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

如今的北侖集訓隊當中,擁有著6名主攻球員,可是由於人數的限制,郎平最多這不過能夠帶領4名主攻征戰奧運資格賽,因此,球迷們對於誰能夠出戰奧運資格賽的事情,有著不小的爭論,其中張軼嬋可謂是率先出局的一人。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

如今的北侖集訓隊當中,擁有著6名主攻球員,可是由於人數的限制,郎平最多這不過能夠帶領4名主攻征戰奧運資格賽,因此,球迷們對於誰能夠出戰奧運資格賽的事情,有著不小的爭論,其中張軼嬋可謂是率先出局的一人。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而剩下的5名主攻球員當中,單單大主攻就有3人,其中朱婷作為世界第一主攻,她的實力自然不用多少,是如今中國女排大主攻當中最為出色的球員,而李盈瑩和劉晏含更是這一位置的佼佼者,兩人的進攻實力更是僅屈居於朱婷之下而已,而中國女排的小主攻位置,如今只有2人而已,那就是張常寧和劉曉彤,而張常寧更是這一位置中的佼佼者,曾被認為是朱婷對角的最佳人選,不過隨著去年傷病的緣故,張常寧的實力也是多少出現了下滑,近段時間的表現並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

"

如今的北侖集訓隊當中,擁有著6名主攻球員,可是由於人數的限制,郎平最多這不過能夠帶領4名主攻征戰奧運資格賽,因此,球迷們對於誰能夠出戰奧運資格賽的事情,有著不小的爭論,其中張軼嬋可謂是率先出局的一人。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而剩下的5名主攻球員當中,單單大主攻就有3人,其中朱婷作為世界第一主攻,她的實力自然不用多少,是如今中國女排大主攻當中最為出色的球員,而李盈瑩和劉晏含更是這一位置的佼佼者,兩人的進攻實力更是僅屈居於朱婷之下而已,而中國女排的小主攻位置,如今只有2人而已,那就是張常寧和劉曉彤,而張常寧更是這一位置中的佼佼者,曾被認為是朱婷對角的最佳人選,不過隨著去年傷病的緣故,張常寧的實力也是多少出現了下滑,近段時間的表現並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不過外界有不少球迷都是想要弱化大小主攻的區別,認為只要是主攻,就不存在大小主攻之分,都是屬於主導進攻的球員,對於這一觀點,小編想說的是,如果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的話,為何朱婷一直擔任大主攻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而李盈瑩和劉晏含兩人基本都是出任大主攻的身份,就算是李盈瑩在世聯賽的時候曾短暫的出任小主攻,也是隻承擔了3輪一傳而已,剩下的一傳任務被迫交到了接應位置上,而劉晏含更是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如果說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為何這3人一直只出任大主攻呢?

"

如今的北侖集訓隊當中,擁有著6名主攻球員,可是由於人數的限制,郎平最多這不過能夠帶領4名主攻征戰奧運資格賽,因此,球迷們對於誰能夠出戰奧運資格賽的事情,有著不小的爭論,其中張軼嬋可謂是率先出局的一人。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而剩下的5名主攻球員當中,單單大主攻就有3人,其中朱婷作為世界第一主攻,她的實力自然不用多少,是如今中國女排大主攻當中最為出色的球員,而李盈瑩和劉晏含更是這一位置的佼佼者,兩人的進攻實力更是僅屈居於朱婷之下而已,而中國女排的小主攻位置,如今只有2人而已,那就是張常寧和劉曉彤,而張常寧更是這一位置中的佼佼者,曾被認為是朱婷對角的最佳人選,不過隨著去年傷病的緣故,張常寧的實力也是多少出現了下滑,近段時間的表現並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不過外界有不少球迷都是想要弱化大小主攻的區別,認為只要是主攻,就不存在大小主攻之分,都是屬於主導進攻的球員,對於這一觀點,小編想說的是,如果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的話,為何朱婷一直擔任大主攻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而李盈瑩和劉晏含兩人基本都是出任大主攻的身份,就算是李盈瑩在世聯賽的時候曾短暫的出任小主攻,也是隻承擔了3輪一傳而已,剩下的一傳任務被迫交到了接應位置上,而劉晏含更是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如果說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為何這3人一直只出任大主攻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如果承認大小主攻之間的區別的話,那麼為何一定要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小主攻呢?自從劉晏含崛起以後,外界不少球迷就將劉晏含和張常寧聯繫到了一起,認為劉晏含有了取代張常寧的實力,可是兩人的位置本就不同,張常寧一直都是出任小主攻的位置,而劉晏含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沒有同一位置的比較,拿什麼證明劉晏含已經強於張常寧,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那是不是應該和同為大主攻的朱婷和李盈瑩相比呢?如果單純的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劉晏含和張常寧的實力的話,那麼請問怎麼來衡量劉晏含出任小主攻時的實力呢?如果她真的能夠出任小主攻的話,為何一直都是以大主攻出戰呢?

"

如今的北侖集訓隊當中,擁有著6名主攻球員,可是由於人數的限制,郎平最多這不過能夠帶領4名主攻征戰奧運資格賽,因此,球迷們對於誰能夠出戰奧運資格賽的事情,有著不小的爭論,其中張軼嬋可謂是率先出局的一人。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而剩下的5名主攻球員當中,單單大主攻就有3人,其中朱婷作為世界第一主攻,她的實力自然不用多少,是如今中國女排大主攻當中最為出色的球員,而李盈瑩和劉晏含更是這一位置的佼佼者,兩人的進攻實力更是僅屈居於朱婷之下而已,而中國女排的小主攻位置,如今只有2人而已,那就是張常寧和劉曉彤,而張常寧更是這一位置中的佼佼者,曾被認為是朱婷對角的最佳人選,不過隨著去年傷病的緣故,張常寧的實力也是多少出現了下滑,近段時間的表現並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不過外界有不少球迷都是想要弱化大小主攻的區別,認為只要是主攻,就不存在大小主攻之分,都是屬於主導進攻的球員,對於這一觀點,小編想說的是,如果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的話,為何朱婷一直擔任大主攻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而李盈瑩和劉晏含兩人基本都是出任大主攻的身份,就算是李盈瑩在世聯賽的時候曾短暫的出任小主攻,也是隻承擔了3輪一傳而已,剩下的一傳任務被迫交到了接應位置上,而劉晏含更是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如果說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為何這3人一直只出任大主攻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如果承認大小主攻之間的區別的話,那麼為何一定要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小主攻呢?自從劉晏含崛起以後,外界不少球迷就將劉晏含和張常寧聯繫到了一起,認為劉晏含有了取代張常寧的實力,可是兩人的位置本就不同,張常寧一直都是出任小主攻的位置,而劉晏含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沒有同一位置的比較,拿什麼證明劉晏含已經強於張常寧,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那是不是應該和同為大主攻的朱婷和李盈瑩相比呢?如果單純的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劉晏含和張常寧的實力的話,那麼請問怎麼來衡量劉晏含出任小主攻時的實力呢?如果她真的能夠出任小主攻的話,為何一直都是以大主攻出戰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對於外界所說的,主攻的責任確實是在於進攻,可是當有人主導進攻以後,是不是該有人要負責起保障的工作呢?只有防守無法獲得勝利,那麼只有進攻就可以嗎?從中國女排的一傳體系來看,中國女排的雙主攻都是有著一傳的任務,如果一傳對進攻沒有影響的話,為何還要將大主攻的一傳分擔到接應的頭上呢?為何不和國際主流的一傳體系對接呢?以雙主攻加自由人為主,單單這一點,其實就證明了一傳對進攻的影響,既然如此,為何還要以3輪一傳的主攻標準來衡量承擔6輪一傳的主攻呢?

"

如今的北侖集訓隊當中,擁有著6名主攻球員,可是由於人數的限制,郎平最多這不過能夠帶領4名主攻征戰奧運資格賽,因此,球迷們對於誰能夠出戰奧運資格賽的事情,有著不小的爭論,其中張軼嬋可謂是率先出局的一人。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而剩下的5名主攻球員當中,單單大主攻就有3人,其中朱婷作為世界第一主攻,她的實力自然不用多少,是如今中國女排大主攻當中最為出色的球員,而李盈瑩和劉晏含更是這一位置的佼佼者,兩人的進攻實力更是僅屈居於朱婷之下而已,而中國女排的小主攻位置,如今只有2人而已,那就是張常寧和劉曉彤,而張常寧更是這一位置中的佼佼者,曾被認為是朱婷對角的最佳人選,不過隨著去年傷病的緣故,張常寧的實力也是多少出現了下滑,近段時間的表現並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不過外界有不少球迷都是想要弱化大小主攻的區別,認為只要是主攻,就不存在大小主攻之分,都是屬於主導進攻的球員,對於這一觀點,小編想說的是,如果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的話,為何朱婷一直擔任大主攻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而李盈瑩和劉晏含兩人基本都是出任大主攻的身份,就算是李盈瑩在世聯賽的時候曾短暫的出任小主攻,也是隻承擔了3輪一傳而已,剩下的一傳任務被迫交到了接應位置上,而劉晏含更是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如果說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為何這3人一直只出任大主攻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如果承認大小主攻之間的區別的話,那麼為何一定要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小主攻呢?自從劉晏含崛起以後,外界不少球迷就將劉晏含和張常寧聯繫到了一起,認為劉晏含有了取代張常寧的實力,可是兩人的位置本就不同,張常寧一直都是出任小主攻的位置,而劉晏含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沒有同一位置的比較,拿什麼證明劉晏含已經強於張常寧,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那是不是應該和同為大主攻的朱婷和李盈瑩相比呢?如果單純的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劉晏含和張常寧的實力的話,那麼請問怎麼來衡量劉晏含出任小主攻時的實力呢?如果她真的能夠出任小主攻的話,為何一直都是以大主攻出戰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對於外界所說的,主攻的責任確實是在於進攻,可是當有人主導進攻以後,是不是該有人要負責起保障的工作呢?只有防守無法獲得勝利,那麼只有進攻就可以嗎?從中國女排的一傳體系來看,中國女排的雙主攻都是有著一傳的任務,如果一傳對進攻沒有影響的話,為何還要將大主攻的一傳分擔到接應的頭上呢?為何不和國際主流的一傳體系對接呢?以雙主攻加自由人為主,單單這一點,其實就證明了一傳對進攻的影響,既然如此,為何還要以3輪一傳的主攻標準來衡量承擔6輪一傳的主攻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對於外界爭議,小編只想說一句,如果沒有了小主攻的6輪一傳,多出來的一傳該如何分配呢?如果這一環節都無法解釋的話,那麼又何談什麼改變中國女排的體系呢?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

如今的北侖集訓隊當中,擁有著6名主攻球員,可是由於人數的限制,郎平最多這不過能夠帶領4名主攻征戰奧運資格賽,因此,球迷們對於誰能夠出戰奧運資格賽的事情,有著不小的爭論,其中張軼嬋可謂是率先出局的一人。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而剩下的5名主攻球員當中,單單大主攻就有3人,其中朱婷作為世界第一主攻,她的實力自然不用多少,是如今中國女排大主攻當中最為出色的球員,而李盈瑩和劉晏含更是這一位置的佼佼者,兩人的進攻實力更是僅屈居於朱婷之下而已,而中國女排的小主攻位置,如今只有2人而已,那就是張常寧和劉曉彤,而張常寧更是這一位置中的佼佼者,曾被認為是朱婷對角的最佳人選,不過隨著去年傷病的緣故,張常寧的實力也是多少出現了下滑,近段時間的表現並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不過外界有不少球迷都是想要弱化大小主攻的區別,認為只要是主攻,就不存在大小主攻之分,都是屬於主導進攻的球員,對於這一觀點,小編想說的是,如果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的話,為何朱婷一直擔任大主攻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而李盈瑩和劉晏含兩人基本都是出任大主攻的身份,就算是李盈瑩在世聯賽的時候曾短暫的出任小主攻,也是隻承擔了3輪一傳而已,剩下的一傳任務被迫交到了接應位置上,而劉晏含更是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如果說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為何這3人一直只出任大主攻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如果承認大小主攻之間的區別的話,那麼為何一定要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小主攻呢?自從劉晏含崛起以後,外界不少球迷就將劉晏含和張常寧聯繫到了一起,認為劉晏含有了取代張常寧的實力,可是兩人的位置本就不同,張常寧一直都是出任小主攻的位置,而劉晏含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沒有同一位置的比較,拿什麼證明劉晏含已經強於張常寧,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那是不是應該和同為大主攻的朱婷和李盈瑩相比呢?如果單純的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劉晏含和張常寧的實力的話,那麼請問怎麼來衡量劉晏含出任小主攻時的實力呢?如果她真的能夠出任小主攻的話,為何一直都是以大主攻出戰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對於外界所說的,主攻的責任確實是在於進攻,可是當有人主導進攻以後,是不是該有人要負責起保障的工作呢?只有防守無法獲得勝利,那麼只有進攻就可以嗎?從中國女排的一傳體系來看,中國女排的雙主攻都是有著一傳的任務,如果一傳對進攻沒有影響的話,為何還要將大主攻的一傳分擔到接應的頭上呢?為何不和國際主流的一傳體系對接呢?以雙主攻加自由人為主,單單這一點,其實就證明了一傳對進攻的影響,既然如此,為何還要以3輪一傳的主攻標準來衡量承擔6輪一傳的主攻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對於外界爭議,小編只想說一句,如果沒有了小主攻的6輪一傳,多出來的一傳該如何分配呢?如果這一環節都無法解釋的話,那麼又何談什麼改變中國女排的體系呢?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球迷們,你們怎麼看待大小主攻的區別呢?

"

如今的北侖集訓隊當中,擁有著6名主攻球員,可是由於人數的限制,郎平最多這不過能夠帶領4名主攻征戰奧運資格賽,因此,球迷們對於誰能夠出戰奧運資格賽的事情,有著不小的爭論,其中張軼嬋可謂是率先出局的一人。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而剩下的5名主攻球員當中,單單大主攻就有3人,其中朱婷作為世界第一主攻,她的實力自然不用多少,是如今中國女排大主攻當中最為出色的球員,而李盈瑩和劉晏含更是這一位置的佼佼者,兩人的進攻實力更是僅屈居於朱婷之下而已,而中國女排的小主攻位置,如今只有2人而已,那就是張常寧和劉曉彤,而張常寧更是這一位置中的佼佼者,曾被認為是朱婷對角的最佳人選,不過隨著去年傷病的緣故,張常寧的實力也是多少出現了下滑,近段時間的表現並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不過外界有不少球迷都是想要弱化大小主攻的區別,認為只要是主攻,就不存在大小主攻之分,都是屬於主導進攻的球員,對於這一觀點,小編想說的是,如果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的話,為何朱婷一直擔任大主攻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而李盈瑩和劉晏含兩人基本都是出任大主攻的身份,就算是李盈瑩在世聯賽的時候曾短暫的出任小主攻,也是隻承擔了3輪一傳而已,剩下的一傳任務被迫交到了接應位置上,而劉晏含更是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如果說大小主攻沒有區別,為何這3人一直只出任大主攻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如果承認大小主攻之間的區別的話,那麼為何一定要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小主攻呢?自從劉晏含崛起以後,外界不少球迷就將劉晏含和張常寧聯繫到了一起,認為劉晏含有了取代張常寧的實力,可是兩人的位置本就不同,張常寧一直都是出任小主攻的位置,而劉晏含從未在小主攻的位置上出戰過,沒有同一位置的比較,拿什麼證明劉晏含已經強於張常寧,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那是不是應該和同為大主攻的朱婷和李盈瑩相比呢?如果單純的以大主攻的標準來衡量劉晏含和張常寧的實力的話,那麼請問怎麼來衡量劉晏含出任小主攻時的實力呢?如果她真的能夠出任小主攻的話,為何一直都是以大主攻出戰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對於外界所說的,主攻的責任確實是在於進攻,可是當有人主導進攻以後,是不是該有人要負責起保障的工作呢?只有防守無法獲得勝利,那麼只有進攻就可以嗎?從中國女排的一傳體系來看,中國女排的雙主攻都是有著一傳的任務,如果一傳對進攻沒有影響的話,為何還要將大主攻的一傳分擔到接應的頭上呢?為何不和國際主流的一傳體系對接呢?以雙主攻加自由人為主,單單這一點,其實就證明了一傳對進攻的影響,既然如此,為何還要以3輪一傳的主攻標準來衡量承擔6輪一傳的主攻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對於外界爭議,小編只想說一句,如果沒有了小主攻的6輪一傳,多出來的一傳該如何分配呢?如果這一環節都無法解釋的話,那麼又何談什麼改變中國女排的體系呢?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球迷們,你們怎麼看待大小主攻的區別呢?

5大主攻之爭:3人同屬一位置,2人爭奪一名額,大小主攻職責不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