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煉(沈鍊)——小說裡的“北京城隍”

沈煉(沈鍊)——小說裡的“北京城隍”

——《繡春刀II》筆記之二

文 / 石城畔

沈煉(沈鍊)——小說裡的“北京城隍”

沈煉(沈鍊)和楊繼盛的畫像

長話短說。

《繡春刀II》設定的時間是明天啟七年,主線是天啟帝朱由校魏忠賢信王朱由檢(後來的崇禎)之間的風雲變幻,各色錦衣衛人等不過是工具。

電影中的這個男主角沈煉在歷史上可以說是有其人亦可以說是沒其人。如果說有其人的,明朝錦衣衛歷史上是有個著名的沈煉(沈鍊),如果說沒其人,那個著名的錦衣衛沈煉(沈鍊)是嘉靖時期的,反的是嚴嵩,和天啟時期的反魏忠賢對不上。

一. 歷史上的沈煉(沈鍊)

沈煉(沈鍊)是嘉靖十七年進士,曾任溧陽的知縣。“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知縣從六品;六萬石以下為中縣,知縣正七品;三萬石以下為下縣,知縣從七品,已併為正七品.”(《明史.職官志》)。就是說明代知縣如果是產糧多的大縣就是從六品產糧少小縣就是正七品,溧陽是產糧多的還是產糧少的我還沒有查出來,但是估計江淮一帶產糧不會少,溧陽可能是大縣,沈煉(沈鍊)大概最早是從六品。

這裡面的意思就是沈煉(沈鍊)是經過大明嚴格的“高考”(中進士),然後分配到地方從一個縣長幹起的傳統士大夫官員。

後來沈煉(沈鍊)“忤御史,調荏平,父憂去,補清豐,入為錦衣衛經歷。”(《明史》),得罪了上司,從溧陽調到了山東的荏平,父親死了回家丁憂,回來後補到了河南的清豐,再後進京來當了“錦衣衛經歷”。這段“錦衣衛經歷”很關鍵,不少歷史文獻都把沈煉(沈鍊)稱為“沈經歷”。

沈煉(沈鍊)——小說裡的“北京城隍”

那麼“錦衣衛經歷”是個什麼地方?《明史 職官志五》指錦衣衛“設經歷司,掌文移出入”,就是“經歷司”是錦衣衛中管各種文件收發的祕書處,有的書中講“經歷司經歷”是六品。但是根據《中華人事行政法律大典》書中講“錦衣衛經歷司經歷”只是從七品。這裡我把兩說都寫出來,大意就是沈煉(沈鍊)仍是個六品或七品的小官。

我在《中國明朝檔案總彙》書中找到一份原始的崇禎時期的“錦衣衛經歷司”的文件《錦衣衛經歷司為查明武進士崔子儀等籍貫到衛事手本》,大意是錦衣衛經歷司去調查考中(試錄)“武進士”人員的籍貫的報告,讀者可以參考,“錦衣衛經歷司”工作範圍大體就是這樣的。

沈煉(沈鍊)——小說裡的“北京城隍”

沈煉(沈鍊)——小說裡的“北京城隍”

沈煉(沈鍊)——小說裡的“北京城隍”

後來沈煉(沈鍊)以彈劾權臣首輔嚴嵩,處以杖刑,謫居為民(沒有官了)。沈煉(沈鍊)在家還是大罵嚴嵩父子。嘉靖三十六年,被宣大總督楊順借白蓮教的名義殺害,兩子同時被害。嚴嵩倒後,他被平反,追贈“光祿寺少卿”,“光祿寺少卿”是幾品?明代的我還沒有查出來,但是在清代“光祿寺少卿”是正五品(《《中國傳統文化1000問》》)。估計“光祿寺少卿”在明代也是五品。

綜上,沈煉(沈鍊)的生前生後是五品到七品間的小官。沈煉(沈鍊)號青霞,所以“沈青霞”,“沈經歷”,“沈光祿”都是指他。

沈煉(沈鍊)一家的故事還被寫成了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被馮夢龍編進了《三言兩拍》留傳了下來。馮夢龍是明萬曆時期的人,沈煉(沈鍊)的事就是前朝不久的。在《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中最後寫到“忽一日,夢見沈青霞來拜候道:“上帝憐某忠直,已授北京城隍之職。屈年兄為南京城隍,明日午時上任。”。意思是沈煉(沈鍊)死後當上了“北京城隍”。

沈煉(沈鍊)——小說裡的“北京城隍”

但是我又查證了半天,沈煉(沈鍊)死後當上了“北京城隍”只是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中的的說法,或者是馮夢龍的說法,馮夢龍是萬曆二年出生的人,亦可以說這是萬曆以後的一些民間想法。

真正的“北京城隍”是誰?根據《別具特色的民間廟會 彩圖版》《建築藝術文論》《中華民俗老黃曆 第2版 》多書記載“北京的城隍爺是文天祥、楊椒山”。 文天祥不用多介紹了,是宋元死在大都(北京)的南宋丞相。楊椒山就是明嘉靖時期的楊繼盛,他號椒山,彈劾嚴嵩被殺。嚴嵩倒後被追贈“太常少卿”,追諡忠愍,“太常少卿”在明代是“正四品”。楊繼盛死後“燕京士民敬而憫之,以繼盛故宅,改廟以奉,尊為城隍,並以其妻配祀”。

那麼為什麼沈煉(沈鍊)死後只是在小說裡當了“北京城隍”,沒有當上真正的“北京城隍”。我估計有可能是因為嚴嵩倒後,楊繼盛被嘉靖帝的兒子隆慶帝列為了(嘉靖時期)“直諫諸臣之首”,就是官方定性了。並且楊繼盛的官職比沈煉(沈鍊)高些的緣故。

二. 徐渭(徐文長)悼念沈煉(沈鍊)的詩與楊繼盛的詩

前面講了楊繼盛,沈煉(沈鍊)都是明嘉靖時期的忠臣義士,沈煉(沈鍊)雖然沒有真正當上“北京城隍”,但是他也有祠堂,明隆慶時“保安衛”(張家口涿鹿縣附近)有沈煉(沈鍊)的祠堂,沈的好友徐渭徐文長曾去祠堂悼念,留下一首詩《過沈光祿宅及拜祠》:

曾見思歸數寄書,

忠魂畢竟滯邊隅。

可憐一斗萇弘血,

博得圍牆柳數株。

楊繼盛更是有一首著名的《就義詩》:

浩氣還太虛,

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國,

留作忠魂補。

■ 2017年7月30日 午

【聲明:“柔日讀史”上所有稿件的任何形式的使用,都需我的許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