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教授:淋巴瘤控制率和治癒率較高醫保政策給力和國產新藥上市讓更多患者可及可負擔'

""朱軍教授:淋巴瘤控制率和治癒率較高醫保政策給力和國產新藥上市讓更多患者可及可負擔

朱軍教授,現任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大內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任中國臨床腫瘤學(CSCO)常務理事、中國抗淋巴瘤聯盟主任委員、中國免疫學會血液免疫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等職務。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砥礪奮進,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醫療衛生事業領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腫瘤診療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都得到了相當大提升。其中,淋巴瘤是目前發病率增長比較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主任朱軍指出,全國範圍腫瘤醫院接收的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平均為40%左右,專科醫院接收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62%。

我國淋巴瘤發病率上升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淋巴瘤發病率年增長率為5%~7%,年死亡人數超過20萬。而我國淋巴瘤發病率年增長率為3%~5%,每年新發病例約10萬。

作為目前發病率增長較快的惡性腫瘤之一,淋巴瘤在近年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國際淋巴瘤聯盟、世界衛生組織也從2004年起,將每年的9月15日定為“世界淋巴瘤宣傳日”。

高危人群要警惕並及早篩查

腫瘤的發生是多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朱軍教授介紹,腫瘤發病有內外因。外因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放射因素、病毒感染等;內因則為人體本身細胞、基因的突變,這兩種因素重疊時,部分人就更易患淋巴瘤。

哪類人群為高危人群?“有家族易感傾向的人群當屬其一。”朱軍教授表示,“家族易感傾向”並非指家族遺傳,而是指家族基因在外界條件的誘導下易出現變異,因此增加患病風險。此外,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也會增加淋巴瘤患病機率。已知乙肝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三種病毒的感染與淋巴瘤患病相關。

任何一種病症都會有徵兆,淋巴瘤也不例外。朱軍教授提醒,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消瘦、淋巴結增多、增大,甚至身體某些部位出現不明包塊的時候,就要引起警惕,儘快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篩查。

淋巴瘤是眾多癌症中控制率、治癒率高的腫瘤之一

淋巴瘤作為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一類惡性腫瘤,曾一度被醫生和患者談之色變。朱軍教授回憶道:“我從業之初,剛到解放軍301醫院實習的時候,親眼看到很多年輕的戰士、年輕的患者因患淋巴瘤被收治入院,但當時確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治療方法, 有很多生命短短几周的時間就逝去了,那時候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對於淋巴瘤這種疾病都很害怕。”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突破,新藥研製愈來愈被重視,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得到了治癒,成家立業,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小家庭。“我收到過不少患者發來的短信,看到他們在短信中說自己痊癒了,多年複查都沒有復發的跡象,甚至有些人說自己結婚了,已經有了寶寶。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我收到這些信息的時候都是很欣慰的,同時也替他們感到高興。”朱軍教授說道。

朱軍教授介紹道:“總體來看,淋巴瘤是目前眾多癌症中控制率、治癒率最高的腫瘤之一。尤其在我國,部分亞型的淋巴瘤患者平均壽命已經高於西方,兒童白血病的治癒率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國範圍腫瘤醫院接收的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平均為40%左右,專科醫院接收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62%。”

醫保支持、國產新藥上市讓更多患者用藥可及可負擔

隨著2017年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列入醫保藥品名錄以及此後的多次降費調價,這種原本價格昂貴的中央型淋巴瘤治療藥物已經能夠廣泛在臨床上使用。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扶持下,針對淋巴瘤的免疫及靶向新藥蓬勃發展。國內藥企在藥物創新方面也取得很大成果,這些都能夠有效幫助降低藥價,讓更多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

當前,隨著本土研發的生物類似藥的上市,患者治療需要自付承擔費用大大減少。例如,2019年5月,漢利康正式上市,並於近期下調過一次銷售價格。據新華社上海分社報道顯示,漢利康價格已下調到1398元,比原研藥價格低了約40%。由此可見,國產生物類似藥上市有助於提高生物藥的可及性和降低價格,可以更好地滿足公眾對生物治療產品的需求。

生物類似藥,也被稱為生物仿製藥,是與已批准的生物原研藥相似的一種生物藥(包括疫苗、血液及血液成分、體細胞、基因治療、組織和重組治療性蛋白等),其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與已獲准註冊的原研藥(參照藥)具有相似性的治療用生物製品。

朱軍教授介紹道,生物類似藥的出現給醫生在臨床用藥的可選擇性上提供了支持,但一些患者和醫生在用藥時仍有顧慮,相信這種顧慮隨著藥物應用越來越廣泛,能夠被逐漸消除。

“患者對於疾病的恐懼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對疾病本身的認知不夠深刻,對疾病的治療手段不信任甚至恐懼,希望廣大的患者能夠充分相信醫生的專業能力。我們醫學界也正在進行多學科協作、專病化發展的研究、診療模式,共同對抗淋巴瘤。”朱軍教授最後補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