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天給80歲老人和16歲少女做手術孩子是腦癌:醫生的壓力你不懂

中原醫生 中原醫生 2017-10-22

——陳航/文 河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閱讀提示:轉載我的親學生,河南省人民醫院著名腦外科專家,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陳航教授的圖文,看著他的圖文,一時間我的雙眼溼潤。什麼是醫生?什麼叫暖醫?這篇文章概況了醫生眼裡的天堂地獄和人間:見慣了生死,有時內心會很堅硬,但有時也更柔軟。


如果你愛一個人,你就讓他去當醫生吧,因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做醫生吧,因為那裡是地獄。

又是一夜未眠,像往常一樣會時時驚醒,看看手機有沒有未接電話。昨天兩個手術確實是帶著一定壓力完成的。

第一個手術是從介入科轉過來的80歲高齡的老太太,前交通寬徑動脈瘤。之所以沒有選擇介入治療,是因為擔心寬頸動脈瘤介入會引起腦梗塞。要知道,我們醫院的介入科水平可是不差呦。別說病人家屬,就是我作為主刀醫生,手術前也是有很大的顧慮的。不是不相信自己的技術,是不相信80歲的年齡,這個年齡行開顱手術,任何風險都可能發生。

同天給80歲老人和16歲少女做手術孩子是腦癌:醫生的壓力你不懂

同天給80歲老人和16歲少女做手術孩子是腦癌:醫生的壓力你不懂

與家屬反覆溝通了三次,醫生和家屬才最終堅定了手術的信心。手術採取常規的額外側入路,由於病人有明顯的腦萎縮,所以顯露動脈瘤並不是十分困難,動脈瘤頸部很寬,且伴有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所以在明確完全夾閉動脈瘤頸的同時,穿刺仍有少量活動性出血。最終反覆調整動脈瘤夾的方位,採取組合動脈瘤夾的方式,將動脈瘤成功可靠夾閉,複查CT,見圖3。雖說手術還算順利,但心裡還是惴惴不安,畢竟是80歲的高齡了。

第二臺是一個16歲多的女孩子,病人術前高顱壓的症狀十分明顯。磁共振顯示左顳枕部的一個腫瘤佔位,周圍水腫十分明顯。因為是家裡的掌上明珠,術前家屬十分緊張,而且因為孩子年齡小,家屬要求很高,作為主刀醫師,我不免有所顧慮。

昨天採取左側顳枕入路,打開硬腦膜以後,腦組織迅速外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病人術前劇烈頭疼,不停的用止疼藥的原因。因為孩子很年輕,為減少術後的後遺症發生率,採取了鉤回微小切口(大約2公分左右),很不幸的是,術中發現病人是膠質母細胞瘤,就是俗稱的腦癌。

花季少女,是一個全世界都為她讓路的年齡,不禁讓人惋惜。而作為醫生,不能只悲嘆生命的無常,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所有的情緒都融入每一步的精細操作中,術中反覆提醒自己,不用著急,慢一點,也許孩子就不會出現後遺症,生活質量會高很多,而且能獲得更長的生命延長期。

腫瘤質地比較軟,但是血供十分豐富,小心沿腦組織的水腫帶,從2公分的腦溝回切口,最終切除了5公分大的腫瘤。術後腦壓力明顯緩解,無需再行去骨瓣減壓了。複查的CT是圖6。看著還不錯吧?

下了手術檯不放心,先去看了看第一臺動脈瘤手術的老太太。畢竟是高齡病人,對麻醉藥物十分敏感,能夠自發睜眼,但尚不能配合。於是守到了晚上十點,方才離開。反覆囉嗦交代值班大夫,必要的時候隨時複查CT並通知我。而相對來說,第二臺手術的小姑娘就好很多,完全沒有什麼後遺症狀,家屬也十分滿意。

同天給80歲老人和16歲少女做手術孩子是腦癌:醫生的壓力你不懂

同天給80歲老人和16歲少女做手術孩子是腦癌:醫生的壓力你不懂

早上因為失眠,早早的來到了病房,老太太已經完全甦醒了,查體可以配合,四肢活動也還好,通知麻醉師順利拔除氣管插管,一顆懸著的暫時放下來了。小姑娘也很給力,除了傷口疼痛以外,沒有其他的病理症狀。

也許是見慣了生死,有時內心會很堅硬,但有時也更柔軟。患者理不理解醫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越來越不重要。得之我幸,不得,卻再也要不了我的命。對每一個病人傾盡全力,感覺似乎也不關別人的事,說醫德高尚,作為普通人的我擔不起。那隻不過是20多年行醫的職業本能和職業水準,它早滲入我的骨血,變成了我的日常。感覺有時對別人的善念,是教不會學不會的,它是自己長出來的,從內心。

同天給80歲老人和16歲少女做手術孩子是腦癌:醫生的壓力你不懂

良心是個好東西,它讓人踏實。醫生不會拒絕任何一臺手術,就像老師就該站在講臺上一樣。有時也難免讓我懷疑選擇學醫是不是我才是傻逼,但更多的時候讓我感覺,庸俗的自己一瞬間變得詩意起來,於是便心甘情願的做一個有追求而沒出息的人 。

聖經上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信我者,得永生。(本文由本號總顧問樑寶鬆整理,樑寶鬆,1984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本科,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