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飛“靈雀B”驗證機首飛成功 團隊平均年齡僅34歲

央廣網北京4月23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大家可能都聽過C919,這是我國首架國產大型客機,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研製。同樣是來自這個公司的拳頭產品,不少人對於“靈雀B”這個名字可能相對陌生。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現在的“靈雀B”還不是真正的飛機,暫且只能叫做“靈雀B”驗證機。所謂“驗證機”,它是用於測試某項新技術可行性的飛機,從外形上也能看出來,比如“靈雀B”的個頭就和大號航模一般大。

據瞭解,“靈雀”系列驗證機主要是為了驗證新一代民用飛機的氣動佈局。什麼是氣動佈局?氣動佈局說白了是飛機的主翼、尾翼等這些翼面要如何放置。

就在21日,“靈雀B”驗證機成功首飛。有專業人士表示,“靈雀B”驗證機是我國商用飛機研究和製造業的彎道超車、並且進入世界一流的契機。這款飛機的科技含量究竟在哪?

“靈雀B”成功首飛 戰略意義較大

4月21日15點06分,中國商飛“靈雀B”縮比飛行驗證機在湖北荊門成功首飛。飛機全程自主飛行,狀態良好,完成預定任務。中國商飛“靈雀項目”負責人張弛表示,“靈雀B”驗證機首飛成功戰略意義較大,“意義在於我們開始用飛行驗證的方法驗證未來民機氣動構型,先進的空置率以及結構材料技術,會為未來民機總體設計方案提供技術支持。”

張弛說,世界航空界的共識是未來20-30年,客機氣動佈局有望發生革命性改變。在效率、成本、安全性、舒適性等方面獲得現有客機無法比擬的優勢。而這一切研究工作,都要依賴驗證機完成,“如果把這架飛機原型造出來需要上百億的投入才能實現,而通過保留它的氣動外形進而縮比,花費會降低很多,同時它又是無人機,可以降低人在裡面的風險,承擔很多有人機不敢去做的時速、尾旋等測試科目,可以實現快速、高效、風險可控的方式開展飛行試驗。”

“靈雀B”驗證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用於驗證新一代民機氣動佈局的噴氣式縮比飛行驗證機,翼展超過6米,最大起飛重量為240千克。

而早在2013年,“靈雀A”驗證機就完成首飛。依託“靈雀A”的成功起步,項目團隊啟動了“靈雀B”驗證機的研製。取名“靈雀”,一是希望它能靈動,二是希望它“麻雀雖小、功能俱全”。

張弛認為,“靈雀B”驗證機實現了中國民機從跟進式創新到差異化創新的發展階段,“因為這架飛機的外形是全新設計,有別於現有民機產品。傳統飛機有3片尾翼,而我們通過2片尾翼就實現對飛機的操縱,從而起到減阻減重的目的,同時還大量使用複合材料技術和3D打印技術以及先進的飛控技術,從而提升整架飛機的技術先進性。”

“靈雀B” PK X-48

美國波音公司有一款知名度很好的未來客機縮比驗證機,名字叫X-48,這款驗證機在2007年進行首飛。這架6.4米寬、總重227公斤的飛機採用非常前衛的飛翼佈局,從外形看“整架飛機就是一副大翅膀”,設計者篤信,這樣的造型會收穫優異的燃油效率。

作為“靈雀B”項目的負責人張弛又是如何看待“靈雀B”和X-48的這場PK呢?相較之下誰又具有更多優勢呢?

張弛表示大家各有千秋,“都是為了驗證未來民機的氣動佈局,我們的起落架可以收放,X-48則是不可收放的起落架,我們驗證機的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跟X-48技術指標相當,甚至某些方面還有所提升。”

《航空物語》主編余明則認為,X-48激進的飛翼佈局帶來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在與機場的兼容性上,靈雀B的設計思路明顯比X-48更具優勢,“X-48氣動方面的變化肯定非常大,但從民用飛機角度看,最大缺點是佔地較大,飛機一旦製造出來,今天的跑道、滑行道、停機坪、登機橋都無法再使用,如果為了這款飛機而做設備的相應改建,成本一旦都算進去,它的優勢就會被抵消掉,所以未來這款飛機是軍用還是民用,還處在探討階段。”

接下來,“靈雀B”將陸續完成三個階段的試飛驗證工作。張弛介紹:“平臺試飛,保障這架飛機的安全和可靠性;性能試飛,探索它的飛行邊界;搭載試飛,搭載這些先進的測試設備,進一步用飛行驗證的方法獲取一些數據,為未來發展提供支持。”

值得外界關注的是,這支“靈雀”項目團隊成員平均年齡僅為34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