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地名 江水雕刻下的文化鄉愁

中國歷史 康熙 雕塑 東晉 光明網 2017-08-02

地名是一個城市生命的起點,此後這些城市發生的一切都無形地積澱在地名裡,形成獨特的歷史文化——

2016年,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會議上,就地名文化保護的議題,有專家提出,安慶、吉安等地名寄託著人們祈盼吉祥的美好願望,六尺巷、仁和莊等地名彰顯著和諧禮讓的傳統美德。這裡,一句話就引用了安慶、六尺巷兩處地名。

作為長江重鎮,安慶地名反映了安慶的地形概貌,體現了安慶厚重的歷史文化。據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汪毓介紹,安慶地名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漢武帝於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時“作盛唐樅陽之歌”而有盛唐山(今城區登雲坡即為故址所在),山下臨江為盛唐灣古渡口,相傳東晉詩人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語,故安慶別名“宜城”。南宋時安慶建城,由於地處要道,一直是黎庶聚落、商賈雲集、官府驛站之地,自漢晉以來有著較為發達的經濟、文化基礎。安慶建城以後直至清末,均為安慶府和懷寧縣治,明末以後的巡撫亦持節鎮守於此,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近兩百年間,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省會,因而留下許多反映這些歷史的老地名,如衛門口、市府巷、局西街、水師營、炮營山等。

安慶地名既有反映當地獨特地形地貌的“九頭十三坡”,也有世太史第、國貨街、吳樾街等歷史符號,這些地名中最有名的就是“九頭十三坡”。最初,圍繞具體是哪些“頭”和“坡”,當地一直有著不同版本。最近,安慶市檔案局副調研員胡孝順在查閱大量的檔案資料和實地考證後,提出了最新、也被認為是最有代表性的版本。九頭指的是上營盤頭、下營盤頭、上碼頭、下碼頭、衛山頭、高井頭、橫壩頭、大拐角頭、小拐角頭;十三坡指的是鄧家坡、司下坡、昌家坡、墩頭坡、縣下坡、卸甲坡、宣家坡、朱家坡、任家坡、五擋坡、遊家坡、黃家坡、登雲坡。

安慶師範大學副教授、博士陳志超介紹:“江南多才子,科舉制度文化的影響在安慶地名中清晰可見,有許多與科舉功名相關的實物和地名,如:進士第巷,因古有進士第在此而得名;探花第街,以清武探花馬大用府第而命名;狀元府街,因明末狀元劉若宰府第而得名;近聖街,因靠近孔廟而得名。”

安慶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革命名城,地名文化充分體現了這一特色,從吳樾街、錫麟街、德寬路、玉琳路、程良路、高琦巷等一長串以革命名人名字命名的地名中,可以追憶出,在革命年代中安慶人追求進步的勇氣。

作為一座沿江城市,安慶的地名文化也折射出安慶人尊重自然、變害為利的智慧。在安慶城區遍佈黃家塘、石家塘、汪家塘、楊家塘、鴨兒塘、飲馬塘等各式大小不一的水塘,與之相配的則是大溝巷、溝兒口巷、清水壕路、康熙河街等。據當地老居民介紹,自有記憶以來,安慶老城區從未被大水淹過。這與當時人們把城市建設在“九頭十三坡”這樣相對較高的位置有關,也與人們在建設中充分尊重地勢地形,與環境和諧相處有關——利用地勢和水塘、溝渠,讓當時三面臨水的城市在洪水面前安然無恙。

地名文化也印證出安慶作為工商城市的兼容心態。作為曾經的安徽首府,不少居住在安慶的外省籍商人以鄉誼為紐帶結成了民間組織——會館,如徽州會館、涇縣會館、河南會館、八旗會館、河北會館、山陝會館等。

安慶市區地名還體現了本地方言特色。安慶地名中平仄相對的佔絕大多數,聲調組合讀起來省力順口,且聲音響亮悠遠,易於辨別,且在聽覺上頗具美感。這樣的地名在安慶有很多,如菱湖、西湖、茅嶺、蘇崗等。同時,安慶地名還會因為方言的音調發生諧音或訛變的現象。如黃土坑路與集賢路交叉口處的“高花亭”,原本是一座流浪漢們聚集的亭子,名為“叫花亭”,因安慶方言“叫”讀為gào,所以該亭後來被稱作“高花亭”;“康熙河”原名“康濟河”,因為開挖於康熙年間,且“康濟”“康熙”在安慶方言中發音相近,後被稱作“康熙河”。

在陳志超看來,安慶地名發展演變的總體趨勢是地名用詞典雅化,地名結構方式科學化。安慶地名蘊涵了豐富的文化特徵,體現出安慶文化多樣、兼容幷包的特點。

近年來,安慶市在加大發掘保護的基礎上,著手喚醒老地名。 2013年,安慶將一條東西向的新河重新命名為康熙河,並進行徹底改造,讓老地名再次被喚醒。去年,安慶市城區啟動地名普查,利用此次普查,安慶市將建立、完善各級地名和區劃數據庫,建立地名普查檔案。

(作者 胡勁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