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和社會增加經費投入,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提高投入效率。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壓減統合五花八門的政府計劃和項目,賦予科研單位在項目經費管理使用中更大的自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科研人員的工作時間,讓科技工作者心無旁騖幹事業。要改革國家科技獎勵評價體系,精簡獎項、精選評委、精細評審,建立以創新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績效評價體系和長效評價機制,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要完善人才發現、培養、使用機制,由一次性獎勵向長期培養轉變,建立跟蹤評估和淘汰退出制度,改變人才“帽子滿天飛”狀況。要高度重視科研環境和學風建設,推進科研誠信立法進程,加大對科研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懲治力度,營造尊重學術和創造、鄙薄弄虛作假的科學文化。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邵鴻在會上作了發言,張慶黎、夏寶龍出席會議。全國政協委員曹健林、楊衛、盧柯、潘建偉、徐惠彬、徐濤、錢鋒、萬建民、張德興、孟安明、沈南鵬、李景虹、匡光力在會上發言。科技部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教育部、財政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負責人現場作了互動交流。(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