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種(子)業發生一起堪比雄安的大事件

種植業 轉基因 三農 糧油關注和小微傳媒 2017-04-14

中國種(子)業發生一起堪比雄安的大事件

昨日晚間,先正達宣稱,與中國化工的交易獲得了中國商務部的批准。

此前,有分析認為,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已經超越了公司間的併購,對先正達的收購將使中國獲得世界領先的農化及種子技術,提升中國糧食安全的保障,同時還獲得了相關產品全球市場,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份額。

據悉,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國開展工業反哺農業,國內農業領域市場獲得飛速發展,市場空間急劇擴張,包括先正達、先鋒、孟山都、德國拜耳等全球頂級的種子、農藥公司都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其中先鋒公司以滯後美國技術10年的“先玉335”創下銷售“神話”,而孟山都則華擁有243件育種專利,與之相比,先正達則市場開拓不盡樂觀。

2015年3月,先正達宣佈,解散在中國的玉米研發業務,精簡裁員,退出三北種業。一年之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的時候是中國化工宣佈收購先正達。

雖然進軍中國市場,國際農業巨頭之間成績差距巨大,但與這些巨頭相比,無疑都顯示了國內種業公司在技術和資金管理方面的落後。

資料顯示,先正達集團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是全球領先的植保公司和種子公司,目前在全球9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員工達2.8萬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2009年推出的轉基因玉米品種MIR162在美國獲批種植,但隨後由於我國在2013年11月開始退運包含有MIR162轉基因成分的農作物,2014年10月3日,美國農民集體在玉米種植大州——艾奧瓦州、伊利諾伊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和密蘇里州的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先正達公司2011年貿然向美國市場銷售名為“MIR162”的轉基因玉米種子,沒有考慮到這種玉米未獲主要買家——中國的進口許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