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懂裝修潛規則,被坑了你還在誇獎裝修公司

裝修 傢俱 家居 裝修效果 裝修效果 2017-09-03

隔行如隔山,各行各業都有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所謂的潛規則。裝修行業也有自己的潛規則,如果業主對這些規則完全不瞭解,裝修的時候就很容易被坑騙。朋友們在裝修房子之前除了要多瞭解裝修材料和裝修準備事項,還要了解那些裝修行業中不成文的規則,預防上當受騙。

一、裝修公司擬合同

目前有最新版的家裝合同,有些裝修公司發現業主不懂相關規定,就自擬裝修合同讓業主簽訂,在自擬的裝修合同中做手腳坑騙業主,所以有的業主裝修之後明明手中拿著裝修合同,自身的權益卻得不到保障,原因就是拿到手的合同早就被裝修公司動過手腳。

二、小項目二次收費

家裝市場的低價風在今年比較盛行,有的業主為了省錢,會選擇一些要價比較低的裝修公司。可是房子裝修好後卻發現自己的裝修費用並沒少用,反而更加貴了。原因是裝修公司把一個項目內包含的各個工序單列出來,升級成為若干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又收費,形成了二次收費。比如,刷牆的價格,本來就包含鏟牆皮、批膩子,現在卻單列出來收費。

如果不懂裝修潛規則,被坑了你還在誇獎裝修公司

如果不懂裝修潛規則,被坑了你還在誇獎裝修公司

三、代購材料,暗取回扣

公司代購主材貌似省心,暗地裡業主實際上已經吃了不少啞巴虧,省下的錢已經被他們內部消化掉了,業主討不到真便宜。因此建議半包儘量不要全包,給自己留下更大的採購空間。

四、故意漏項

公司在工程預算中主觀故意漏報施工項目,以低價吸引業主,開工後即採用變更或增項手段來提高工程造價。例如裝飾公司在前期報價的時候,故意把水電改造、傢俱等大件都省略掉了,工人進場之後,一項又一項的裝修項目出現了,這種欲擒故縱的價格把戲確實讓人頭疼。業主不要輕信低報價裝修,要逐一核對、查看好每一道工序,避免落入低價的陷阱。

如果不懂裝修潛規則,被坑了你還在誇獎裝修公司

如果不懂裝修潛規則,被坑了你還在誇獎裝修公司

五、“項目經理”負責制

一些裝修公司接單後,往往會將一些工程在收取27%-35%的提點後再轉包給“游擊隊”,所謂的“項目經理”是不在公司領取工資的,更談不上“勞保”!有些裝修公司只是一間設計工作室而已,並沒有施工資質,更談不上有自己的施工隊,一旦接到裝修工程,就將工程發包出去,若出現層層轉包的情況,施工隊只有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來降低成本,施工質量自然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證。

六、付款的不合理性

一般的裝修合同約定首付60%,木工中間驗收合格後再交納35%,剩下的是完工後的尾款5%。如果按照這樣的付款形式的話,在工期過了一半後油漆施工前,你就已經向裝飾公司交了95%左右的費用了,假如裝修的後期出了什麼問題的話,就很難在錢上面來制約裝飾公司了。所以,建議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能把首付款壓到30%,中期(瓦、木基本結束)再交納30%,餘下的40%待竣工驗收合格後再行支付,這樣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了。

七、防水僅保2年

根據相關裝修規定,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最低保修期限為2年,對有防水要求的廚房、衛生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期為5年。有些裝修公司知道業主對這方面的相關規定不瞭解,所以不會主動跟業主明說。

八、裝修公司內部監理

有些裝修公司的有內部監理,內部工程監理不用審核裝飾公司的資質和人員資質,本身就歸裝修公司管轄,所以對裝修公司的問題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是正規監理。而正規監理公司要審核裝修公司的營業執照,裝修資質和施工人員的資格,審核設計方案,工程報價,施工工藝,檢驗材料,分期驗收,竣工驗收和保修監督等,不受裝修公司的經濟約束。

如果不懂裝修潛規則,被坑了你還在誇獎裝修公司

如果不懂裝修潛規則,被坑了你還在誇獎裝修公司

簡單的地說裝修公司的內部監理是拿著裝修公司的錢的,當業主與裝修公司之間出現利益矛盾的時候,內部監理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保障裝修公司的利益而損害業主利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