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影劇版同時啟動,10億業績對賭下星爺IP光環能持續多久

《美人魚》的華語票房冠軍在一年多之後被《戰狼2》成功“狙擊”,不少影迷都期待著再有華語電影能打破現有紀錄。

此前,傳出關於周星馳開拍《功夫2》的消息,但近日星輝公司負責人通過記者否認了《功夫2》開拍的消息,並透露《美人魚2》的籌備工作已經正式啟動,電視劇版《美人魚》也將於2018年啟動拍攝。

《美人魚》影劇版同時啟動,10億業績對賭下星爺IP光環能持續多久

周星馳無疑是華語電影最大的IP之一,但在幾部電影口碑兩極之後,《美人魚》影劇聯動能否再創紀錄還是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尤其是在第一部取得票房成功的巨大IP光環下,《美人魚》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類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超級IP呢?

影劇版《美人魚》同時啟動,超級IP慘遭“冰火兩重天”

2016年春節檔,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橫空出世,一舉奪下33.92億票房,創造了中國影史的新紀錄。這樣的票房成績,恐怕連星爺自己都會有些驚訝。人們這才發現,“周星馳”三個字已經成為了影視圈的一個超級IP。

或許正因為“周星馳”這三個字的誘惑,在今年6月份《美人魚》便以4.2億的天價版權賣給愛奇藝並且同時開啟續集電影項目。而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示,該項目的電視劇拍攝製作方案,集數為50集。也就是說,《美人魚》單集的網絡渠道售價已超過800萬,與范冰冰、周迅主演的《贏天下》《如懿傳》均屬同一級別。

《美人魚》影劇版同時啟動,10億業績對賭下星爺IP光環能持續多久

種種跡象表明,觀眾仍然對《美人魚》這個IP和星爺都寄予厚望。但從去年電影版《美人魚》上映情況來看,該作品或許是星爺導演生涯以來最具爭議的一部作品。截至目前,其豆瓣評分依舊停留在6.8分之上,影片中探討的愛情童話、環保主題以及典型的周氏喜劇都讓觀眾感受到“星爺已老”,就連其本人也曾坦言:“做電影真的越來越難,我真的是江郎才盡了。”

其實,若按照電影質量來看,《美人魚》並非爛片,其故事的起、承、轉、合極其簡單,人物關係、動機、手段都十分明確,背景似《阿凡達》,情節如《色戒》,主題致敬《海豚灣》,是一部典型的周氏喜劇片。

之所以在當年遭到網友非議,主要原因來自於觀眾的期望值太高。而當一部電影情懷大於內容時,撲街趨勢似乎在所難免。《美人魚》最大問題便出在了星爺的不斷自我重複和演員選角問題上面。

現如今,當初的這個問題似乎大有重蹈覆轍之意。在《美人魚》項目選舉的啟動下,鄧超、林允等原班人馬恐難迴歸,誰能成為下一位星女郎便成為大眾爭議的最大焦點。並且隨著“美人魚”IP的持續下滑,星爺的票房號召力能否依舊如初依然是個問題。

星爺IP口碑下滑,超10億對賭恐被資本挾持?

華語電影導演中,不必看主演陣容、不必看劇情簡介,僅憑著“導演XXX”就能讓觀眾自覺掏錢進電影院的導演為數不多,周星馳卻是其中之一。作為喜劇演員轉型的喜劇導演,其無厘頭的喜劇方式和獨特的電影風格早已讓他成為喜劇大師的代表人物。而他早期的《賭聖》《大話西遊》《食神》《喜劇之王》等諸多經典作品,至今無人超越。

之所以能夠得到大眾廣泛厚愛,主要在於星爺電影中的草根情結。他的每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清一色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出身低微,職業也不光彩,但都有一顆奮鬥上進的心,有著善良忠厚的人性底色,最終憑藉努力逆襲成功。這樣的故事,很容易引起觀眾共鳴, 從而造成極強的代入感。因此,星爺也被稱為超強國民號召力導演。

但近年來,星爺的作品口碑反響較為一般。實際上,從《功夫》開始,星爺就已經捨棄了一部分喜劇效果,轉而通過華麗的陣容、場景、特效,以及明確的類型訴求來將電影變為能被市場普遍接受的大製作,同時內地影星也開始越來越多滲透到主演名單中,到《美人魚》時,全部主要角色已經都是非港籍演員,他自己也徹底從大銀幕上遁形,因此造成星爺江郎才盡的困境。

尤其是《西遊伏妖篇》上映之際,該電影雖由徐克執導,故事創意和監製卻是周星馳來負責。除了電影特效博得好評,《西遊伏妖篇》的劇情、節奏和演技都遭遇了網友的質疑。在豆瓣上,點贊最高的一條評論是:“周星馳先生,我不再欠你的電影票了。祝您晚年幸福。”

《美人魚》影劇版同時啟動,10億業績對賭下星爺IP光環能持續多久

曾經數年磨一劍的星爺,短短几年之內,自身口碑慘遭滑鐵盧。究其本質原因似乎是出在了資本運作之上。眾所周知,早在2016年,新文化便投資了周星馳旗下的PDAL公司並簽訂了一份四年對賭協議,承諾2016、2017、2018、2019四年公司淨利潤不低於1.7億、2.21億、2.873億和3.617億元,利潤總承若達10.4億元。

在此之後,星爺明顯加快了推新片的節奏。《美人魚》《西遊伏妖篇》兩部電影上市之後,星爺便火速投入下一部新作之中。根據網傳資料,星爺新片《西遊列國》擬定2019上映,而其“美人魚IP“衍生出的電影、電視劇、綜藝,也將在未來幾年與觀眾如約而至。

超級IP聯動存口碑風險,《美人魚》會是下一個《三生三世》嗎?

提起IP聯動,觀眾並不陌生。前有《匆匆那年》《何以笙簫默》,後有《微微一笑很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影劇聯動”似乎已成近年來的IP新現象。根據往年市場情形來看,這種影劇聯動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可以將IP熱度發揮至最大化。

以今年播出的《三生三世》為例,該劇在播出期間,不僅帶動了其同名小說閱讀數量,更在劇版熱度發酵之後,讓其同名電影的預熱達到了一個頂點,尤其是在授權寶的助推下IP的衍生品銷售就早早突破了3億大關。儘管作為一部粉絲向電影,但從最後的實際表現來看《三生三世》最終票房落在5億左右並無法令人滿意。

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三生三世》還是《何以笙簫默》等影劇聯動作品,在口碑質量方面,電視劇要比電影更具優勢。如劇版《三生三世》豆瓣評分6.4、影版評分4.0;劇版《匆匆那年》豆瓣評分8.0、影版5.3;劇版《微微一笑》豆瓣評分6.3、影版5.0等等。

當電視劇IP強力衍生為電影IP後,相同的故事、類似的場景往往會讓觀眾造成審美疲勞。而觀眾選擇走進影院看“同名電影”,其關注的角度似乎已經不再是電影本身。例如電影版《三生三世》主演楊洋、劉亦菲則是出自觀眾心目中最佳“白淺、夜華”人選,但上映後由於造型雷人、粉絲鎖場等負面新聞,電影也難以和其體量級進行匹配。

《美人魚》影劇版同時啟動,10億業績對賭下星爺IP光環能持續多久

在回到星爺的“美人魚IP”上來,電影版《美人魚》主演鄧超、林允的演技在當時也被觀眾指責為“浮誇”。相比之下,風情萬種的張雨綺演技到令觀眾眼前一亮。目前關於進入海選階段的《美人魚》項目,最大爭議點則主要聚焦在演員陣容上面。

此外,電視劇由於其劇集的長度往往在口碑發酵上佔盡優勢,即便《三生三世》電視劇前期口碑略有不足,但後期收官時仍然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而這樣的“先天優勢”讓同名電影也更容易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但《美人魚》以電影為核心進行IP開發,第一部作品的口碑尚存爭議。而今年上映的《西遊:伏妖篇》也未能扭轉周星馳IP的頹勢,在這種情況下,影劇聯動的IP衍生無疑遭受巨大壓力。

但《美人魚》正式進入市場之後,憑藉“星爺+美人魚IP”的強大號召力其票房、流量成績勢必非常可觀。不過IP情懷總有消耗殆盡的一天,欠星爺的那張票房觀眾還能再還幾次?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