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御醫未刊手稿重現 記載治癌等祕方偏方500餘種

中醫 嘉慶 中藥 清朝 未來網新聞 2017-05-25
清嘉慶御醫未刊手稿重現 記載治癌等祕方偏方500餘種

2017年5月21日,中醫藥領域和古籍版本領域的權威專家齊聚一堂,深入研討汪必昌未刊稿本背後巨大的醫學價值、文物價值和社會價值。(中國臺灣網 楊永青 攝)

中國臺灣網5月21日北京訊(記者 楊永青) 《中醫藥法》將於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全世界關注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日前,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傳來信息,該委員會執行主任彭令發現清朝嘉慶年間御醫汪必昌所著《聊復集·怪症彙纂》手稿一冊;古代皇家御醫孤本祕籍重見天日,其中記載540餘種(約650個)偏方祕方,能治療包括癌症在內的各類怪症(疑難雜症),使人大開眼界。

5月21日,中醫藥領域和古籍版本領域的多位權威專家齊聚一堂,他們從各自的領域對汪必昌未刊稿本進行深入研討,以挖掘其背後巨大的醫學價值、文物價值和社會價值。

汪必昌,字燕亭,清代歙縣人,生於清乾隆甲戌年(1754年),卒年不詳。汪必昌在嘉慶年間被選入太醫院,任職九年,供奉內廷,時仰天顏,終成御醫聖手,專保皇帝健康,並曾在嘉慶皇帝五十壽辰時受到皇帝獎賞,其已故父親也因其高超醫術而獲皇上封賞。嘉慶十五年(1810年),汪必昌為謀先人墓穴,請假南歸家鄉,在臨行前根據其平生所學寫出《聊復集》一書,同年由京都琉璃廠韞寶齋刊刻而廣為流傳。

公開出版的《聊復集》有五卷,分別為《醫階辨脈》、《醫階辨證》、《醫階辨藥》、《眼科心法》、《玉鑰集》。而此次發現的未刊稿本有四部分,皆不見於今本《聊復集》之中,這四部分分別是《怪證彙纂》、批註《陶氏殺車三十七槌法》、《鍼灸論》與《怪證方法》。其中《怪症方法》篇幅最大,佔整個稿本的四分之三有餘,收錄御醫整理的祕方偏方540種(約650個),涉及各類疑難雜症,其中不乏治療“癌症”、 “腫瘤”、 “喉癬”(應即喉癌)、“羊癲瘋”、“尿血吐血”與“白癜”等的驗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