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倫律師事務所於魯平解讀 周小川警示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金色財經獨家

周小川 加密貨幣 金融 Catherine 2018-07-24

金色財經訊 據新浪財經報道,今日,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最近出現了純粹炒作性的數字類、加密類的產品,跟實體經濟沒什麼關係,但仍舊還可以繼續炒熱。”

ALWwSLFatFTMh18Y1KT9m8aMFOlsz84aclu4TgWo.png

“危機的早期,大家共同的認識都是,有些衍生產品發展得非常過度,像CDO、CDO平方、CDO立方,這些產品可能過多地脫離實體經濟,變成金融市場玩家的炒作工具,最後可能產生巨大的風險。”周小川說道。

他提出,中國從2008年年底提出這個問題,到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正式寫入“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同時也為這個觀點考察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從全球來講,中國這方面走得還不夠遠、不夠充分,以至於最近又出現了純粹炒作性的數字類的、加密類的產品。

金色財經採訪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後於魯平對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發表的講話進行解讀和分析。以下是於魯平的分析:

於魯平表示,所謂純粹炒作性的數字類、加密類的產品實際上是脫離實體,沒有任何產業支持以及資產保障的產品。這類產品不能算作是虛擬商品或者虛擬資產,除了概念炒作以外沒有任何實際價值。任何沒有實體項目所支持的虛擬產品無論其外觀包裝如何豐富,其本質都是空洞的,有可能成為各種經濟犯罪的載體。

在金融創新的當下,各種新概念新技術層出不同,數字經濟、數字資產等概念也被頻頻提起,漸入人心。與此同時,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到,對這些概念本身的相關理論研究才剛剛起步,眾多商業模式亟待檢驗,很多監管方式尚需實踐。對所謂虛擬產品風險的最基本判斷應當是拋開華麗的炒作包裝而探究其商業實體。而監管的重要設計思路之一應當是通過對規則和制度的有效創設,將當下的虛擬產品概念和實體項目進行硬連接,即將金融創新和實體經濟進行價值銜接。

與此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市場的有效配置作用和價值甄別作用,用優質項目驅逐偽劣項目。目前,即便我們有可能通過技術創新了交易的形式,也並沒有改變交易的本質。沒有脫離實體應用而存在的技術創新,也不會有脫離實體經濟而存在金融產品。

中倫律師事務所於魯平解讀 周小川警示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金色財經獨家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責任編輯:閆茹霞我要糾錯
聲明:本文系金色財經原創稿件,版權屬金色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註明"稿件來源:金色財經",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比特幣實時價格 ¥52549.25(數據來源:火幣Pro)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