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修復”了世界上首次出現心臟衰竭的胚胎寶寶

轉基因 科學 育兒敏媽 育兒敏媽 2017-08-27

世界各地的每年都有許多帶著基因疾病的的新生兒出生,而科學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用帶有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來解決這一難題。

目前最為成功的crispr-cas9系統基因編輯技術,它能使許多遺傳疾病得到解決。

有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修復”了世界上首次出現心臟衰竭的胚胎寶寶

科學家們首次利用了這項技術來糾正了胚胎中心臟的突變條件,成功避免了缺陷會遺傳給下一代。

這一發現能成功改善試管受精的結果,並最終治癒因單個基因突變而引起的數千種疾病。

有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修復”了世界上首次出現心臟衰竭的胚胎寶寶

由MYBPC3基因的突變引起的心臟疾病,那些受影響的人有50%的機率將疾病傳染給他們自己的孩子。

在接受測試的58個胚胎中,有42個沒有進行HCM突變。

換句話說,這項技術增加了將健康基因從50%遺傳到72.4%的可能性。

有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修復”了世界上首次出現心臟衰竭的胚胎寶寶

那麼備受爭議的問題來了,我們以後的寶寶是不是會像“產品”一樣可以通過統一的基因設計而批量“生產”呢?

自然法則的“優勝劣汰”或許能從這項技術中得到更快速的進行,優良的基因會得到傳承,而劣質的基因則會被淘汰。

在我們糾結我們以後生的寶寶是會變得一模一樣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會想到這是不是隻是富人的一項特權呢?基因編輯造福的也許是有錢人的後代,而窮人連溫飽都做不到,又怎麼能解決各種基因缺陷的問題呢。

還有一個問題,被編輯後的基因結合,爸爸還是不是那個爸爸,媽媽還是不是那個媽媽,當初的那個基因還是不是現在的這個寶寶。

有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修復”了世界上首次出現心臟衰竭的胚胎寶寶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然選擇“產生”,媽媽十月懷胎,我們出生了。一個生命的開始,不管動了哪一塊,從此就會變得不再是那一個人。在基因編輯之前,生出來的寶寶是個男孩,編輯之後,出生的寶寶可能就會是個女孩。

時代在不斷進步,也許目前我們還有很多人對這種技術無法接受,但是我們孩子的未來還是會更美好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