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稿」海外辦稅境遇幾何?海爾、中車等5企業實感:合規最重要

中國中車 美國 投資 日本 中國稅務報 2017-05-21
「本報專稿」海外辦稅境遇幾何?海爾、中車等5企業實感:合規最重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越來越多國內企業前往國外投資辦廠,其中一些佼佼者走出國門,真正融入當地社會,在就業和稅收等方面承擔社會責任,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公民。這些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運營經驗,尤其是他們對國外稅收環境的親身感受和體驗,更是值得後來者借鑑。為此,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在世界多國都有投資和納稅經歷的海爾集團、中國中車集團以及有關會計師事務所的高管,聽他們介紹各自海外辦稅的境遇和感受。

現狀:總體受歡迎

“從20世紀末進入國際化戰略發展階段以來,海爾‘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如今我們已擁有海外工廠54家,海外產能每年2000萬臺。”海爾海外電器產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慶福告訴記者,過去10年,海爾集團海外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2%,不僅依靠品牌自身力量逐年開拓海外市場的銷售網絡,更是通過差異化的國際併購,實現了海外資源的快速擴展和整合。海爾在國際市場真正實現了“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連續8年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的第一品牌。

中國中車近年來不斷加快“走進去”腳步。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副部長張玲告訴記者,目前中國中車產品已出口到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從2011年的19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81億美元。在推動產能國際合作方面,中國中車已在南非、馬來西亞、土耳其和美國等地建設本地化製造基地,同時在英國、澳大利亞和德國等國家收購了6家公司。

談到在世界各國投資、經營以及納稅的總體感受,上述兩家企業人士都表示,當前世界各國對中國企業在當地的投資和經營總體持歡迎的態度,在包括稅務管理在內的日常管理方面,中國企業與其本國企業並無明顯不同。“雖然不同國家間的稅收體制差異較大,稅務管理水平也各有千秋,但整體上對中國企業和企業辦稅人員都較為友好。”張玲說。

感受:稅負都不輕

海爾集團全球稅務總監黃昭期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過執業經驗。在他看來,如果國內企業出於市場、技術、人力或原材料成本等原因“走出去”,往往會有斬獲。如果“走出去”只是為追求低稅負,那可能就要失望。

黃昭期以海爾在國外繳納企業所得稅為例介紹,目前東南亞國家稅率為20%~25%,南亞國家為32%~35%,日本為35%,歐洲國家為17%~33%,美國聯邦所得稅加上州所得稅為40%左右。那麼,企業具體的納稅情況如何?據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財稅處處長辛麗介紹,以該公司在國外繳納流轉稅為例,日本徵收5%~8%的消費稅,馬來西亞徵收6%的消費稅,南非徵收14%的增值稅,土耳其徵收18%的增值稅,德國徵收19%的增值稅,斯洛伐克徵收20%的增值稅。

曾為數十個國家企業提供稅收諮詢業務的稅務專家告訴記者,除東南亞國家因基礎設施較薄弱而又急需吸引外資,稅制簡單、稅負較低外,目前世界上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綜合稅負都不低。“有些國家看上去可能流轉稅稅率低一些,但所得稅往往會非常高,算下來對企業也是一筆不輕的負擔。”

至於稅收優惠,各國大同小異,主要體現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如在越南、泰國和日本可以看到類似國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相關政策;在美國、越南和意大利等國則有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泰國、意大利也有相關優惠政策。“雖然各國都有稅收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但整體感覺還是中國這幾年鼓勵企業轉型升級的稅收優惠力度更大。”黃昭期說。

不過,幾位受訪者也提到不少國外稅制的亮點。比如,美國為促進併購,規定企業出現虧損可以往後遞延彌補20年,產生利潤後每年有90%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抵扣;馬來西亞和泰國稅制簡單,稅種較少;日本、英國和美國正在想辦法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印度正在醞釀稅制改革,以實現稅制的進一步優化。

提醒:合規難度大

在記者採訪中,受訪企業高管都特別強調一點:相對於稅負問題,“走出去”企業更應該關注的是納稅合規問題。“各國政治體制和稅收制度各不相同,徵管水平也是千差萬別,企業只有做到依法合規,才能避免風險和危機。但依法合規也恰恰是目前‘走出去’企業感覺最為棘手的一個問題,因為有時候這不單是企業主觀努力就可以實現的。”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稅務專家表示。

“海爾一直努力要做到合規,但相關遵從程序非常複雜。”談及企業去年在美國收購通用電氣家電業務的過程,黃昭期至今仍顯無奈。據介紹,由於美國是聯邦政治體制,各州的稅務管理規定都有所不同,這就要求企業除了做聯邦登記外,只要在任何一個州銷售產品及聘僱人員就必須在該州辦理稅務登記、營業執照登記、僱傭稅登記和開具相關豁免證明等,而且各項登記需要資料也不相同。“如果我們自己辦理所有手續,並不是在50個州和1個首都特區跑51次就可以順利辦好的。我們後來不得不外請中介機構幫忙。這時候我們就特別懷念國內的國地稅聯合和‘綠色通道’等便民辦稅服務。”黃昭期笑著說。

據瞭解,由於美國是聯邦國家的政治體制,州與州之間稅收政策會有差異,稅制極其複雜,納稅人遵從成本很高。“如果說中國稅制可以用半尺高的一摞書寫全,美國稅制則可能需要擺滿一面牆。”黃昭期說,在他們看來,一家規模以上企業在美國運營,僅單靠自身力量來做到稅務合規成本非常高,必須依賴專業稅務中介的幫助。

除了正常辦稅成本,企業有時在境外還會遭遇一些“鬱悶”的事。一家受訪企業談到,去年公司向地中海某國銷售了一批產品,簽約時對方企業扣繳了一次印花稅,結果到付款的時候對方又扣繳一次印花稅,他們再三提出異議,對方的回覆則是“我們也知道不合理,但政府規定如此,要不你們走法律程序吧。”據這位企業負責人透露,在該國的很多中國企業都反映自家也遇到了類似情況。還有一家企業提到,由於美國聯邦、州甚至各個城市的管理體制都不同,對於收稅和收費的規定也往往不同,企業很難全部搞得明白。“甚至你的運貨卡車經過某個城鎮沒有登記繳費都可能收到當地政府部門的罰單。但問題是企業往往搞不清哪些城鎮需要登記,哪些城鎮不需要登記。”還有企業提到,不少國家電子化稅收徵管滯後,至今仍需手工報稅,而且手續煩瑣,讓納稅人非常痛苦。特別是有些國家稅務官員的優越感強,對待納稅人的態度還不夠友好。

此外,讓許多剛剛“走出去”企業不適應的,還有國外稅務機關管理理念和方式與國內不同。“國內稅務局快到徵期往往有短信和電話催繳,遇到營改增等大的政策變動還有人上門輔導,這些在國外都是難以想象的。”一家企業財務負責人說,國外稅務機關尤其是歐美國家稅務機關認為依法納稅完全是企業自己的事。像在美國,徵納雙方平時各盡其責,相安無事。只有出了問題稅務局才會找你,那可能就是傾家蕩產的事了。

作者:冷文娟 史曉龍 胡海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