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本良:記周總理最後一次會見外賓

蔣本良:記周總理最後一次會見外賓

周恩來總理最後一次會見外賓

我自1961年從駐羅馬尼亞使館調回外交部蘇歐司工作以後,一直擔任中央領導的主要羅文翻譯,因而經常有機會隨同周總理工作,幾乎三天兩頭,或白天或深夜,被召去為周總理會見外賓擔任翻譯。在陪同總理會見的無數個外賓中,周總理同羅馬尼亞共產黨書記伊利耶·維爾德茨的會見,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這也許是因為,它是我為總理作的最後一次翻譯,也是總理生前會見的最後一位外賓。

那是1975年8月,羅黨中聯部長安德烈約見中國駐羅大使李庭荃,提出羅共中央執委、中央書記伊利耶·維爾德茨要求在訪問越南後,順道訪問中國,以同中國黨互通情況,交換意見,發展友好關係。安德烈強調說,維爾德茨是黨中央第二書記,是總書記的親密同事。考慮到維爾德茨在羅黨內地位較高,又從未來過中國,中方同意了維爾德茨訪問中國。

1975年9月5日,以維爾德茨為首、團員中包括羅共中委、國防部副部長兼最高政委會書記格奧爾基·戈莫尤和羅共中聯部副部長瓦西里·山德魯的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從河內抵京。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中聯部部長耿飈、中組部部長郭玉峰和中聯部副部長張香山等前往機場迎接。在赴賓館途中,維爾德茨向耿飈表示,希望親自向周總理轉達羅黨政領導的問候,並要轉達一個口信。當時,距總理逝世僅4個月,住在醫院的周總理身體已經極度衰弱,本來不允許再進行接見外賓的緊張工作了。但此時的周總理,仍在為國家的前途命運憂心如焚,他要為此做最後的努力,履行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同意會見維爾德茨。

1975年9月7日上午,我正陪維爾德茨和羅馬尼亞代表團在北京參觀一個棉紡廠,突然中聯部接待組組長邢竹芳趕來通知我們:周總理將滿足羅馬尼亞代表的要求,馬上會見他們。這個消息使維爾德茨和代表團的成員們無比激動和興奮。周總理住院以後,我也很久沒見到他了,非常希望能有機會探望他,所以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情也非常激動。

北京的秋天清爽宜人,和煦的陽光格外令人心情舒暢。中午1點正,我隨車陪同維爾德茨和代表團兩名團員以及羅駐華大使格夫裡列斯庫,來到緊靠中南海的305醫院。當我們走進醫院門廳時,周總理已經站在那裡等著客人。以前周總理每次會見外賓,總是先期到達會見地點,迎接客人,以示禮貌。這時重病的周總理仍然保持了這種外交禮節和風度。

中方參加會見的有紀登奎、耿飈、郭玉峰、張香山和我們3名工作人員(我擔任翻譯)。周總理同客人們一一握手以後,就在簡樸的醫院門廳同客人們合影留念。為了不多耽擱周總理的時間,不使他過分勞累,我們幾個工作人員按預先排好的次序,以最快的速度,讓全體參加會見的人員排列好。

當時周總理的身體狀況,是不允許作長時間談話的。所以,這次會見本來只計劃合影留念,握個手,簡單交談兩句。但是,周總理卻執意把維爾德茨請到了會客室。我看著周總理憔悴瘦削的身影,深陷的臉頰,艱難的步履,心裡覺得十分難過。後來聽周總理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這已是會見外賓前整容刮鬍以後的神態了,實際上還要憔悴得多。周總理當時穿的仍是原來的中山裝,可是卻顯得空蕩蕩的,更襯托出裡面瘦弱不堪的身體。從醫院門廳到會客室短短的十幾米的路程,對重病的周總理來說已顯得有些漫長。紀登奎想上去攙扶,但周總理拒絕了,他堅毅地一步一步移動著走完了這段路。

記得自從得了絕症以後,周總理會見外賓時總是讓外賓坐鬆軟的沙發,自己坐高沙發椅子。可是這次,周總理坐的是和外賓一樣的單人沙發。當週總理走到沙發邊時,首先舉手請維爾德茨落座,然後自己緩慢地坐了下來。坐時把右手拳指頂在沙發座上,左胳膊肘撐在沙發扶手上,好像在支撐和減輕著微微前傾的身體重量。雖然身體已很衰弱,但周總理思想仍明快深遂,面容慈祥和藹。他一個個地點名請維爾德茨轉達對羅馬尼亞領導人的問候,從羅總統、總理到熟悉的老朋友。周總理還特別關切地詢問了當時同樣身染沉痾的波德納拉希的健康情況:“他的病怎麼樣?聽說他也很困難?”當維爾德茨說,波德納拉希也不大好時,周總理又一次要維爾德茨回去後代他問好。接著,維爾德茨表示非常感謝能有機會會見周總理,羅黨領導和總書記本人向毛主席、周總理表示最誠摯的問候和最良好的祝願,祝周總理幸福健康。周總理表示了感謝。當維爾德茨表示,羅馬尼亞高度評價羅中兩黨和兩國人民的關係,要採取一切措施來發展這種關係時,周總理再次表達中國人民的堅定意願說,“我們兩黨、兩國的關係很好,今後一定能發展得更好!”

接著,維爾德茨詢問了周總理的健康情況,周總理顯示了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對生死問題的達觀與坦然,言談舉止中絲毫沒有悲慼與恐懼之情。他平靜而詼諧地說:“馬克思的請帖,我已經收到了。這沒有什麼,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法則。”接著,周總理無限憾慨地說:“時間過得真快!還只有10年,就在10年前,我到布加勒斯特去參加喬治烏一德治的葬禮,大衣也沒穿,步行走了4個多鐘頭。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就連4分鐘也走不了了!”往事歷歷,如在眼前。回想當年健步如飛的周總理,再看看現在他飽受病魔摧殘的面容,大家的心情十分沉重,會客室裡的氣氛變得有些傷感。

彷彿為了沖淡這過於凝重的氣氛,周總理無限深情而樂觀地回憶起了以前訪問羅馬尼亞的美好印象:“我再也不能看到漂亮的布加勒斯特了。但是我還可以從電影上、從照片上、從圖畫上看到她!”這寥寥數語,是一位即將告別人生的偉人抒發出的對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留念。翻譯著這些話,我的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周總理的話也深深地打動了維爾德茨,在返回賓館的路上,他無限感慨與痛惜地喃喃道: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法則啊!

會見最後,周總理談到了中國的接班人問題。我想,這大概是總理執意會見維爾德茨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多少年後,我才真正地理解了總理談話的含義。

當時,中國正處在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領導核心年邁而重病纏身之際,周總理在毛主席支持下,已經賦予鄧小平以黨政軍領導的重任。因此,“四人幫”又把鄧小平當作最大的絆腳石,施展各種陰謀詭計欲以除之,加以各種罪名進行打擊。對此,周總理既憂心如焚,又對鄧小平寄託著無限希望。周總理對維爾德茨說:“經過半個多世紀毛澤東思想培育的中國共產黨,是有許多有才幹、有能力的領導人的。現在,第一副總理已經全面負起責任來了。”這時,紀登奎插話解釋說,這就是鄧小平同志。接著,周總理表情十分嚴肅地說:“具有55年光榮歷史的中國共產黨,是敢於鬥爭的!”

周總理逝世後20多年的歷史,完全驗證了他歷史性預言的正確性和遠見卓識。後來,維爾德茨回憶這次同周總理的談話時,意味深長地說:“經過中國後來的歷史演變,我才真正理解了周總理當時說的話。”

在半個鐘頭左右的會見中,周總理的熱誠使羅馬尼亞客人十分感動,維爾德茨在回賓館的路上激動地說,“周恩來是羅馬尼亞人民的偉大朋友!在羅馬尼亞也有很多他的朋友。”周總理逝世後,羅馬尼亞領導人曾滿懷深情地說:“周總理的逝世是中國人民的巨大損失,也是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曾經無數次訪華受到周總理接待、重病期間曾直接受到周總理的幫助、對周總理懷有無限敬仰之情的波德納拉希,在周總理於1976年1月8日逝世後,在當月24日相繼去世。

和往常一樣,周總理在最後一次會見外賓中,也體現了對翻譯工作人員的關懷和愛護。會見結束時,外賓陸續離去,周總理看見走在最後的我仍頻頻回顧,便又一次帶著微笑向我伸出手來。我趕緊跑上去,緊緊握住他瘦弱的手。可是,誰能料到,這竟是他和我最後一次握手了。這是周總理賦予我一個普通翻譯工作者的最大榮譽!

一代偉人,就這樣匆匆逝去。但是,周總理在最後一次會見外賓中表現的對國家命運的高度責任感,對鄧小平寄予的厚望,以及他對死神來臨所抱的淡如水的平靜態度,對普通的翻譯工作人員的關懷,都深深地給我以教育和啟迪,永遠銘記在我心裡。

(摘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資料》,中共黨史出版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