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公使國會山演講:中美解決問題的選項都已擺在桌面上

中美關係 經濟 南海 奧巴馬 金融 浙江新聞 2018-12-02

2018-11-30 12:34 |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

中國駐美公使國會山演講:中美解決問題的選項都已擺在桌面上

11月28日,李克新公使應邀參加韓美研究院在國會山舉辦的公開研討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 圖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11月30日消息,11月28日,我館李克新公使應邀參加韓美研究院在國會山舉辦的公開研討會並發表主旨演講,介紹了當前中美關係、兩國元首會晤籌備情況和中國發展意圖,闡釋了中美經貿問題經緯和中方立場。研討會由該協會總裁金尚柱主持。

在談到中美經貿摩擦時,李公使表示,中美貿易逆差成因複雜,背後有全球產業分工、美低儲蓄率及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等因素,所謂中國通過貿易順差"掠奪"美國的結論站不住腳。事實上,中方不尋求貿易順差。中方超量生產並沒有帶來相稱的利潤,卻帶來環境汙染問題。中國正尋求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擴大進口,這就是我們舉辦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目的。同時,中國加入WTO以來已經將平均進口關稅降至7.5%, 遠低於發展中國家40%的平均水平。中方秉持開放態度,願就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等市場準入問題開展討論,致力於找到解決問題之道。事實上,其中很多問題在"中美雙邊投資協定"中均有涉及,中方曾同美奧巴馬政府就此談判,離達成協議僅一步之遙。

李公使指出,中美解決問題的選項都已擺在桌面上。如美方嚴肅對待,雙方就能達成協議。但美方偏偏堅持走"單行道", 單方面壓另一方"做作業",自身卻一步不動。這不是談判的正道,談判必須是雙向的,美方認為加徵關稅就能逼中方退讓,事實上這不會起作用。同時,中方對美政府內部誰是真正的"對話者"感到困惑,特朗普總統固然是最終決策者,但工作層也需要做大量工作。此外,如果一方在談判中經常就已達成的共識"反悔",另一方面的感受可想而知。

李公使並介紹了對中美關係及元首會晤的看法,表示一段時間以來,中美關係烏雲密佈。10 月初美副總統彭斯發佈涉華消極言論讓這一局面更加複雜化。人們都在關注中美關係出了什麼問題,質疑中美之間是否會爆發“新冷戰”。除了經貿摩擦,中美關係的陰雲也籠罩在人員交流方面。一些美國官員聲稱中國學生在美做“間諜”,推動限制簽證政策,並質疑孔子學院和中國在美新聞機構。這一切的根源在於美深深的不安感。如今的美國焦慮憤怒、牢騷滿腹,已與10年或15年前大不相同。美經濟仍未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真正恢復,美整體而言從全球化受益頗巨,但確實也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損。美本應通過國內治理駕馭複雜局面,但恰逢中國迅速追趕美國,並在過去數年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於是便“很自然”將中國當成“替罪羔羊”,指責中國是國際秩序的“修正主義者”,鑽世貿組織規則的空子,侵蝕美國經濟利益等。這些指控絕對不公平。

李公使對美在南海、臺灣等問題上的消極動作表示擔憂。他指出,是美軍艦機不時跑到中國島礁近海活動,而不是中方艦機跑去洛杉磯或夏威夷。南海航行自由從來就不是問題。中方在自己的島礁上建設了民生和必要的防禦設施。中方一直在同地區國家開展“南海行為準則”(COC) 磋商並取得了實質進展。在臺灣等事關主權的重大問題上,中方不會做任何妥協。

李公使說,明年1月1日將迎來中美建交40週年。過去40年來,兩國關係之路並不平坦,但雙方越走越近,最簡單、有力的例證就是兩國貿易額從40年前近乎為零躍升至如今的近6000億美元,以及36萬中國人在美留學,為美帶來收益、創意並增進了彼此理解。中方願同美髮展良好關係,規避衝突對抗,促進相互尊重,實現和平共處和互利共贏。如果摒棄意識形態差異,放棄零和遊戲,我們就會發現,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中美在完善國內治理、促進經濟增長、推進公平正義等面臨類似任務和挑戰,也肩負共同責任,我們沒有理由彼此敵對。與中國為敵還是為友,合作還是對抗,美方特別是政界精英應作出正確選擇。所幸的是,兩國人民互存好感,民間友誼根基深厚。

李公使強調,兩天後,習近平主席同特朗普總統將在阿根廷舉行會晤,外界高度矚目。11月1日,兩國元首已經通話,就經貿、朝核等問題進行了很好的溝通。此後雙方經濟團隊加緊對錶、一起工作。中美不久前舉行了第二輪外交安全對話。這些都為元首會晤做了鋪墊。相信此次會晤將為中美關係作出戰略引領,開啟新進程。縱然我們眼前烏雲密佈,但鳥雲背後已有一線陽光,相信晴天離我們已經不遠。

李公使還談到中國的發展意圖,指出人們很容易關注中國的經濟規模,但重要的是理解中國的戰略意圖。中國的戰略意圖很簡單,也很明確,就是實現全面發展,從貧困走向繁榮。當前,中方發展仍然任重道遠,未來幾年面臨實現3千萬貧困人口脫貧及汙染治理等幾大攻堅戰。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習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及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佈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舉措,隨著這些舉措得以落實,中國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得到改善。展望未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同時,為實現自身發展,中國需要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願同世界各方發展友好關係。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這一點現在沒有變化,將來也不會改變。

關於半島問題,李公使說,當前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面臨歷史性機遇。中方立場是一貫的,即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同時秉承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的"雙軌並行"思路。中方反對朝搞核武開發,也不承認其擁核國地位,因為擁核不會給朝帶來安全,只會令東北亞局勢緊張升級並陷入衝突,進而威脅中美及國際社會安全,中方始終支持朝韓關係改善,希望雙方能落實元首共識,建立互信,開展對話,推進半島和平解決進程。中方支持美朝對話磋商,同時認為美朝磋商不是單行道,並非一方開條件,壓另一方滿足,美方應重視並回應朝方在安全及發展問題上的合理關切,根據形勢變化考慮啟動安理會涉朝制裁決議"可逆條款"並儘早發表半島終戰宣言。只要美朝相向而行,積累互信,和平對話就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李公使說,半島應成為中美合作亮點。兩國在此問題上總體目標一致,共同利益廣泛。今年半島局勢出現重要積極變化,中美協調合作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中方願同美方進一步加強協調,為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作出貢獻。同時,尊重彼此利益和關切是中美在半島問題上合作的基石,美在半島部署反導系統對中國戰略安全構成威脅,美根據國內法對中方實體和個人進行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損及中方利益,中方對此無法接受。希美方改弦更張,為雙方合作創造更好條件。

演講結束後,李公使還同該研究所數十名研究員及與會的其他社會來賓積極互動,就中國外交政策、“一帶一路”倡議、涉疆及人權、南海、朝核等各方關注的議題交換了意見。

(原標題《李克新公使參加韓美研究院研討會並發表主旨演講》。編輯鄭夢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