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長城旅遊公路貫通大同全域旅遊的黃金通道

自駕遊 考古 三農 交通 大同新聞網 2017-04-23

“長城天路”是一條什麼樣的路

記者近日從市交通部門瞭解到,古長城旅遊公路及綠化項目建設將於4月21日開工,年內基本建成。旅遊公路基本沿古長城佈設,連接附近多個城堡,並分環線和支線,同時實施綠化景觀建設,具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景觀設置。

古長城旅遊公路貫通大同全域旅遊的黃金通道

資料圖

具體地說,大同古長城旅遊公路是一條循塞外古長城遺蹟而建的旅遊路。起點在天鎮縣新平堡鎮平遠頭村,終點位於左雲縣三屯鄉二十邊村,貫通天鎮、陽高、新榮、南郊(南郊區有一條支線)、左雲5個縣(區)。根據規劃,這條公路主線建設里程長約153公里,另設置20條支線,長約97公里,主線和支線建設里程合計約250公里。除了道路建設,還將建有完備的旅遊基礎設施,包括景區景點廁所、停車場、加油站等。這條沿古長城旅遊公路被網友稱為“長城天路”,可以相象,這條路建成後,猶如一條蛟龍盤踞於群山峻嶺之間,蜿蜒曲折,跌宕起伏,與藍天相接,與白雲呼應,行走在路上就像是漫步在雲端。

旅遊公路沿線綠化帶將沿著旅遊路建設,寬約1.5公里,規劃造林面積56萬畝。這條綠化帶的目的之一是要和旅遊路相輔相成,營造“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的場景。這是一條綠色生態路,讓人們能在綠色氧吧中前行;這是一條自然景觀路,沿途有花可賞、有園可憩、有景可看。

沿長城公路沿線蜿蜒曲折,除了分佈著古長城遺址,還有方山永固陵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沿線還有旅遊度假區等多處優質旅遊景區。公路完工後,大同境內的古長城將形成“一條旅遊路、一條綠化帶”的“一路”“一帶”新格局。

“一路”“一帶”串起美景無數

古長城旅遊公路天鎮段經張仲口、李二口、水磨口村等,進入陽高縣境內。其中天鎮的李二口段長城保存完好,水磨口村是長城邊上極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上榜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村中古堡牆、古寺廟、古民居保存相對完好。

古長城旅遊公路貫通大同全域旅遊的黃金通道

資料圖

古長城旅遊公路陽高段途徑孤山、鎮邊堡等村落,孤山村有孤山廟,廟前古樹參天,因杏花而聞名的守口堡就在該村不遠處。孤山村附近有多個溫泉度假村,有集花卉養育、蔬菜種植的生態觀光項目等,目前旅遊開發相對成熟。鎮邊堡的堡子保存相對完好,古堡內已修復明代一條街,還開發了部分農家樂園等,基礎設施較好,如今鎮邊堡創業孵化基地、邊塞古堡攝影基地、市旅遊集散中心分點等眾多機構入駐堡內,帶火了周邊的鄉村旅遊。

古長城旅遊公路新榮段跨越萬泉河,途徑西寺村、方山永固陵、得勝堡、助馬堡等。西寺村有知名景點慧泉寺,寺廟為窯洞式木樑建築,大殿門簷、柱、門楣是火山石浮雕,寺內有明代的碑記。慧泉寺旁有地下湧泉,名叫慧泉,泉水清澈,在村中蜿蜒而下,長年不斷。在西寺村不遠處的山上,便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方山永固陵,“魏陵煙雨”曾是老大同八景之一。得勝堡是長城文明、晉商文化的歷史見證,是古代中原地區通往內蒙古德重要關口,境內有得勝古堡群,烽火臺沿山相望,古長城蜿蜒起伏,得勝堡村作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是近年來長城遊的熱點。助馬堡村上榜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日”字狀結構的堡子保存相對完好,現存多個堡門,村外有茶馬互市的馬市樓遺址,這些堡寨景點知名度很高,是熱衷於邊塞風情遊者眼中的上佳旅遊地。

古長城旅遊公路左雲段經保安堡、威魯堡、寧魯堡等多個堡子,這些堡子都保存著明代軍堡或者民堡的格局,緊接寧魯堡的是摩天嶺長城,當地人俗稱“小八達嶺長城”,地勢險要,磚包箭樓保存完整。磚包箭樓向東不遠處有八臺子村,最奇特的看點是哥特式聖母教堂毗鄰明長城,構成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獨特景觀。月花池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建在長城邊上的袖珍小城,位於威魯村北的明長城內側,又與長城緊緊相連,這些景點都是遊客垂青的地方。

豐富大同文化旅遊的內涵

按照規劃,古長城旅遊公路以及綠化項目建成後,古長城、旅遊路、綠化帶平行延展,相得益彰,會形成美麗、壯觀的風景線。如果說古長城遺蹟像散落的珍珠,那麼旅遊公路就是串起這些珍珠的項鍊,並將串連起位於晉冀蒙三省交界處的新平堡,枕著長城賞杏花的陽高守口堡,長城遊中必定要去的新榮得勝堡、方山永固陵以及左雲八臺子教堂等長城沿線名勝古蹟。

古長城旅遊公路貫通大同全域旅遊的黃金通道

資料圖

左雲長城學者劉志堯認為,以前的長城遊大都是有條件的自駕遊或者徒步遊者零散的分段旅遊,這條旅遊公路將會成為自駕遊者遊覽大同境內長城的黃金線路。古長城旅遊公路通車後,隨著景區景點配套設施的成熟,會有大量遊客去觀賞,讓原本處於大山深處長城邊的村莊迎來越來越多的遊客,這樣會帶活帶火各縣區的鄉村旅遊,一些鄉村的稀缺資源會得到開發。

劉志堯說,左雲長城沿線屬於興蒙火山區,土壤優質,當地的農產品是無公害綠色食品,長城沿線的幾個村莊裡的水接近礦泉水的標準,古長城旅遊公路開通後,鄉村的農果產品會暢銷,山泉水也會受青睞,左雲的二人臺和爬山調也會轉化為文化產業。

大同市古城保護和修復研究會會長安大鈞認為,大同長城不僅是一道道邊牆、一座座敵臺和一個個堡寨,而是長城文化的綜合體。大同明長城是明代大同鎮72城堡中的一部分,明代大同鎮城所在地也就是現在修復的大同古城,大同鎮的72座城堡按地理位置從東往西共分為四道,即陽和道、分巡冀北道、大同左衛道、分守冀北道,各縣區的長城都分屬不同的道管轄。可以說大同是夾在內外長城之間的城市,內外長城猶如玉帶連珠,將隘口、烽堠、衛所、官堡等聯成一體。

安大鈞說,古長城旅遊公路也不僅是一個項目,而應該是打通大同全域旅遊的一個突破口。目前大同的旅遊發展已經具備了全域旅遊的條件,藉助這條黃金通道,發展沿長城旅遊項目,並把吃住行遊購娛健養醫各個產業項目都涵蓋進去,如佈設長城博物館讓人們瞭解大同長城歷史,如開發騎行遊、航空遊等長城遊項目,並把沿長城的田園採摘、溫泉養生等鄉村休閒旅遊和大同古城旅遊項目融合在一起,就會突破單一的觀光旅遊模式,豐富大同文化旅遊的內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