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

陘山之巔,有紅石堆成之墓。墓主人乃春秋鄭國子產,正是我敬仰之人。 兩年前獨自駕車過長葛,即想拜謁子產墓。查信息,墓在三縣交界之高山上。三縣之交?還高山?想想也是深山老林,荒無人煙,心裡一寒,打了退堂鼓。當然,我不會放棄,以後可從另一方向上山。此次走新鄭,正好踐我前約。設好導航,與老弟出發。

南行大半小時,導航目標將近,卻仍是無際平原。正疑惑間,前面有孤山入眼簾,不高不大,也無氣勢。心裡愈加疑惑,這就是所謂陘山?若是,完全顛覆我原有思維。山下遇一大哥,得到其肯定答覆。大哥在新鄭公安局工作,雙休天在家休息,聽說我來訪子產墓,自告奮勇願作嚮導。大哥家住山下村莊,對陘山及子產墓瞭如指掌,邊走邊介紹,使我大有收穫。

陘山雖不雄偉,只嵩山一餘脈,然因獨自成山,便有些突兀。山有二奇:一奇,山不圓不長,呈三角形,三個山峰分屬三縣,各踞一方。北峰新鄭,西峰禹州,東南峰長葛,既爭奇鬥豔,又互通款曲,像煞春秋之列國紛爭。更奇者,山是石山,石色皆紅,確切說,紅帶明黃。附近山石皆青,唯陘山獨紅,且石質堅硬,是有用之材,令人怪煞。真乃神秀薈萃,造化獨鍾。

子產墓在東南峰。原本從新鄭方可直接上山,然前些年為攫取紅石暴利,採石場南北夾攻,夷平山腳,直抵山腰,子產墓亟亟堪危,登之亦如上青天。故只能先上北峰,然後經西峰,逶迤至東南峰。一路行去,山無樹,紅石多裸露,卻並不崢嶸,穩穩重重,一塊塊如紅雲凝固。紅石之間皆茅草,有風舞動,柔柔弱弱,更襯紅石之魁偉。想淺土柔草之下,竟埋藏著何等赤膽忠心?

"

陘山之巔,有紅石堆成之墓。墓主人乃春秋鄭國子產,正是我敬仰之人。 兩年前獨自駕車過長葛,即想拜謁子產墓。查信息,墓在三縣交界之高山上。三縣之交?還高山?想想也是深山老林,荒無人煙,心裡一寒,打了退堂鼓。當然,我不會放棄,以後可從另一方向上山。此次走新鄭,正好踐我前約。設好導航,與老弟出發。

南行大半小時,導航目標將近,卻仍是無際平原。正疑惑間,前面有孤山入眼簾,不高不大,也無氣勢。心裡愈加疑惑,這就是所謂陘山?若是,完全顛覆我原有思維。山下遇一大哥,得到其肯定答覆。大哥在新鄭公安局工作,雙休天在家休息,聽說我來訪子產墓,自告奮勇願作嚮導。大哥家住山下村莊,對陘山及子產墓瞭如指掌,邊走邊介紹,使我大有收穫。

陘山雖不雄偉,只嵩山一餘脈,然因獨自成山,便有些突兀。山有二奇:一奇,山不圓不長,呈三角形,三個山峰分屬三縣,各踞一方。北峰新鄭,西峰禹州,東南峰長葛,既爭奇鬥豔,又互通款曲,像煞春秋之列國紛爭。更奇者,山是石山,石色皆紅,確切說,紅帶明黃。附近山石皆青,唯陘山獨紅,且石質堅硬,是有用之材,令人怪煞。真乃神秀薈萃,造化獨鍾。

子產墓在東南峰。原本從新鄭方可直接上山,然前些年為攫取紅石暴利,採石場南北夾攻,夷平山腳,直抵山腰,子產墓亟亟堪危,登之亦如上青天。故只能先上北峰,然後經西峰,逶迤至東南峰。一路行去,山無樹,紅石多裸露,卻並不崢嶸,穩穩重重,一塊塊如紅雲凝固。紅石之間皆茅草,有風舞動,柔柔弱弱,更襯紅石之魁偉。想淺土柔草之下,竟埋藏著何等赤膽忠心?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

陘山之巔,有紅石堆成之墓。墓主人乃春秋鄭國子產,正是我敬仰之人。 兩年前獨自駕車過長葛,即想拜謁子產墓。查信息,墓在三縣交界之高山上。三縣之交?還高山?想想也是深山老林,荒無人煙,心裡一寒,打了退堂鼓。當然,我不會放棄,以後可從另一方向上山。此次走新鄭,正好踐我前約。設好導航,與老弟出發。

南行大半小時,導航目標將近,卻仍是無際平原。正疑惑間,前面有孤山入眼簾,不高不大,也無氣勢。心裡愈加疑惑,這就是所謂陘山?若是,完全顛覆我原有思維。山下遇一大哥,得到其肯定答覆。大哥在新鄭公安局工作,雙休天在家休息,聽說我來訪子產墓,自告奮勇願作嚮導。大哥家住山下村莊,對陘山及子產墓瞭如指掌,邊走邊介紹,使我大有收穫。

陘山雖不雄偉,只嵩山一餘脈,然因獨自成山,便有些突兀。山有二奇:一奇,山不圓不長,呈三角形,三個山峰分屬三縣,各踞一方。北峰新鄭,西峰禹州,東南峰長葛,既爭奇鬥豔,又互通款曲,像煞春秋之列國紛爭。更奇者,山是石山,石色皆紅,確切說,紅帶明黃。附近山石皆青,唯陘山獨紅,且石質堅硬,是有用之材,令人怪煞。真乃神秀薈萃,造化獨鍾。

子產墓在東南峰。原本從新鄭方可直接上山,然前些年為攫取紅石暴利,採石場南北夾攻,夷平山腳,直抵山腰,子產墓亟亟堪危,登之亦如上青天。故只能先上北峰,然後經西峰,逶迤至東南峰。一路行去,山無樹,紅石多裸露,卻並不崢嶸,穩穩重重,一塊塊如紅雲凝固。紅石之間皆茅草,有風舞動,柔柔弱弱,更襯紅石之魁偉。想淺土柔草之下,竟埋藏著何等赤膽忠心?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

陘山之巔,有紅石堆成之墓。墓主人乃春秋鄭國子產,正是我敬仰之人。 兩年前獨自駕車過長葛,即想拜謁子產墓。查信息,墓在三縣交界之高山上。三縣之交?還高山?想想也是深山老林,荒無人煙,心裡一寒,打了退堂鼓。當然,我不會放棄,以後可從另一方向上山。此次走新鄭,正好踐我前約。設好導航,與老弟出發。

南行大半小時,導航目標將近,卻仍是無際平原。正疑惑間,前面有孤山入眼簾,不高不大,也無氣勢。心裡愈加疑惑,這就是所謂陘山?若是,完全顛覆我原有思維。山下遇一大哥,得到其肯定答覆。大哥在新鄭公安局工作,雙休天在家休息,聽說我來訪子產墓,自告奮勇願作嚮導。大哥家住山下村莊,對陘山及子產墓瞭如指掌,邊走邊介紹,使我大有收穫。

陘山雖不雄偉,只嵩山一餘脈,然因獨自成山,便有些突兀。山有二奇:一奇,山不圓不長,呈三角形,三個山峰分屬三縣,各踞一方。北峰新鄭,西峰禹州,東南峰長葛,既爭奇鬥豔,又互通款曲,像煞春秋之列國紛爭。更奇者,山是石山,石色皆紅,確切說,紅帶明黃。附近山石皆青,唯陘山獨紅,且石質堅硬,是有用之材,令人怪煞。真乃神秀薈萃,造化獨鍾。

子產墓在東南峰。原本從新鄭方可直接上山,然前些年為攫取紅石暴利,採石場南北夾攻,夷平山腳,直抵山腰,子產墓亟亟堪危,登之亦如上青天。故只能先上北峰,然後經西峰,逶迤至東南峰。一路行去,山無樹,紅石多裸露,卻並不崢嶸,穩穩重重,一塊塊如紅雲凝固。紅石之間皆茅草,有風舞動,柔柔弱弱,更襯紅石之魁偉。想淺土柔草之下,竟埋藏著何等赤膽忠心?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

陘山之巔,有紅石堆成之墓。墓主人乃春秋鄭國子產,正是我敬仰之人。 兩年前獨自駕車過長葛,即想拜謁子產墓。查信息,墓在三縣交界之高山上。三縣之交?還高山?想想也是深山老林,荒無人煙,心裡一寒,打了退堂鼓。當然,我不會放棄,以後可從另一方向上山。此次走新鄭,正好踐我前約。設好導航,與老弟出發。

南行大半小時,導航目標將近,卻仍是無際平原。正疑惑間,前面有孤山入眼簾,不高不大,也無氣勢。心裡愈加疑惑,這就是所謂陘山?若是,完全顛覆我原有思維。山下遇一大哥,得到其肯定答覆。大哥在新鄭公安局工作,雙休天在家休息,聽說我來訪子產墓,自告奮勇願作嚮導。大哥家住山下村莊,對陘山及子產墓瞭如指掌,邊走邊介紹,使我大有收穫。

陘山雖不雄偉,只嵩山一餘脈,然因獨自成山,便有些突兀。山有二奇:一奇,山不圓不長,呈三角形,三個山峰分屬三縣,各踞一方。北峰新鄭,西峰禹州,東南峰長葛,既爭奇鬥豔,又互通款曲,像煞春秋之列國紛爭。更奇者,山是石山,石色皆紅,確切說,紅帶明黃。附近山石皆青,唯陘山獨紅,且石質堅硬,是有用之材,令人怪煞。真乃神秀薈萃,造化獨鍾。

子產墓在東南峰。原本從新鄭方可直接上山,然前些年為攫取紅石暴利,採石場南北夾攻,夷平山腳,直抵山腰,子產墓亟亟堪危,登之亦如上青天。故只能先上北峰,然後經西峰,逶迤至東南峰。一路行去,山無樹,紅石多裸露,卻並不崢嶸,穩穩重重,一塊塊如紅雲凝固。紅石之間皆茅草,有風舞動,柔柔弱弱,更襯紅石之魁偉。想淺土柔草之下,竟埋藏著何等赤膽忠心?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

陘山之巔,有紅石堆成之墓。墓主人乃春秋鄭國子產,正是我敬仰之人。 兩年前獨自駕車過長葛,即想拜謁子產墓。查信息,墓在三縣交界之高山上。三縣之交?還高山?想想也是深山老林,荒無人煙,心裡一寒,打了退堂鼓。當然,我不會放棄,以後可從另一方向上山。此次走新鄭,正好踐我前約。設好導航,與老弟出發。

南行大半小時,導航目標將近,卻仍是無際平原。正疑惑間,前面有孤山入眼簾,不高不大,也無氣勢。心裡愈加疑惑,這就是所謂陘山?若是,完全顛覆我原有思維。山下遇一大哥,得到其肯定答覆。大哥在新鄭公安局工作,雙休天在家休息,聽說我來訪子產墓,自告奮勇願作嚮導。大哥家住山下村莊,對陘山及子產墓瞭如指掌,邊走邊介紹,使我大有收穫。

陘山雖不雄偉,只嵩山一餘脈,然因獨自成山,便有些突兀。山有二奇:一奇,山不圓不長,呈三角形,三個山峰分屬三縣,各踞一方。北峰新鄭,西峰禹州,東南峰長葛,既爭奇鬥豔,又互通款曲,像煞春秋之列國紛爭。更奇者,山是石山,石色皆紅,確切說,紅帶明黃。附近山石皆青,唯陘山獨紅,且石質堅硬,是有用之材,令人怪煞。真乃神秀薈萃,造化獨鍾。

子產墓在東南峰。原本從新鄭方可直接上山,然前些年為攫取紅石暴利,採石場南北夾攻,夷平山腳,直抵山腰,子產墓亟亟堪危,登之亦如上青天。故只能先上北峰,然後經西峰,逶迤至東南峰。一路行去,山無樹,紅石多裸露,卻並不崢嶸,穩穩重重,一塊塊如紅雲凝固。紅石之間皆茅草,有風舞動,柔柔弱弱,更襯紅石之魁偉。想淺土柔草之下,竟埋藏著何等赤膽忠心?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自駕走“列國”:陘山紅石

行約一小時,至子產墓。墓由紅石堆成,墓南立許昌市文保碑,墓北立鄭州市文保碑。可以理解,對歷史名人,能提高本地知名度的,總是要爭的,哪怕爭得頭破血流,這是好事哩。子產,無疑是爭的對象。當年子產去世,留下遺囑,不葬貴族墓地,不葬封地,偏葬都城之南陘山之巔。原墓頂圓底方,寓處事有權宜,心中存原則;墓門朝向都城新鄭,寓身雖死,而魂系國家;墓隧封其後空其前,示墓內無珍寶,墓主人坦蕩磊落。如今,墓門墓隧早已坍塌,形制也模糊不清,然兩千多年風雨浸蝕,磊磊紅石,仍稜角分明,疑為子產丹心所化,碧血所凝。試問多少人,深埋厚葬,幻想不朽,卻偏屍辱財去,風散煙盡,哪裡尋覓?何如子產,石墓空隧,陋棺薄葬,光明落落,人皆可見,卻雲淡風清,至今猶存。正合老子所言,以其無私耶,故能存其私。

無私者,天地愛之,百姓愛之。想起子產不毀鄉校。公共場所百姓能否議國政,發牢騷?大夫然明認為不能,妄議即犯上;子產認為能,百姓有牢騷,就要給其發洩渠道,在上位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豈能用堵之法,使百姓有話語權。想起子產鑄刑書。將刑法公佈於眾,改變刑法刻簡畫策藏於祕府,祕密法成為公開法,開啟了民智,使百姓有知情權。想起子產拒玉璧。晉卿韓宣子有套玉環,一段在鄭商人之手,韓宣子施壓子產欲“買”玉環,被子產拒絕,子產告訴他,政府與商人簽有協議,不得強買強賣,豈能失信於民,使百姓有買賣自主權。想起子產改稅賦。大刀闊斧調整稅賦,革除弊端,一年民怨恚,三年民解眉,國富民殷,使百姓得到實惠......

不知何時始,百姓在子產墓東立起子產廟。現廟是個四合院,從東面入,正殿子產殿坐西朝東,緊貼其墓。子產黃面紅袍,坐於正中,端然如生。有種錯覺,是子產元神,夜宿墓中,日坐殿上,千年如斯,正是百姓心目中的不朽。南殿包公,北殿菩薩,委屈只能做子產陪侍。守廟人王大伯夫婦,山南長葛人,八十耄年,精神尚好,自文革時上山,看廟護院,奉供香火,雖生活清苦,猶謹恭不懈,守護四十餘年,把自己也守成了子產。我深深鞠躬,向活著的子產表示敬意。

子產廟東空曠,原山脊已削平,歪七斜八堆著紅磚,磚上積滿青苔。王大伯言,文革時這裡原想造毛主席紀念堂,準備工作就緒,文革結束,紀念堂流產。百姓真個是奇思妙想,創造力天下無雙。設想紀念堂落成,保護延續至今,陘山乃成人文景觀一絕,古今中外,聖賢領袖,會聚於此,濟濟一堂。也許,在百姓眼裡,包公菩薩領袖,不是子產,皆是子產。王大伯又提到,陘山景觀奇絕,每當夏至,夕陽西下,天上流霞,陘山上忽飛虹懸掛,虹光籠罩子產墓,這便是新鄭十景之“陘山晚照”。百姓說是子產顯靈,飛虹乃子產碧血丹心。這到底是純自然現象,還是百姓意動,我無法解釋。子產廟四周,倒是遍地野菊。十月正值菊米黃苞,間雜茅草,忽閃忽閃,佈滿山坡。有村民三三兩兩正在採擷。野菊可充茶填枕,清腦明心。而在我看來,這遍地星星點點野菊,更像萬千百姓的香火,心意,祈願。

回子產墓留個影。站墓旁,望三面皆平疇,心胸高遠。想當年子產葬山巔,有何用意?是喜山之獨立,是喜山中之紅石,是坦露操守之高標,或者,生前憂國憂民,死後仍殷殷關注?一晃兩千多年,而如今,子產你又看見什麼?陘山已被開腸剖肚,山體裸露,紅色紋理如血脈律動,是你鮮血在流淌?山腳下卻有一汪白色,乳汁一般,自南向北沿陘山蜿蜒,這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這一紅一白,紅的破壞,白的彌補,紅的失血,白的輸血,邊損毀,邊修復,子產你又怎麼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