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晤”的重要意義不容低估

中美關係 美國 奧巴馬 經濟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4-11

作者:上海大學特聘教授 江時學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已邀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日本首相安倍訪問美國。但是,香港《南華早報》的一篇文章認為,“如要問2017年世人最期待的世界領導人會晤是哪個,那必然是特朗普和習近平的會晤。”

應美國新總統特朗普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4月6日至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其舉行會晤。這是特朗普總統就職以來中美兩國元首首次會晤,對確定新時期中美關係發展方向、推動兩國關係在新的起點上健康穩定向前發展、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繁榮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美關係是最重要的大國關係之一

大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大國關係的走向及融洽的程度對國際事務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雖然國際上對“大國”的定義多種多樣,莫衷一是,但是,可以斷言,中美關係是當代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大國關係之一。

中美關係的重要性為美國學者發揮其豐富的想象力提供了機遇。2007年,美國學者尼爾·弗格森將China(中國)與America(美國)合為一體,創造了“Chimerica”(中美國)這一新的英語單詞。他認為,“中美國”主要是指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美國與世界上最大的儲蓄國中國構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翌年,美國學者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了G2(中美共治)這一與Chimerica異曲同工的概念。他認為,中美兩國應該攜手合作,在全球經濟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

中方不接受上述概念。如在2009年5月20日,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出席第十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時說,“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願意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絕不謀求霸權。一兩個國家或大國集團不可能解決全球的問題,多極化和多邊主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有人說,世界將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這是毫無根據的,也是錯誤的。”

應該指出的是,雖然中方不接受“中美國”和“中美共治”,但是,對於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中方的表態和立場是始終如一的。如在2014年7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指出,“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雙方更應該登高望遠,加強合作,堅持合作,避免對抗,既造福兩國,又兼濟天下。”毫無疑問,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的會晤,將為兩國“兼濟天下”提供機遇。

中美關係中的核心利益

國際關係中有一無法忽視的定式,即必須相互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否則,兩國關係必將充滿紛爭和對抗。中美關係的發展同樣遵循這一定式。

中國政府發表《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界定了中國核心利益的範圍: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並非時時刻刻尊重中國的上述核心利益。

為了推動中美關係,中方提出了新型大國關係的概念。根據習近平主席的解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容,一是不衝突、不對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贏。奧巴馬政府在遲疑和猶豫一段時間後,接受了這一概念。但是,在奧巴馬於2014年11月赴北京出席APEC峰會並第二次訪華前夕,一些美國學者要求奧巴馬拋棄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提法。還有一些美國人質疑奧巴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的私人關係,認為這一關係根本不如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的關係那樣密切。這樣一種認知無疑是極為有害的。

特朗普能否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尚不得而知。但他的下述言論世人皆知:中國是操縱匯率的總冠軍;中國應該對美貿易赤字的一半負責;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中國應該按規則辦事;如果中國願意,能夠很容易地解決來自朝鮮的安全挑戰;除非北京在匯率及貿易問題上有所讓步,否則美國不一定奉行“一箇中國”政策。

特朗普認為,在前總統奧巴馬政府時期,許多事情本不應該發生,其中包括中國在南海建造大規模軍事設施。他還說,這個情況發生在三年前,當時美國的談判地位比現在有利得多。所以他對奧巴馬“很不滿意”。

特朗普的言論表明,美國會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特朗普通蔡英文通電話這一事實更是有力地表明,中方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美國似乎沒有明確表白其核心利益,但從美國領導人和學者的言論中可以看出,美國的互相利用無非是捍衛其推崇的西方民主價值觀、減少貿易失衡和維護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霸權地位。

中國尊重美國的核心利益,甚至在必要時會作出一些讓步。眾所周知,早在1979年,鄧小平就指出,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要求兩國從國際形勢的全局,用長遠的戰略觀點來看待中美關係。今天,中美兩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貿易總量佔世界五分之一。這意味著,雙方都應該把對方置於本國外交戰略的“重中之重”。中美兩國利益深度交融,相互依存度不斷上升。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中美關係的基本態勢不會改變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美國和中國的GDP總量分別為18萬億美元和11萬億美元,分別居世界前兩位。此外,中美兩國在其他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也是有口皆碑的。由此可見,中美兩國能否遵循新型大國關係的原則,對國際形勢的影響不容低估。

特朗普的當選被認為是出乎人們意料的“黑天鵝事件”。他在競選期間發表的“美國優先”等言論,為全球化設置了不小的障礙。許多國際媒體認為,與特朗普在美墨邊境上修築高牆相比,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倡導世界的互聯互通。這兩位領導人的主張對全球化的影響可謂大相徑庭。毫無疑問,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的合作既能推動全球化的發展,也能加快世界各國互聯互通的實現。

中國宋代文學家蘇軾說過:“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中美兩國建交已近40年。雖然戰略共識有待加強,但相互認知的程度最不斷提高。這無疑是可喜可賀的。

中美建交以來,雖然國際環境和中美兩國各自的國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中美關係能克服困難、不斷前行。這一來之不易的成就,與兩國幾代領導人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不斷賦予中美關係新的內涵和動力的勇氣息息相關。在特朗普時代,兩國更應該審時度勢,轉變思路、創新思維,使中美關係真正成為新型大國關係。

特朗普從一個房地產開發商升格為國家領導人,委實令人刮目相看。然而,經商與治國的方略大不相同。這就要求特朗普總統“幹中學”、“學中幹”。中方也要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和大度,允許特朗普總統反思其言論或“試錯”。事實上,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特朗普去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拜年以及特朗普在中國元宵節期間致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國新政府向中國傳遞了一個友善的信息。

2016年11月14日,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習近平主席表示,中美建交37年來的事實證明,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特朗普說,他贊同習近平主席對美中關係的看法。他表示,美中關係一定能取得更快的發展。

一方面,中美兩國在各個領域中的依存度不斷上升;另一方面,美國擔憂中國向其霸權地位發起挑戰。這一雙重性構成了中美關係的基本態勢,即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在特朗普時代,這一基本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們有理由相信,中美會繼續向前推進,但在這一過程中,摩擦和分歧也會不斷出現。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將摩擦和分歧減少到最低限度。

事實上,習近平主席多次說過,“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中美雙方應該加強對話,增信釋疑,促進合作,確保中美關係始終不偏離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軌道。”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在海湖莊園的會晤,可能會為中美關係的基本態勢開啟新的時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