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後遭電話\'轟炸\' 中介銷售等19人因侵犯公民信息被訴'

"

正義網舟山8月15日電(通訊員陳洪娜)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經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推銷騷擾電話,對方直呼你的名字,甚至能說出你的家庭住址。這些個人信息是如何被洩露出去的?

日前,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檢察院依法對19名來自樓盤銷售、裝修公司、房屋中介等多個領域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據悉,該案是目前為止舟山市涉案人數最多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市民看房後遭遇推銷電話“轟炸” 

去年7月,王先生有意購置新房,遂去幾個樓盤看了房子。誰知,此後便被售房騷擾電話“轟炸”,有的電話甚至來自省外。

王先生忍無可忍,一怒之下報了警。警方經過調查,鎖定舟山市某房屋中介公司涉案。

該公司主要股東周某為提升業績,與一些新開發樓盤的銷售員串通一氣。雙方約定,銷售員向周某提供客戶資料,周某的中介公司據此進行電話精準推銷,房子成功售出後,周某公司能獲得一定報酬。新城一在售樓盤的銷售員陳某為了讓周某介紹買房客戶,通過U盤拷貝給周某1萬餘條業主信息。

平時,客戶上門諮詢房屋買賣業務時,周某公司員工也會盡可能讓對方留下聯繫方式和房產信息,以收集更多客戶數據。

周某還與舟山多家物業公司、建材商、傢俱商相互勾連,互通有無。比如,周某把自己掌握的客戶個人信息傳給了某裝修公司的呂某,作為交換,呂某也把自己獲得的小區業主信息給了周某。

19名相關行業內部人員被抓

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周某被警方抓獲。截止到去年8月8日,警方順藤摸瓜,又相繼抓獲了陳某、呂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

經查,周某等19人分別為房屋中介、房產銷售、物業、裝修、傢俱公司內部人員,2015年至2018年8月間,他們為了經營牟利,利用職務便利,通過微信、QQ郵箱、紙質文檔傳輸或U盤拷貝等方式,非法收集、交換、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近20萬條。

“該案涉及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之多、信息之準確,令人咋舌。”辦案檢察官介紹,涉案的公民個人信息幾乎涵蓋了本島各個小區,不僅有姓名、電話及房屋幢號,還有身份證號碼、房產面積、具體工作單位、通信地址等。

“周某等人非法獲取和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看起來只是複製、粘貼和轉發,後果卻是給業主帶來沒完沒了的電話騷擾。”辦案檢察官表示,很多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相當淡薄,以至於誤入歧途而不自知,“不少人覺得自己買這些信息是正常的經營活動,並不是為了幹詐騙之類的事,所以不認為是犯罪。”

根據《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向他人提供合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通過購買、收受、交換等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或在履行職責、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公民個人信息,將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目前,定海區法院已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19名被告人均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表示認罪認罰。

來源:正義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