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昨日,韓國隊針對中國的侮辱動作引起軒然大波,領獎時韓國隊一隊員腳踩冠軍獎盃,眉開眼笑,絲毫看不出對於獎盃的尊重。另外一名球員甚至對著獎盃做出了撒尿的動作,動作十分不雅: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做個類比,大致如下: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該事件迅速被頂上熱搜,引發國人廣泛不滿。

而後在賽事組委的交涉下,韓國國青隊全隊公開道歉: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涉事球員樸規現單獨道歉: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韓國隊教練單獨道歉: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熊貓杯”冠軍獎盃也於今天被收回: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這次引起軒然大波的侮辱性事件,至此似乎到此已經塵埃落定,但對事件背後所掩藏問題的追問,不該結束。

這起侮辱性事件至少可以說明兩點:

1、韓國隊某些球員素質極差,缺乏對體育的敬畏之心,甚至沒有基本的做人操守。

2、國足是真的差,如果國足直接把比賽踢贏了,又哪裡會有這麼多破事?

這場事件中,看似最後中國在輿論上贏了,但是面對“韓國隊拿到中國賽事的冠軍”、“中國在輿論上反贏過韓國隊”的情況,我著實是有些心酸的。

中國隊究竟有多差?

在熊貓杯的比賽中,中國U18國家隊首輪0∶2不敵新西蘭U18國家隊,次輪0∶2不敵泰國U18國家隊遭遇兩連敗。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在和泰國U18國家隊的比賽中,中國門將黃子豪失誤將球撲進自家球門,球員何朕宇過掉對方門將後空門不進。

最後一輪比賽中,中國U18國家隊0∶3不敵韓國U18國家隊。

於是中國隊直接在本屆比賽中排名墊底,而且多場都是0分大敗。最後韓國U18國家隊以三戰全勝的成績獲得本屆比賽冠軍。

這成績簡直慘不忍睹,雖然國足一直垃圾,但似乎也不至於垃圾到如此地步。

所以在這次輿論風波消停後,我們對國足為何如此之差的追問不該結束。想要真正贏來國際讚譽,展示國家實力,就應該拿出真材實料來,就應該直接用足球踢贏侮辱中國的韓國隊來。

那麼國足究竟為何如此之差?

我們暫且不談原因,先讓你看兩組對比圖。

1、我們踢足球的孩子,別國踢足球的孩子: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2、我們國家的球員,別國的球員: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從小孩子到國足球員,赤裸裸的現實對比能直接告訴你,如果這樣的國足還能贏,那才是怪事。

為什麼我們的國足變成了這個樣子?

原因是多重的,接下來我帶你一一分析。

第一: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一個事實,中國不是足球大國,而是足球小國。

很多人總是發牢騷說:很多小國都進入世界盃,我們這麼一個大國怎麼就進不了?

這其實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不代表我們踢球的人就多了。

一個簡單的對比,韓國人口4400萬,而註冊的青少年球員是50萬

中國14億人,而根據2017年中國足協從各地方足協收到的註冊總數,僅為8萬4千餘人。

關鍵的足球人口是8—17歲的學生,姑且把這個韓國的青少年球員看作8到17歲,那韓國大概20%的孩子較為正規地接受了足球的訓練。

而中國呢?四捨五入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如果想讓足球崛起,就必須從娃娃抓起。

第二:很多中國的隊員也並不十分熱愛國足。

從之前的國內國外球員對比圖你也能看到,如果國足隊員真的痴迷於足球,會用“白條雞”身材去對待自己熱愛的運動麼?如果真的痴迷於足球,恐怕整天都會加緊鍛鍊,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吧?

韓國隊道歉難掩國足之殤,獎盃收回能解中國足球落後捱打之困?

中國的記者曾採訪過日本國家隊教練岡田武史,他後來到浙江足球隊當主教練,比較中日的球員,他應該最有發言權。他說:

“我所帶的中國球員,到了訓練開始的時間,球員到了球場後,就坐在場邊休息,到我吹哨集合時,他們才慢慢走到球場,他們沒有從心底上懷有喜悅去踢球。如果在日本的話,球員們早就已經出現在場地上了,踢著球,慢跑,做抻拉運動,各自做著熱身了。日本的球員是因為喜歡足球而成為職業選手。只要場地上有球,就會不由自主地去踢。中國的選手則不是,即使早早來到訓練場,不到開始訓練的哨聲響起,他們的屁股不會離開板凳。中國的球員過於看重金錢,一旦賺到錢,就不再在乎足球了,缺乏那種單純的激情和熱愛。

沒有熱愛何來進取?國足隊員都這樣一種狀況,又怎麼能夠獲勝?靠奇蹟?

第三:俱樂部不願培養中國隊員

畢竟中國球員都到了如此地步,而俱樂部是企業,想要掙錢活下去的俱樂部自然也會直接遵循市場規律,與其耗費大量時間金錢培養新球員,不如直接引進國外球員。

於是現在中國俱樂部球隊成績好的,大多是因為聘用了國外球星。變成外籍球員在運動場上稱雄,國內運動員都淪為板凳球員,得不到鍛鍊的機會。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國家投入不夠,機制建設不完善。

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段世傑曾說:

中國足球長期出現後繼無人的局面,這就是當初沒有構建好培養體系造成的後果,20多年以前都是各級體委選拔年輕運動員,選拔分一、二、三線隊員。而後足球實行俱樂部制之後,一、二、三線隊員如果都佈局的話,資金投入太大,所以俱樂部只買一線球員,都找現成的,缺運動員就從別的隊挖。就算一個運動員年薪200萬元,那俱樂部寧願花300萬元買過來,也不願意多培養二三線運動員。

中國足球官方也曾如是總結道:

都說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但是原中國足協官員馮劍明在談到中國青少年比賽的時候,幾乎每次都氣不打一處來。對於制約校園足球的發展原因,馮劍明在以前接受採訪時歸結於經費不足,“44個城市,涉及到2293所學校,一年經費只有4000萬元,分到每一個學校有多少錢呢?”不過,馮劍明表示,上級領導對校園足球是重視的,“校園足球提出併產生影響的有過三次:1979年、1980年和1985年。那是中國足球史上校園足球的三次高潮。但是每次都流於形式,虎頭蛇尾。這是在體育方面急功近利造成的,特別是金牌戰略,造成很多地方省市追求金牌數量,沒有夯實基礎。

對於現在的校園足球工作,馮劍明也道出了自己的擔憂:

“這麼多城市搞校園足球的佈局,有必要嗎?城市中有多少在真正開展校園足球?很多校長不知道校園足球是怎麼回事,只是為了寫年度總結才搞。

中國足球完全處於放養狀態,制度更是形式主義大於腳踏實地成為主流,如何能建促進中國足球的發展?

如此一來,就徹底形成了從孩子、到球員、再到培養制度不合理的閉環。當惡性循環開始,國足只能越變越糟。

所以想要跳出國足的屈辱,至少應該解決以上四個問題,如果你真的想要國足揚眉吐氣,就應該在這次熱點暫未消退之際,呼籲更多人關注到這些問題,讓更多人認識到問題所在。

而首要任務就是從政策著手,建立起合理的足球培養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打破惡性循環,為國足帶來曙光,迎來真正屬於國足的春天。

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直接用足球踢贏韓國隊,打破屈辱,用實力奪回自己的聲譽,讓世界看到真正屬於中國足球的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