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盛華:中國足球市場潛力巨大 但中超俱樂部想自負盈虧尚需時日

黃盛華:中國足球市場潛力巨大 但中超俱樂部想自負盈虧尚需時日

黃盛華 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副董事長

黃盛華:中國足球市場潛力巨大 但中超俱樂部想自負盈虧尚需時日

■中超賽場的大牌外援越來越多,俱樂部的最大開銷就是支付球星的工資。富力俱樂部供圖

專訪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副董事長黃盛華——

[編者按]

6月18日星期二下午,2019廣東·體育智庫發佈大會將在廣州塔舉行。體育智庫將針對體育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分析和探討。體育產業這個名詞並不陌生,但如何理解仍然需要專業人士剖析。近期,《新快報》將從體育學者、職業經理、民間辦賽者的角度對此進行解答。

在國內的體育產業中,最受關注的競賽表演就是中超,每輪中超,全國各地的球迷都會站起來為自己的主隊助威。遺憾的是,中超現在仍然不能自我創收,每傢俱樂部幾乎都是賠本賺吆喝的狀態,看起來中超似乎還不能算是產業。廣州富力俱樂部副董黃盛華表示,中國足球市場的潛力巨大,但中超俱樂部要做到收支平衡、自負盈虧,恐怕還要5到8年的時間。

■採寫:新快報記者 王敵

●在收支平衡方面,CBA走在中超前面

所謂產業,就是要能和上下游的相關產業鏈形成閉環,這是產業有營收的先決條件。很明顯,中超是達不到這個標準的。“從營收的角度來講,中超或許還不能算是產業,因為收支不平衡。在這方面,CBA已經走在了中超的前面。”黃盛華說。

黃盛華表示,CBA現在基本能夠做到收支平衡了,甚至還有錢賺。“每年5000萬元~1億元的預算,轉播權大概就能賺回一半來。”黃盛華說,“最近5年來,中超各俱樂部基本都是純投入建設,雖然很迅猛地投入了很多資金,但這些資金都沒有到產業鏈中去,而是囤積在金字塔的頂端,這也導致了俱樂部無形價值遠遠大於產業價值的現狀。”

中超的燒錢有多誇張?預算少的俱樂部每年虧兩三億元,更多的俱樂部每年虧十億元左右,甚至還有俱樂部每年開銷二三十億元,而且支出中的工資佔比極高,差不多75%都是用於支付球隊薪水。顯然,這不是個健康的狀態。而在收入方面,無論是轉播權、衍生品、比賽日周邊、廣告贊助還是球員轉會費,都很難對俱樂部運營起到較大的幫助。黃盛華說:“相比集團對俱樂部的投入,俱樂部在其他方面的收入根本不成比例。”

在黃盛華看來,如今的中超很像是15到20年前的日本聯賽(J League)。“日本聯賽以前也是重金吸引知名球星,但在2002年世界盃之後便大幅轉型,變成了更加良性運營的狀態。現在J League已經不僅是自給自足,甚至是‘自給自足以上’——還能有得賺。這給日本足球帶來的影響也非常積極,球員批量生產,1990年前後的球員已經淡出了國家隊,日本隊目前主要是以‘95級’球員為主了。”黃盛華說。

●先做到自負盈虧,才方便與國際接軌

中超和成熟聯賽的差距毋庸贅言,但中超最大的優勢就是市場潛力,黃盛華說:“中國足球的國內市場潛力巨大,這是很多其他聯賽所無法比擬的!”

黃盛華以付費看球為例,他說:“十年前,付費看英超,大家都不看,但現在不一樣了,一年幾百元用於付費看比賽,大家都習以為常,因為這點錢對中產階層來說不會造成生活上的任何影響,還會提升幸福感。”對任何俱樂部來說,轉播權都是非常大的一塊收入,如果國內的收費看球習慣養成,那麼俱樂部必然會從中獲益。

如今,中超俱樂部的最大問題依然是運營。中超俱樂部極少能賣出球衣廣告,因為每年都要斥巨資養球會,球衣上的幾千萬廣告費也就顯得不那麼要緊。畢竟,養球會已經花了這麼多錢,還不如干脆宣傳自己集團旗下的品牌。黃盛華表示,在這種俱樂部無法自負盈虧的狀態下,集團更看重的是球會帶來的品牌效應。

根據中國足協的政策,到2021賽季,中超各俱樂部都要變更中性名,即隊名“去企業化”。黃盛華認為,這件事應該是俱樂部實現收支平衡之後再考慮的事。“現在,各投資人還很需要球會的品牌效應,立即要求隊名‘中性化’,投資人的熱情可能就會大大減退,沒準還會有投資人認為‘降級也無所謂’,這就會對足球產業造成較大的打擊。”黃盛華說。

“俱樂部無法做到自負盈虧,而在品牌效應上母公司又得不到體現,那麼俱樂部在集團內部的邊際效用會不斷降低,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黃盛華說,“俱樂部想往更成熟的方向發展是對的,但要做到收支平衡在先,才方便與國際接軌。”

●想改變浮誇現狀,關鍵在於做好青訓

中超俱樂部還需要多久才能達到自負盈虧?對於這個問題,黃盛華給出的答案是5到8年,“根據在於現在的青訓狀態,再過5到8年,可能有機會。隨著有水平的青訓隊員逐漸湧現,球員工資會整體下降,俱樂部的運營也會在這個時候開始趨於理性。”黃盛華補充道,“當然,這也要看政策。”

黃盛華說:“青訓想見成效,大概需要10到12年,富力目前已經做了五六年,可能還需要六七年,才能看出成績。”富力目前的青訓思路是兩條線並行,一邊是梯隊、一邊是足校。兩條線的總投入加起來,大概每年在9200萬元到1.02億元,這比一隊的運營費用要低很多。對於中超賽場這種病態亢奮的狀態,黃盛華認為,先改善現狀,關鍵在於做好青訓。

富力俱樂部對梯隊運營這一塊有比較清晰的計算,一支20多人的梯隊的年投入大概是200萬元,從12歲到18歲,6年間大概需要1500萬元,而一支梯隊大概只有四五個人真正能夠成為職業球員,平均算起來,大概培養一名職業球員的平均成本在三四百萬元。換一個角度來看,職業足球的被淘汰率很高,在75%~80%。

那麼,踢不上職業足球的學員未來怎麼辦?前段時間,建校6年的富力足校正式更名為“足球學院”,從2021年起,足球學院就將正式招收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黃盛華透露,足球學院主要培養足球相關專業人才,比如足球經理人、經紀人、翻譯、技術分析師、營養師、隊醫等。黃盛華說:“我們打算培養一系列足球周邊產業的人才,而且儘可能專業細化,讓一些無法成為職業球員的人也有機會吃職業足球這碗飯,其實這些也是足球產業乃至體育產業未來發展的一部分。”

Q&A

Q:在富力的體育產業規劃中,港超佔多大比重?

A:港超是我們對中小型俱樂部運營的一個探索,過去三個賽季,我們大概一共投入了7000萬元人民幣,但淨投入只有1000萬元左右。下個賽季,我們的預算大概是5000萬元人民幣,這大概是中甲中游的球隊投資水平。對我們來說,港超的工作有兩大積極意義,一是推廣了港超在內地的知名度,二是讓我們在粵港澳體育交流方面佔得了先機。

Q:富力在足球方面,還有哪些方面要繼續升級?

A:除了兩支球隊之外,我們還要繼續拓展我們自己的賽事,比如富力杯、晨星杯和領館杯。這部分的投入和一隊相比差很多,每屆領館杯的預算大概只有50萬元,但這些賽事給我們帶來的品牌影響力很大。此外,我們也會積極和歐洲的高水平俱樂部合作、交流,這對我們自身的宣傳也是一件好事。比如上次和門興的熱身賽,就讓我們的抖音粉絲漲了不少。

Q:未來的國內體育產業熱點是哪裡?

A:未來,國內體育產業的熱點會更分散,蛋糕也會更大,除了傳統足球、籃球之外,類似帆船、馬拉松、高爾夫這樣的項目會越來越多。不過,我個人認為團隊性項目還是會更受歡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