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

上次咱們說到武王伐紂成功後兩年,由於過度操勞導致他突然患病,並且病勢凶猛以致臥床不起的程度。武王這一病倒,可急壞了周公、太公等一眾大臣,經過大家的商議,決定舉行一次祈福儀式,並以周公自身為犧牲向三位先王祈禱,這才讓武王轉危為安恢復了過來。

"

上次咱們說到武王伐紂成功後兩年,由於過度操勞導致他突然患病,並且病勢凶猛以致臥床不起的程度。武王這一病倒,可急壞了周公、太公等一眾大臣,經過大家的商議,決定舉行一次祈福儀式,並以周公自身為犧牲向三位先王祈禱,這才讓武王轉危為安恢復了過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武王姬發

按理說武王他們家族是有著長壽基因的,他的父親文王姬昌就活到了97歲的高齡。再往前看,據說文王繼承周國王位時已經四十五、六歲了,他的父親季歷就算十幾歲時生下了姬昌,當時也應該達到六十歲左右了。並且,王季歷是被商朝帝文丁迫害致死的,屬非正常死亡,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季歷活到七十多歲也極有可能。

繼續往前看,武王的曾祖古公亶父也是十分長壽的。雖然,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無法知道他的確切壽命,但從公亶父能夠因為孫兒姬昌有賢德而將王位傳給少子季歷來看,至少他已經是見到了姬昌長到7歲以後的樣子了(俗話說7歲看老嘛)。正因如此,推算古公亶父最少也應該有五、六十歲的壽長了。更何況,有傳說古公亶父的壽命比姬昌還長,乃是帝武丁時期生人,是位過百歲的老壽星,更證明了這個家族長壽基因的強大。

"

上次咱們說到武王伐紂成功後兩年,由於過度操勞導致他突然患病,並且病勢凶猛以致臥床不起的程度。武王這一病倒,可急壞了周公、太公等一眾大臣,經過大家的商議,決定舉行一次祈福儀式,並以周公自身為犧牲向三位先王祈禱,這才讓武王轉危為安恢復了過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武王姬發

按理說武王他們家族是有著長壽基因的,他的父親文王姬昌就活到了97歲的高齡。再往前看,據說文王繼承周國王位時已經四十五、六歲了,他的父親季歷就算十幾歲時生下了姬昌,當時也應該達到六十歲左右了。並且,王季歷是被商朝帝文丁迫害致死的,屬非正常死亡,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季歷活到七十多歲也極有可能。

繼續往前看,武王的曾祖古公亶父也是十分長壽的。雖然,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無法知道他的確切壽命,但從公亶父能夠因為孫兒姬昌有賢德而將王位傳給少子季歷來看,至少他已經是見到了姬昌長到7歲以後的樣子了(俗話說7歲看老嘛)。正因如此,推算古公亶父最少也應該有五、六十歲的壽長了。更何況,有傳說古公亶父的壽命比姬昌還長,乃是帝武丁時期生人,是位過百歲的老壽星,更證明了這個家族長壽基因的強大。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國長壽君王古公亶父和文王姬昌

但是,如此強大的長壽基因,依然還是抵不過操勞過度帶來的損害。周武王雖然熬過了這場大病,卻也因此對本來就很虛弱的身體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表面看上去是痊癒了,可他自己非常清楚已經時日無多了。因此,是到了武王安排後事的時候了,以防備哪天他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後給剛剛建立的王朝帶來的災難。

據《竹書紀年》等史書記載,武王這次大病之後的三年,他便早早離世了,那在這三年中姬發又處理了哪些事?做了什麼安排呢?

1、接待了兩個北方邦國使團,穩定了周朝北部地區

周朝建立之初,武王為了穩定遠離豐鎬的北部、東部以及中南部邊境地區的局勢,進行了特殊的安排:比如敕封了召公居燕地防禦北方;封姜太公、周公長子伯禽居營丘和曲阜管理東部;封武庚及管叔、蔡叔居安陽地區安撫中原並防備南方。隨著南方強大的巢國主動來朝,說明周朝南部已經穩定了下來。

南方穩定了,北方的好消息也隨之而來,在武王執政的最後三年裡,兩個北方邦國也主動來到豐鎬覲見武王。這兩個北方邦國,一個是早就提到過的箕子朝鮮,由箕子親自率隊出使周朝。雖然,這並不代表著箕子歸順了周,但至少算是這位商朝後裔已經接受了改朝換代的事實。另一個來朝的北方邦國是肅慎,據說是後來滿族的祖先。早在舜帝時期肅慎便與中原有了聯繫,隨後的夏、商兩朝也是往來不斷。此次周朝剛剛建立,他們就主動前來朝賀,可見周朝北方也逐步安定了下來。

"

上次咱們說到武王伐紂成功後兩年,由於過度操勞導致他突然患病,並且病勢凶猛以致臥床不起的程度。武王這一病倒,可急壞了周公、太公等一眾大臣,經過大家的商議,決定舉行一次祈福儀式,並以周公自身為犧牲向三位先王祈禱,這才讓武王轉危為安恢復了過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武王姬發

按理說武王他們家族是有著長壽基因的,他的父親文王姬昌就活到了97歲的高齡。再往前看,據說文王繼承周國王位時已經四十五、六歲了,他的父親季歷就算十幾歲時生下了姬昌,當時也應該達到六十歲左右了。並且,王季歷是被商朝帝文丁迫害致死的,屬非正常死亡,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季歷活到七十多歲也極有可能。

繼續往前看,武王的曾祖古公亶父也是十分長壽的。雖然,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無法知道他的確切壽命,但從公亶父能夠因為孫兒姬昌有賢德而將王位傳給少子季歷來看,至少他已經是見到了姬昌長到7歲以後的樣子了(俗話說7歲看老嘛)。正因如此,推算古公亶父最少也應該有五、六十歲的壽長了。更何況,有傳說古公亶父的壽命比姬昌還長,乃是帝武丁時期生人,是位過百歲的老壽星,更證明了這個家族長壽基因的強大。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國長壽君王古公亶父和文王姬昌

但是,如此強大的長壽基因,依然還是抵不過操勞過度帶來的損害。周武王雖然熬過了這場大病,卻也因此對本來就很虛弱的身體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表面看上去是痊癒了,可他自己非常清楚已經時日無多了。因此,是到了武王安排後事的時候了,以防備哪天他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後給剛剛建立的王朝帶來的災難。

據《竹書紀年》等史書記載,武王這次大病之後的三年,他便早早離世了,那在這三年中姬發又處理了哪些事?做了什麼安排呢?

1、接待了兩個北方邦國使團,穩定了周朝北部地區

周朝建立之初,武王為了穩定遠離豐鎬的北部、東部以及中南部邊境地區的局勢,進行了特殊的安排:比如敕封了召公居燕地防禦北方;封姜太公、周公長子伯禽居營丘和曲阜管理東部;封武庚及管叔、蔡叔居安陽地區安撫中原並防備南方。隨著南方強大的巢國主動來朝,說明周朝南部已經穩定了下來。

南方穩定了,北方的好消息也隨之而來,在武王執政的最後三年裡,兩個北方邦國也主動來到豐鎬覲見武王。這兩個北方邦國,一個是早就提到過的箕子朝鮮,由箕子親自率隊出使周朝。雖然,這並不代表著箕子歸順了周,但至少算是這位商朝後裔已經接受了改朝換代的事實。另一個來朝的北方邦國是肅慎,據說是後來滿族的祖先。早在舜帝時期肅慎便與中原有了聯繫,隨後的夏、商兩朝也是往來不斷。此次周朝剛剛建立,他們就主動前來朝賀,可見周朝北方也逐步安定了下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生活在北方的肅慎人

2、巡狩方岳,遷鼎於洛

早在武王克殷返回豐鎬的途中,姬發已經沿路巡狩過一些諸侯國,但那畢竟是順道巡狩,不能遍及全國。此時,武王病癒便想再次巡狩一下四方,最後再看一看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大好河山。當然,這次巡狩也不是把全國都走遍了,畢竟武王的身體也吃不消,主要是去了四方著名的山嶽,很可能就是再祭拜一下四方山河眾神,保佑周朝長久。

巡狩完方岳後,武王再次來到了朝歌,下了一道誥命。把他心心念唸的國家重器九鼎遷走,先放到還在營建中的東都洛邑,以免東都未落成,自己提前離世而造成九鼎遺失。

"

上次咱們說到武王伐紂成功後兩年,由於過度操勞導致他突然患病,並且病勢凶猛以致臥床不起的程度。武王這一病倒,可急壞了周公、太公等一眾大臣,經過大家的商議,決定舉行一次祈福儀式,並以周公自身為犧牲向三位先王祈禱,這才讓武王轉危為安恢復了過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武王姬發

按理說武王他們家族是有著長壽基因的,他的父親文王姬昌就活到了97歲的高齡。再往前看,據說文王繼承周國王位時已經四十五、六歲了,他的父親季歷就算十幾歲時生下了姬昌,當時也應該達到六十歲左右了。並且,王季歷是被商朝帝文丁迫害致死的,屬非正常死亡,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季歷活到七十多歲也極有可能。

繼續往前看,武王的曾祖古公亶父也是十分長壽的。雖然,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無法知道他的確切壽命,但從公亶父能夠因為孫兒姬昌有賢德而將王位傳給少子季歷來看,至少他已經是見到了姬昌長到7歲以後的樣子了(俗話說7歲看老嘛)。正因如此,推算古公亶父最少也應該有五、六十歲的壽長了。更何況,有傳說古公亶父的壽命比姬昌還長,乃是帝武丁時期生人,是位過百歲的老壽星,更證明了這個家族長壽基因的強大。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國長壽君王古公亶父和文王姬昌

但是,如此強大的長壽基因,依然還是抵不過操勞過度帶來的損害。周武王雖然熬過了這場大病,卻也因此對本來就很虛弱的身體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表面看上去是痊癒了,可他自己非常清楚已經時日無多了。因此,是到了武王安排後事的時候了,以防備哪天他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後給剛剛建立的王朝帶來的災難。

據《竹書紀年》等史書記載,武王這次大病之後的三年,他便早早離世了,那在這三年中姬發又處理了哪些事?做了什麼安排呢?

1、接待了兩個北方邦國使團,穩定了周朝北部地區

周朝建立之初,武王為了穩定遠離豐鎬的北部、東部以及中南部邊境地區的局勢,進行了特殊的安排:比如敕封了召公居燕地防禦北方;封姜太公、周公長子伯禽居營丘和曲阜管理東部;封武庚及管叔、蔡叔居安陽地區安撫中原並防備南方。隨著南方強大的巢國主動來朝,說明周朝南部已經穩定了下來。

南方穩定了,北方的好消息也隨之而來,在武王執政的最後三年裡,兩個北方邦國也主動來到豐鎬覲見武王。這兩個北方邦國,一個是早就提到過的箕子朝鮮,由箕子親自率隊出使周朝。雖然,這並不代表著箕子歸順了周,但至少算是這位商朝後裔已經接受了改朝換代的事實。另一個來朝的北方邦國是肅慎,據說是後來滿族的祖先。早在舜帝時期肅慎便與中原有了聯繫,隨後的夏、商兩朝也是往來不斷。此次周朝剛剛建立,他們就主動前來朝賀,可見周朝北方也逐步安定了下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生活在北方的肅慎人

2、巡狩方岳,遷鼎於洛

早在武王克殷返回豐鎬的途中,姬發已經沿路巡狩過一些諸侯國,但那畢竟是順道巡狩,不能遍及全國。此時,武王病癒便想再次巡狩一下四方,最後再看一看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大好河山。當然,這次巡狩也不是把全國都走遍了,畢竟武王的身體也吃不消,主要是去了四方著名的山嶽,很可能就是再祭拜一下四方山河眾神,保佑周朝長久。

巡狩完方岳後,武王再次來到了朝歌,下了一道誥命。把他心心念唸的國家重器九鼎遷走,先放到還在營建中的東都洛邑,以免東都未落成,自己提前離世而造成九鼎遺失。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竹書》記載武王十五年冬遷九鼎於洛

3、遣王師滅蒲姑,暫時穩定東部

在上面咱們曾提到,武王封賞天下時的特殊安排,讓周朝北部與南部基本穩定了,但是東部地區仍然暗潮洶湧。雖然已經讓太公和伯禽前往該地,建立諸侯國加以控制,但還是有不少殷商的舊勢力在此作亂,而其為首的就是蒲姑國。

蒲姑,又作薄姑,早在商初帝太戊時期便已建城立國,一直是殷商的“忠實粉絲”。武王雖然滅了商朝,但蒲姑這個小弟還是不願歸順,一直小動作不斷,企圖幫 “大哥”報仇。武王看到蒲姑如此冥頑不靈,乾脆於自己在位的第十六年秋,派遣大軍攻打蒲姑,隨即將其覆滅,讓東部地區暫時穩定。只不過,此次王師雖然滅了蒲姑,但並沒有趕盡殺絕,他們的遺民亡國後往更東部地區逃竄,之後成王時期還有動作,此次便先不過多“劇透”了。

"

上次咱們說到武王伐紂成功後兩年,由於過度操勞導致他突然患病,並且病勢凶猛以致臥床不起的程度。武王這一病倒,可急壞了周公、太公等一眾大臣,經過大家的商議,決定舉行一次祈福儀式,並以周公自身為犧牲向三位先王祈禱,這才讓武王轉危為安恢復了過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武王姬發

按理說武王他們家族是有著長壽基因的,他的父親文王姬昌就活到了97歲的高齡。再往前看,據說文王繼承周國王位時已經四十五、六歲了,他的父親季歷就算十幾歲時生下了姬昌,當時也應該達到六十歲左右了。並且,王季歷是被商朝帝文丁迫害致死的,屬非正常死亡,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季歷活到七十多歲也極有可能。

繼續往前看,武王的曾祖古公亶父也是十分長壽的。雖然,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無法知道他的確切壽命,但從公亶父能夠因為孫兒姬昌有賢德而將王位傳給少子季歷來看,至少他已經是見到了姬昌長到7歲以後的樣子了(俗話說7歲看老嘛)。正因如此,推算古公亶父最少也應該有五、六十歲的壽長了。更何況,有傳說古公亶父的壽命比姬昌還長,乃是帝武丁時期生人,是位過百歲的老壽星,更證明了這個家族長壽基因的強大。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國長壽君王古公亶父和文王姬昌

但是,如此強大的長壽基因,依然還是抵不過操勞過度帶來的損害。周武王雖然熬過了這場大病,卻也因此對本來就很虛弱的身體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表面看上去是痊癒了,可他自己非常清楚已經時日無多了。因此,是到了武王安排後事的時候了,以防備哪天他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後給剛剛建立的王朝帶來的災難。

據《竹書紀年》等史書記載,武王這次大病之後的三年,他便早早離世了,那在這三年中姬發又處理了哪些事?做了什麼安排呢?

1、接待了兩個北方邦國使團,穩定了周朝北部地區

周朝建立之初,武王為了穩定遠離豐鎬的北部、東部以及中南部邊境地區的局勢,進行了特殊的安排:比如敕封了召公居燕地防禦北方;封姜太公、周公長子伯禽居營丘和曲阜管理東部;封武庚及管叔、蔡叔居安陽地區安撫中原並防備南方。隨著南方強大的巢國主動來朝,說明周朝南部已經穩定了下來。

南方穩定了,北方的好消息也隨之而來,在武王執政的最後三年裡,兩個北方邦國也主動來到豐鎬覲見武王。這兩個北方邦國,一個是早就提到過的箕子朝鮮,由箕子親自率隊出使周朝。雖然,這並不代表著箕子歸順了周,但至少算是這位商朝後裔已經接受了改朝換代的事實。另一個來朝的北方邦國是肅慎,據說是後來滿族的祖先。早在舜帝時期肅慎便與中原有了聯繫,隨後的夏、商兩朝也是往來不斷。此次周朝剛剛建立,他們就主動前來朝賀,可見周朝北方也逐步安定了下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生活在北方的肅慎人

2、巡狩方岳,遷鼎於洛

早在武王克殷返回豐鎬的途中,姬發已經沿路巡狩過一些諸侯國,但那畢竟是順道巡狩,不能遍及全國。此時,武王病癒便想再次巡狩一下四方,最後再看一看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大好河山。當然,這次巡狩也不是把全國都走遍了,畢竟武王的身體也吃不消,主要是去了四方著名的山嶽,很可能就是再祭拜一下四方山河眾神,保佑周朝長久。

巡狩完方岳後,武王再次來到了朝歌,下了一道誥命。把他心心念唸的國家重器九鼎遷走,先放到還在營建中的東都洛邑,以免東都未落成,自己提前離世而造成九鼎遺失。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竹書》記載武王十五年冬遷九鼎於洛

3、遣王師滅蒲姑,暫時穩定東部

在上面咱們曾提到,武王封賞天下時的特殊安排,讓周朝北部與南部基本穩定了,但是東部地區仍然暗潮洶湧。雖然已經讓太公和伯禽前往該地,建立諸侯國加以控制,但還是有不少殷商的舊勢力在此作亂,而其為首的就是蒲姑國。

蒲姑,又作薄姑,早在商初帝太戊時期便已建城立國,一直是殷商的“忠實粉絲”。武王雖然滅了商朝,但蒲姑這個小弟還是不願歸順,一直小動作不斷,企圖幫 “大哥”報仇。武王看到蒲姑如此冥頑不靈,乾脆於自己在位的第十六年秋,派遣大軍攻打蒲姑,隨即將其覆滅,讓東部地區暫時穩定。只不過,此次王師雖然滅了蒲姑,但並沒有趕盡殺絕,他們的遺民亡國後往更東部地區逃竄,之後成王時期還有動作,此次便先不過多“劇透”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古代戰爭場景

4、確立長子姬誦地位,並安排身後事

武王重病之時,引起了朝中大臣們的恐慌,其中一點原因就是王朝新建,制度不完善,且王子姬誦年紀尚輕,地位不穩,恐有突變。武王恢復後,自然要對此進行安排,消除眾人的顧慮。

首先,武王在分封制的基礎上,吸收了文王時重視禮法的制度,確立了禮樂治國的思想,雖然此時這種治國思想還不完備,但至少是給後人確立了一個發展方向。其次,武王立長子姬誦為東宮,即王位繼承人,確立了王子的地位,避免了自己身故後爭搶王位的事情發生。再次,由於自己病重時四弟周公旦的一片忠心,且周公賢德早已為眾人公認,因此武王特命姬旦為輔國大臣,將王子誦託付給了他。

"

上次咱們說到武王伐紂成功後兩年,由於過度操勞導致他突然患病,並且病勢凶猛以致臥床不起的程度。武王這一病倒,可急壞了周公、太公等一眾大臣,經過大家的商議,決定舉行一次祈福儀式,並以周公自身為犧牲向三位先王祈禱,這才讓武王轉危為安恢復了過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武王姬發

按理說武王他們家族是有著長壽基因的,他的父親文王姬昌就活到了97歲的高齡。再往前看,據說文王繼承周國王位時已經四十五、六歲了,他的父親季歷就算十幾歲時生下了姬昌,當時也應該達到六十歲左右了。並且,王季歷是被商朝帝文丁迫害致死的,屬非正常死亡,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季歷活到七十多歲也極有可能。

繼續往前看,武王的曾祖古公亶父也是十分長壽的。雖然,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無法知道他的確切壽命,但從公亶父能夠因為孫兒姬昌有賢德而將王位傳給少子季歷來看,至少他已經是見到了姬昌長到7歲以後的樣子了(俗話說7歲看老嘛)。正因如此,推算古公亶父最少也應該有五、六十歲的壽長了。更何況,有傳說古公亶父的壽命比姬昌還長,乃是帝武丁時期生人,是位過百歲的老壽星,更證明了這個家族長壽基因的強大。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國長壽君王古公亶父和文王姬昌

但是,如此強大的長壽基因,依然還是抵不過操勞過度帶來的損害。周武王雖然熬過了這場大病,卻也因此對本來就很虛弱的身體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表面看上去是痊癒了,可他自己非常清楚已經時日無多了。因此,是到了武王安排後事的時候了,以防備哪天他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後給剛剛建立的王朝帶來的災難。

據《竹書紀年》等史書記載,武王這次大病之後的三年,他便早早離世了,那在這三年中姬發又處理了哪些事?做了什麼安排呢?

1、接待了兩個北方邦國使團,穩定了周朝北部地區

周朝建立之初,武王為了穩定遠離豐鎬的北部、東部以及中南部邊境地區的局勢,進行了特殊的安排:比如敕封了召公居燕地防禦北方;封姜太公、周公長子伯禽居營丘和曲阜管理東部;封武庚及管叔、蔡叔居安陽地區安撫中原並防備南方。隨著南方強大的巢國主動來朝,說明周朝南部已經穩定了下來。

南方穩定了,北方的好消息也隨之而來,在武王執政的最後三年裡,兩個北方邦國也主動來到豐鎬覲見武王。這兩個北方邦國,一個是早就提到過的箕子朝鮮,由箕子親自率隊出使周朝。雖然,這並不代表著箕子歸順了周,但至少算是這位商朝後裔已經接受了改朝換代的事實。另一個來朝的北方邦國是肅慎,據說是後來滿族的祖先。早在舜帝時期肅慎便與中原有了聯繫,隨後的夏、商兩朝也是往來不斷。此次周朝剛剛建立,他們就主動前來朝賀,可見周朝北方也逐步安定了下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生活在北方的肅慎人

2、巡狩方岳,遷鼎於洛

早在武王克殷返回豐鎬的途中,姬發已經沿路巡狩過一些諸侯國,但那畢竟是順道巡狩,不能遍及全國。此時,武王病癒便想再次巡狩一下四方,最後再看一看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大好河山。當然,這次巡狩也不是把全國都走遍了,畢竟武王的身體也吃不消,主要是去了四方著名的山嶽,很可能就是再祭拜一下四方山河眾神,保佑周朝長久。

巡狩完方岳後,武王再次來到了朝歌,下了一道誥命。把他心心念唸的國家重器九鼎遷走,先放到還在營建中的東都洛邑,以免東都未落成,自己提前離世而造成九鼎遺失。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竹書》記載武王十五年冬遷九鼎於洛

3、遣王師滅蒲姑,暫時穩定東部

在上面咱們曾提到,武王封賞天下時的特殊安排,讓周朝北部與南部基本穩定了,但是東部地區仍然暗潮洶湧。雖然已經讓太公和伯禽前往該地,建立諸侯國加以控制,但還是有不少殷商的舊勢力在此作亂,而其為首的就是蒲姑國。

蒲姑,又作薄姑,早在商初帝太戊時期便已建城立國,一直是殷商的“忠實粉絲”。武王雖然滅了商朝,但蒲姑這個小弟還是不願歸順,一直小動作不斷,企圖幫 “大哥”報仇。武王看到蒲姑如此冥頑不靈,乾脆於自己在位的第十六年秋,派遣大軍攻打蒲姑,隨即將其覆滅,讓東部地區暫時穩定。只不過,此次王師雖然滅了蒲姑,但並沒有趕盡殺絕,他們的遺民亡國後往更東部地區逃竄,之後成王時期還有動作,此次便先不過多“劇透”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古代戰爭場景

4、確立長子姬誦地位,並安排身後事

武王重病之時,引起了朝中大臣們的恐慌,其中一點原因就是王朝新建,制度不完善,且王子姬誦年紀尚輕,地位不穩,恐有突變。武王恢復後,自然要對此進行安排,消除眾人的顧慮。

首先,武王在分封制的基礎上,吸收了文王時重視禮法的制度,確立了禮樂治國的思想,雖然此時這種治國思想還不完備,但至少是給後人確立了一個發展方向。其次,武王立長子姬誦為東宮,即王位繼承人,確立了王子的地位,避免了自己身故後爭搶王位的事情發生。再次,由於自己病重時四弟周公旦的一片忠心,且周公賢德早已為眾人公認,因此武王特命姬旦為輔國大臣,將王子誦託付給了他。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立姬誦為東宮,即日後的周成王

做完了這些安排之後,姬發也走到了他人生的終點,於他在位後的第十七年冬去世了。他死後,周朝上下舉國悲痛,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將其也安葬於畢郢的周陵內,諡號定為武,被後世世代供奉。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武王離世、長壽基因、不抵操勞過度、大病恢復、安排後事、接待外賓、巡狩遷鼎、滅蒲姑、立東宮、設輔臣、葬於畢郢。

"

上次咱們說到武王伐紂成功後兩年,由於過度操勞導致他突然患病,並且病勢凶猛以致臥床不起的程度。武王這一病倒,可急壞了周公、太公等一眾大臣,經過大家的商議,決定舉行一次祈福儀式,並以周公自身為犧牲向三位先王祈禱,這才讓武王轉危為安恢復了過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武王姬發

按理說武王他們家族是有著長壽基因的,他的父親文王姬昌就活到了97歲的高齡。再往前看,據說文王繼承周國王位時已經四十五、六歲了,他的父親季歷就算十幾歲時生下了姬昌,當時也應該達到六十歲左右了。並且,王季歷是被商朝帝文丁迫害致死的,屬非正常死亡,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季歷活到七十多歲也極有可能。

繼續往前看,武王的曾祖古公亶父也是十分長壽的。雖然,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無法知道他的確切壽命,但從公亶父能夠因為孫兒姬昌有賢德而將王位傳給少子季歷來看,至少他已經是見到了姬昌長到7歲以後的樣子了(俗話說7歲看老嘛)。正因如此,推算古公亶父最少也應該有五、六十歲的壽長了。更何況,有傳說古公亶父的壽命比姬昌還長,乃是帝武丁時期生人,是位過百歲的老壽星,更證明了這個家族長壽基因的強大。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周國長壽君王古公亶父和文王姬昌

但是,如此強大的長壽基因,依然還是抵不過操勞過度帶來的損害。周武王雖然熬過了這場大病,卻也因此對本來就很虛弱的身體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表面看上去是痊癒了,可他自己非常清楚已經時日無多了。因此,是到了武王安排後事的時候了,以防備哪天他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後給剛剛建立的王朝帶來的災難。

據《竹書紀年》等史書記載,武王這次大病之後的三年,他便早早離世了,那在這三年中姬發又處理了哪些事?做了什麼安排呢?

1、接待了兩個北方邦國使團,穩定了周朝北部地區

周朝建立之初,武王為了穩定遠離豐鎬的北部、東部以及中南部邊境地區的局勢,進行了特殊的安排:比如敕封了召公居燕地防禦北方;封姜太公、周公長子伯禽居營丘和曲阜管理東部;封武庚及管叔、蔡叔居安陽地區安撫中原並防備南方。隨著南方強大的巢國主動來朝,說明周朝南部已經穩定了下來。

南方穩定了,北方的好消息也隨之而來,在武王執政的最後三年裡,兩個北方邦國也主動來到豐鎬覲見武王。這兩個北方邦國,一個是早就提到過的箕子朝鮮,由箕子親自率隊出使周朝。雖然,這並不代表著箕子歸順了周,但至少算是這位商朝後裔已經接受了改朝換代的事實。另一個來朝的北方邦國是肅慎,據說是後來滿族的祖先。早在舜帝時期肅慎便與中原有了聯繫,隨後的夏、商兩朝也是往來不斷。此次周朝剛剛建立,他們就主動前來朝賀,可見周朝北方也逐步安定了下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生活在北方的肅慎人

2、巡狩方岳,遷鼎於洛

早在武王克殷返回豐鎬的途中,姬發已經沿路巡狩過一些諸侯國,但那畢竟是順道巡狩,不能遍及全國。此時,武王病癒便想再次巡狩一下四方,最後再看一看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大好河山。當然,這次巡狩也不是把全國都走遍了,畢竟武王的身體也吃不消,主要是去了四方著名的山嶽,很可能就是再祭拜一下四方山河眾神,保佑周朝長久。

巡狩完方岳後,武王再次來到了朝歌,下了一道誥命。把他心心念唸的國家重器九鼎遷走,先放到還在營建中的東都洛邑,以免東都未落成,自己提前離世而造成九鼎遺失。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竹書》記載武王十五年冬遷九鼎於洛

3、遣王師滅蒲姑,暫時穩定東部

在上面咱們曾提到,武王封賞天下時的特殊安排,讓周朝北部與南部基本穩定了,但是東部地區仍然暗潮洶湧。雖然已經讓太公和伯禽前往該地,建立諸侯國加以控制,但還是有不少殷商的舊勢力在此作亂,而其為首的就是蒲姑國。

蒲姑,又作薄姑,早在商初帝太戊時期便已建城立國,一直是殷商的“忠實粉絲”。武王雖然滅了商朝,但蒲姑這個小弟還是不願歸順,一直小動作不斷,企圖幫 “大哥”報仇。武王看到蒲姑如此冥頑不靈,乾脆於自己在位的第十六年秋,派遣大軍攻打蒲姑,隨即將其覆滅,讓東部地區暫時穩定。只不過,此次王師雖然滅了蒲姑,但並沒有趕盡殺絕,他們的遺民亡國後往更東部地區逃竄,之後成王時期還有動作,此次便先不過多“劇透”了。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古代戰爭場景

4、確立長子姬誦地位,並安排身後事

武王重病之時,引起了朝中大臣們的恐慌,其中一點原因就是王朝新建,制度不完善,且王子姬誦年紀尚輕,地位不穩,恐有突變。武王恢復後,自然要對此進行安排,消除眾人的顧慮。

首先,武王在分封制的基礎上,吸收了文王時重視禮法的制度,確立了禮樂治國的思想,雖然此時這種治國思想還不完備,但至少是給後人確立了一個發展方向。其次,武王立長子姬誦為東宮,即王位繼承人,確立了王子的地位,避免了自己身故後爭搶王位的事情發生。再次,由於自己病重時四弟周公旦的一片忠心,且周公賢德早已為眾人公認,因此武王特命姬旦為輔國大臣,將王子誦託付給了他。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立姬誦為東宮,即日後的周成王

做完了這些安排之後,姬發也走到了他人生的終點,於他在位後的第十七年冬去世了。他死後,周朝上下舉國悲痛,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將其也安葬於畢郢的周陵內,諡號定為武,被後世世代供奉。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武王離世、長壽基因、不抵操勞過度、大病恢復、安排後事、接待外賓、巡狩遷鼎、滅蒲姑、立東宮、設輔臣、葬於畢郢。

家族的長壽基因也沒抵過操勞過度,看周武王臨終前的最後安排

關鍵詞雲圖簡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