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今年評選中國足球年度關鍵詞的時候,“第六大聯賽”肯定要排在前列的。雖然足協官員們早就不是第一次放衛星,但是每一次的豪言壯語,總能成為球迷們關注的焦點。到底能不能成為世界第六大聯賽,人們心中都有數。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4月30日,恆大公佈了2018年的財報,虧損金額達到18億。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雖然整個中超聯賽的財務數據沒有公佈,但恆大鉅額的虧損,以及相關的收支數據,或許能讓我們看到中超聯賽與世界第六大聯賽的目標還有多遠。

“保塔”轉會開支巨大,但二人的轉會費不會在2018年產生太大影響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恆大2018年利潤表部分數據

恆大2018年的虧損金額為18億,比2017年的9.86億多出了將近一倍。其中,營業成本的大幅增加,達到24.3億元,比2017年的17.2億高出7.07億元,很多媒體把這7.07億元的原因放在了“保塔”的轉會費上。財報說明中顯示,保利尼奧的轉會費是3.75億元,塔利斯卡是2.76億元,加起來是6.5億元,所以在眾多媒體的報道中,都把“保塔”的轉會費視為營業成本增長的主要因素。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其實這是一種誤讀,因為“保塔”二人的轉會費,並不會對恆大2018年營業成本產生太大影響。按照財務制度,球員的轉會費應列入無形資產,在合同期間內進行平均攤銷,而不是把全部的轉會費一次性列入年度支出。而且二人的買斷都是發生在四季度以後,列入2018年成本的金額還要按照實際的月份折算,所以“保塔”轉會費中,能列入2018年營業成本的並不多。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恆大2018年營業成本結構顯示,折舊與攤銷較去年增長3.15億元,其中累計折舊金額較去年有所下降(固定資產金額近增長500萬),所以這3.15億元的增長主要是2018年球員轉會費的攤銷造成。也就是去年年初楊立瑜、鄧涵文、古德利等人的轉會費、調節費,以及二轉期間“保塔”二人的租借費所構成。

也就是說,恆大2019年的營業成本以及虧損金額,很可能比2018年還要高出不少,因為“保塔”二人6.5億元的轉會費,再加上對應的調節費,會在今年開始“發揮威力”。粗略估計,二人的轉會、調節費的攤銷金額會增加3個億的營業成本。

既未節流,也未開源,俱樂部去年便被風險警示

既然“保塔”二人的轉會費沒有影響到2018年數據,那麼這7.07億元的虧損增長額是從哪裡來的呢?一方面是前文所說的轉會費、租借費、調節費等支出;另一方面,則是恆大持續增長的球員工資、獎金所導致。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我們繼續看恆大的成本費用結構,職工薪酬費用比去年增長了2.35億元,其中,俱樂部其他工作人員的薪資總額僅增長200萬,球員、教練等人員的工資收入增長了2.33億元。看來,恆大在去年的獎勵力度又有所增加。不過隨著足協2019年“四大帽”的實施,這一部分金額在明年應該會有所減少。

另外,恆大2018年的賽事數量比往年要少,但財報顯示,2018年接受賽事、租賃、安保等費用突然增長了1.16億,對於這筆猛增的費用,恆大的財報裡並未披露原因。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營業收入主要來源

營業收入方面,恆大2018年營收6.03億元。這其中,廣告收入4.63億元,是營業收入的主力;中超聯賽的轉播及其他分成7299萬元;門票收入4100萬元;廣州市體育局發放的聯賽亞軍獎勵2000萬元;周邊產品的銷售及其他收入金額2100餘萬元。

不過在廣告收入中,有3.57億元是來自於恆大集團,這個數字佔廣告總收入的77%,佔總體營業收入的59%;在剩餘的不到2.5億元的收入中,中超公司分成和另一家恆大的關聯企業的廣告費又佔了9000萬。由此可以看出,恆大的營收渠道很窄,尤其是其他企業的贊助收入數額非常少,這與恆大俱樂部在積分榜上的地位很不相稱。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鉅額虧損,造成廣州恆大淘寶俱樂部的淨資產為負,所以從2018年5月開始,在新三板掛牌的證券簡稱已經由“恆大淘寶”變為“ST恆寶”。

靠鉅額虧損經營打造世界第六大聯賽?痴人說夢

如果拿恆大這份財報與歐洲俱樂部相比較,那簡直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其實虧損經營並不是恆大所獨有,而是中超的普遍情況。而歐洲的職業俱樂部,尤其是西歐的球隊,盈利卻是普遍現象。2017財年,歐足聯旗下有29家聯賽實現總體盈利,而且其餘聯賽的財務狀況也是逐年改善。從盈利的角度來講,不要說世界前六,就算是世界前50,中超聯賽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從財報中的一個細節,我們就能體會到中超與歐洲俱樂部在理念上的絕大差距。在中國俱樂部的財報裡,球員轉會所造成的年度開支,仍然在營業利潤中反映,而歐洲則不同,他們把這部分開支列在營業外收支科目。這種區別說明,歐洲俱樂部並未把球員的買賣視為俱樂部的主營業務。

這說明,歐洲的足球俱樂部,將主要的業務範圍定在賽事轉播分成、廣告贊助收入、賽事獎金及門票和周邊產品收入三大板塊組成。對比歐洲俱樂部的經營能力以及理念,中國俱樂部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之內。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以恆大為例,營業收入只有6億,而球員的工資卻高達14億元。縱觀其他球隊,營業收入高於恆大的很少,但開支卻同樣不低。建業老總胡葆森曾說過,想在中超實現保級,至少得需要9個億的投入,相對於不到6個億的營業額,這些投入所產生的又將是幾個億的虧損。

恆大虧損18億!保塔轉會費並非主因,中超的落後體現得淋漓極致

中國足球沒有獨立經營的能力,只能依靠金主的輸血才能生存,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對於一個營利機構而言,投資的目的無非是盈利,可中國俱樂部的現狀是,大投入、大虧損,除了青訓根基深厚的俱樂部能依靠賣球員賺錢,便再也沒有盈利的可能性。一旦金主自身經營出現問題,或者投資目標發生改變,那麼俱樂部瞬間便會失去生存能力。

搞足球需要金錢,但足球俱樂部的生存卻不能只依賴金主投入,只有自己具備盈利能力了,才不會在金主撤資的時候,只能滿世界求爺爺告奶奶地拉資金。僅從經營的角度,我們就能看出中超距離世界第六大聯賽還有多遠的距離,如果中國足球只靠投入來發展,恐怕連J聯賽都是其無法逾越的大山,更不要說去爭取世界第六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