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委問詢中“風險”被頻繁提及 讓擬上市企業信披儘量充分

根據上交所發佈的公告,今日(6月25日)將有兩家企業的科創板首發申請上會接受上市審核委員會的審議。這兩家公司分別是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從6月5日召開第一場審核會開始,20天時間裡,已有21家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通過,通過率為百分之百。在審議過程中,上市委提出了不少問題。《證券日報》記者經過梳理後注意到,不管是在審核意見上,還是在上市委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中,“風險”一詞被頻繁提及。比如,在首場上會的3家公司中,上市委出具的“審核意見”包括要求發行人補充披露對存貨相關會計處理必要的風險提示。在上市委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中,包括髮行人未來是否存在虧損的較大可能性,如存在,相關信息披露和風險是否充分揭示;發行人的產品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風險。

“上市委頻繁就風險問題問詢上會企業,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科創板上市公司的風險相對於其他板塊的上市公司要大。”財富證券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趙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聯儲證券溫州營業部總經理胡曉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創板自籌備以來,從制度上做出了很多創新,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堅決構建以信披為核心的註冊制。

“註冊制下信息披露是成敗的關鍵,交易所的監管工作也是圍繞這個關鍵點展開。”胡曉輝說,我們看到,科創板上市委在審核問詢過程中,頻繁會向上市公司發問,目的就是儘量做到信息披露充分,不留隱患。

與此同時,胡曉輝表示,註冊制實施後,由於核心點在信息披露,而未來上市公司退市會成為常態化。只有做到信息披露全面完整,毫無保留,才會減少糾紛、減少訴訟,投資者再投資時,就會完全基於公開信息作出判斷。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日前介紹,在退市制度方面,科創板做了相應改革,由單一財務制標準擴展為重大違法違規,包括信息披露方面的重大違法違規退市,還包括財務方面有一些重大的問題也有相應的標準要嚴格退市。同時引入一些市場化指標作為退市標準,比如市值、交易價格等。另外,還取消了過去的過渡期,不符合標準的馬上退市。

業界普遍認為,納斯達克通過市場化的上退市制度實現高效的優勝劣汰。國內市場相關政策仍有完善空間,科創板有望成為“試驗田”。

胡曉輝表示,從美國資本市場發展來看,註冊制下,過去30年間,納斯達克市場退市了近15000家公司,同期上市了近13000家,納斯達克股票總數也從5000家降到了如今的不到3000家,退市公司家數是存量的五倍。

“如果信息披露不充分,由此引發的訴訟將是海量的。”胡曉輝表示。

而在此過程中,各方的監督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看到,不僅僅是交易所監督,媒體對擬上市公司的監督功能正逐步建立起來,正逐漸成為監督的第四級,未來將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有助於註冊制的完善。”胡曉輝表示。

記者朱寶琛

原標題:上市委頻問風險讓擬上市企業信披儘量充分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