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歷史 孟子 魯班 孔子 歷史點滴 2018-11-29

中國歷史上千年,不管在哪個方面都有一套一套的俗語,規矩,而且這些俗語都是十分有道理的,是多少代人一點一點經歷,總結出來的,就比如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個俗語大家肯定從老人嘴裡聽說過。

古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是什麼意思呢?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多少年來,很多老人都熬不過這兩個年齡段,七十三歲是老年人中的一個大坎兒,很多人都在73歲的時候去世了,還有的老人熬過了73,沒熬過84歲。原來這兩個年齡是孔子和孟子去世的年齡,大家心中的聖人只能活到這個歲數,那麼普通老百姓能活過這個歲數的能有多少呢?

古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再來看一看另外一句“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氣死這句話原本出自於《魯班經》,大家都知道,魯班是著名的木匠,他做出來的東西,是十分精緻,十分美麗的,可以說巧奪天工。

原句是:“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小編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古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這個意思是這樣,七字的讀音和妻的讀音一樣,木匠做床的時候,床的尺寸就要帶七,如果不這樣,大家都害怕自己以後找不到老婆,所以呢,這個習慣,一直都被保存到了現在,現在依然有很多地方都講究這個

棺不離八呢,同樣,八和發的讀音相似,圖個吉利,所以呢,做棺材,尺寸一般都帶八,一般都是八尺,就是升官發財的意思。那麼桌不離九呢,故名思議,九和酒是同音,寓意這酒桌上大家熱情好客。

看似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原來蘊藏著如此深厚的道理啊,古人真是太偉大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