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副主席:中超目標世界第六,聯賽強 國足興

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

新華社廣州4月3日電 題:中超目標世界第六 聯賽強國足一定興

——訪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

新華社記者王浩明

3日,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准入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新華社記者在會議期間採訪了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他表示,中國足協將通過五到十年的努力,把中超聯賽打造世界第六大職業足球聯賽,而職業聯賽的進步一定會推動國家隊水平的提高。

中國足球發展總體向好,中超目標世界第六大聯賽

李毓毅說,2015年中央出臺足改方案後,各地和各部門貫徹落實都非常堅決,總體形勢是向好的。

“中國足球的總體發展形勢是好的,但是現在國家隊的成績也是一種綜合性的效應。我們也希望通過不斷努力把它抓好。”李毓毅說。

他表示,中國足球從聯賽、准入、大數據、青訓和場地方面都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李毓毅認為,中超聯賽已經表現出了世界五大聯賽才具備的很多特點,足協將在球員表現、比賽質量、賽場氛圍和公益活動多方面入手,並通過大數據的手段,讓聯賽更加精彩。而中國足協的目標就是在五到十年內將中超聯賽打造成僅次於五大聯賽的世界第六大職業聯賽。

“俄羅斯世界盃給了我們一個重要啟示,表現好的國家隊員都是出自五大聯賽或者接近五大聯賽水平的聯賽,提高中國足球水平要朝著把聯賽辦成亞洲一流、世界第六大聯賽的方向努力。”李毓毅說。

他表示,要通過狠抓賽風賽紀、提高比賽質量、加強觀眾參與和育人造星四大手段實現上述目標。

“第一要把賽風賽紀搞好,第二要提高淨比賽時間,去年比前年提高了一分鐘左右,今年我們前三場又有一分鐘左右提升,相信這麼抓下去會慢慢起來。第三我們要向五大聯賽一樣,每一輪讓觀眾打分,評出我們最優秀的球員,那麼球員就精彩了。第四我們要抓好青訓的育人造星工程,我們每個俱樂部都要培養自己的球星,如果我們16箇中超俱樂部每個都培養出兩個球星,而且這兩個球星可以到世界上去參加聯賽,慢慢我們國家隊就起來了。這不是一兩年能做到,要通過我們五年十年的不斷努力。”李毓毅說。

“聯賽越來越精彩,國家隊的實力水平一定會提升。”他說。

人才流動創造價值

談到球星問題,李毓毅認為,中國足球目前的一大矛盾就是人才的供不應求,造成了球員身價高漲,球員市場流通不暢。

“我們現在最大矛盾是什麼?就是供不應求,人少以後身價問題就來了。如果我們青訓上來了,球星就會不斷湧現。你看武磊走了上港並不是就沒有人了,呂文君、王燊超他們就起來了,如果走出去了,後面就成長起來了,你不走出去永遠壓住,永遠就這幾個人起不來。”李毓毅說。

他認為,人才的流動——即球員轉會創造了足球市場的很大一部分價值,同時也促進了更多球員成長。

“首先,足球產業很大的一個是人才的流動產生價值,第二流動以後,後面的人出來。當初恆大要買張琳芃,徐根寶問我,我就問他一句話,你賣掉他以後你後面有人嗎?他說有人,我說有人你就賣掉。足球是中國的足球,不是哪個省市的足球,張琳芃走了,後面人才還是源源不斷地上來。第三,流動要引導走向國際尖端聯賽去。如果我們有二三十個人在五大聯賽踢球,還擔心我們將來中國足球上不去?”他說。

“因此一定要對聯賽有期待,聯賽每年進步都會有推動,中國國家隊一定會起來。”李毓毅說。

不是“設卡”而是服務,准入原則有“三不”

近兩年,中國足協在俱樂部聯賽准入方面密集出臺了包括基地、青訓梯隊和財務等一系列的規則。李毓毅表示,准入並不是給俱樂部“設卡”,而是服務俱樂部,為聯賽創造公平公正的環境。

他表示,准入的原則就是三句話,第一,不允許做假賬;第二,不拒絕資源;第三,不輕易說“No”。

“第一句話不允許做假賬。第二,不拒絕資源。作為主管足球的部門,凡是希望加入中國足球的我們都歡迎。第三,不輕易給俱樂部說‘No’,而是幫助引導它看到哪些做得還不夠。比如說普華永道審查下來感覺這個有問題,我們就讓普華永道和俱樂部商量看看怎麼整改,怎麼把它提高。”李毓毅說。

李毓毅認為,中國足協的准入標準對俱樂部在硬件上嚴格要求,也對各俱樂部爭取地方支持起到了促進作用。

“俱樂部拿著我們准入的標準來給地方政府做工作,比如,廣州恆大在中心城區要找一個基地很不容易,現在找到了地也基本建完了,另外武漢卓爾的基地也完成了。”李毓毅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