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祖墳?王公大臣一律下馬跪拜,皇帝見了都要畢恭畢敬

中國歷史 明朝 儒家 歷史 蘇生談史 2017-06-01

在我國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講究君權神授。可以說,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在中國歷史中,卻偏偏有一塊石碑敢挑戰皇權,結果皇帝還要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逾越。皇帝尚是如此,那些王公大臣更是不敢了,凡是看見這塊石碑,都要立馬下馬參拜。那麼,是哪塊石碑這麼厲害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最牛祖墳?王公大臣一律下馬跪拜,皇帝見了都要畢恭畢敬

這塊石碑在歷史上被稱作下馬碑或下馬牌。一般都是在陵墓,宮殿和廟宇門口,門口兩處各一。其上刻有:官員人家,至此下馬”等字樣。早先時候,北京城有十多處下馬碑,歷代帝王先賢廟宇都設有下馬碑。下馬碑顧名思義,就是說,凡是路過此處的人都要下馬,先拜上幾拜,再步行通過。以顯示後人對帝王先賢的敬仰之意。此觀念,連當時的皇帝都不敢不遵守,也要畢恭畢敬的。原因無他,因為這是儒家倡導的禮法,代表封建社會時的禮法等級制度。

歷史上,在眾多下馬碑中,有一塊下馬碑不得不提。與其他下馬碑不同,其上刻的四個大字:“要錢”“要錢”,因此,也被稱為“要錢碑。這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最牛祖墳?王公大臣一律下馬跪拜,皇帝見了都要畢恭畢敬

這塊下馬碑是明朝文學家、政治家何塘的墓前一石碑。史載,何塘自知要死的時候,他喊來兩個兒子,要兒子在他死後喪事從簡,不要太盛大。還要求兒子將京城內他一生所創作的文稿和字畫帶回來,放在他身邊。何塘問兒子:“我留有幾分積蓄,不知等我死後,你們將如何打算呢?”次子說:“父親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我們不能墮了父親之名,會將父親所留積蓄資助給書院。”何塘很是滿意,特寫下四句話:“子孫勝似我,要錢做什麼?子孫不勝我,要錢做什麼?之後,他要兒子將從京城帶回來的字畫一個個燒了,不久就閉目離世。走的十分安詳。
中國最牛祖墳?王公大臣一律下馬跪拜,皇帝見了都要畢恭畢敬

何塘去世消息傳到宮中,嘉靖皇帝很是傷感。如此忠君愛國之臣,皇上立馬派人要求厚葬何塘。當欽差宣讀完聖旨後,何塘的兒子說明了父親生前遺願,希望能夠從簡入葬。皇帝聽後,很是感動,也就同意了何塘生前遺願。追封其為禮部尚書,賜爵“文定公”。何塘的兒子在其墓前立了一塊下馬碑,上面刻的正是那四句話。本來目的也是要求過往王公大臣下馬參拜,以紀念何塘生前功績。
中國最牛祖墳?王公大臣一律下馬跪拜,皇帝見了都要畢恭畢敬

沒想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下馬碑在風吹日晒下,其上面的字已經模糊不清,只有最下面的四個大字還能分辨的出,即“要錢”,“要錢”。這就是為何叫做要錢碑的緣由了。何塘自己也想到,生前他清廉為官,死後喪事從簡。沒想到,墓前所立的碑讓他被後人誤解,以為他是個死都要錢的人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