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九旬老兵來舟追尋曾經戰鬥的足跡'

舟山 桃花島 舟山群島 武器 一戰 軍艦 讓夢發生 春節家書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2019-09-08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九旬老兵來舟追尋曾經戰鬥的足跡

9月4日上午,天淅瀝瀝地下著雨,一位九旬老人身著綠色軍裝,站在普陀登步戰鬥紀念館前,神情凝重,思緒萬千。從逝者的名單中,他仍能認得出戰友的照片、記得住他們的名字。

這位老人名叫徐生田,來自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1930年出生,1948年入伍,解放舟山戰役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1軍61師183團3營4連的司號員。 1949年,他參加了速戰桃花島戰役和血戰登步島戰役。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徐生田老人讓兒子陪同專程來到舟山,追尋曾經戰鬥的足跡。

今年90歲高齡的徐生田,說起話來鏗鏘有力,回憶起當年戰鬥場景,情緒激動。他斷斷續續的訴說,把我們帶進了烽火四起的戰爭歲月。

他曾在登步島戰役中負過傷

徐生田老人軍裝上的6枚勳章閃閃發亮,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

在參加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後,1949年,徐生田作為司號員參加瞭解放舟山戰役。“嘀嗒嗒嘀嘀嘀,嘀嗒嗒嘀嘀嘀……”在一次次的衝鋒號聲中,徐生田所在的61師於1949年10月8日攻佔了六橫島,9日解放蝦峙島。

兩島解放後,部隊積極籌集船隻,訓練水手,做攻擊桃花島的準備。“當時,我們籌集了上千艘漁船。 ”徐生田回憶道,10月18日晚上,他所在的61師183團從六橫島發起向桃花島的進攻。

“首長下什麼命令,我就吹什麼號。 ”徐生田說,他手上最厲害的武器就是軍號。至19日天亮時,他們已切斷了敵人退路,控制了所有渡口,並擊退了敵人的增援。守島的國民黨部隊除被擊斃外,被俘1100多人。

桃花島被61師攻取後,登步島因扼舟山國民黨部隊海運咽喉,成了敵我必爭之地。國民黨部隊見形勢不妙,立即派221師進駐登步島。而解放軍在舟山南線只有61師,且戰線長達數十公里。 61師既要鞏固已佔領的六橫、蝦峙、桃花諸島,又要攻擊前進,兵力與火力顯得不足,特別是船隻缺乏。

1949年11月3日,61師奉命對登步島發起攻擊。“當天,下著大雨,在炮火掩護下,我所在的61師183團3營4連和183團1營於晚8時起渡,陸續突破敵防禦,順利登陸,並在拂曉前將敵主力打退,搶佔了流水巖、野豬塘山等制高點。”但因半夜突起逆風,潮水疾退,加上61師渡海工具落後,第二梯隊未能及時投入戰鬥,後續部隊接濟不上,登陸部隊兵力太單薄,當夜未能將守敵全殲並控制渡口。

4日凌晨,國民黨部隊有2個團在飛機掩護下向登步島增援,戰鬥打得十分激烈。雙方激戰一日,幾乎打得玉石俱焚。

“敵人的飛機在空中盤旋,對桃花島進行轟炸,軍艦圍著桃花島、登步島不斷射擊……”徐生田回憶道,登陸登步島的部隊在孤島作戰,一沒援軍,二沒後勤,只能餓著肚子死戰,“連長負傷了,就排長代替指揮。 ”

在激烈的戰鬥中,徐生田被敵人的手榴彈片擊中腰部和手臂,血流不止……“當時衛生所被炸沒了,只能到老百姓家去包紮。”回憶起當時的登步島村民,徐生田感激地說:“老百姓很擁護我們,戰友負傷之後,當地老百姓給他們抬擔架。 ”

這一戰,他們打了3天2夜。

徐生田說,為了解放人民,我們不怕犧牲。

舟山解放後,徐生田又參加了抗美援朝,並去青海、西藏平叛,直到1960年調到北京24軍70師209團。

海島翻天覆地變化令他感到欣慰

戰爭和訓練時留下的病根,嚴重影響徐生田的健康,他不得不在40多歲時傷退回鄉。

徐生田很多次想重回登步島、桃花島,看望長眠在那裡的戰友們,但由於種種原因,沒能成行。

今年6月,徐生田的老伴去世,他對戰友的思念也愈加濃烈。

連續十來天,徐生田老人跟兒子徐永恩說:“兒啊,我想去看海,去看看舟山群島的大海。我的很多戰友都犧牲在那裡,我想去看看他們。現在再不去,我怕沒時間了。 ”

為了了卻父親的心願,徐永恩專門買了氣墊床搭在自己的車上,於9月3日早上6時,踏上了前往舟山的路途。“這一路,他很精神,‘歸’心似箭。 ”徐永恩說,馬不停蹄地趕到寧波時已是晚上7時,父親還是不願停留休息。“平時在家每天叫腰疼,這幾天都沒有說。 ”

看到桃花島、登步島的一山一水,徐生田老人都感到非常親切。

在桃花鎮海防主題館,徐生田老人步履蹣跚,看一會休息一會,但看到戰役圖文時,目光堅定。在得知桃花鎮還建設了全省首個海防公園、創建海防軍民融合示範島,他很欣慰地說:“桃花島人民沒有忘記我們。 ”

在目睹了他和戰友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桃花島、登步島70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徐生田老人由衷地感嘆:“變化真大,山還是那座山,房子高了,路變寬了,桃花島還成景區了,人民越來越幸福,共產黨好啊! ”

徐生田老人表示,回憶過去,戰火紛飛,浴血榮光,現在國家富強,軍威遠揚。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光輝歷程,行進在新時代,幸福來之不易,我們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努力奮鬥,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