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毛主席都愛不釋手的天才詩人李賀,這首詩堪稱古今第一怪

中國歷史 李賀 中國近代史 韓愈 沉香藝文志 2017-05-18

大唐有兩個最著名的天才,一是王勃,一是李賀,而且巧合的是,這兩人都只活了二十七歲。然而,當別人還在這個年齡迷茫或蹉跎時,他們卻已完成了人生的不朽。

今天想重點說說李賀。李賀,字長吉,河南洛陽人,唐朝宗室遠支。李賀成名甚早,十五歲時就已經譽滿京師,和當時的大詩人李益齊名。

大概在二十歲那年,李賀的名氣驚動了文壇盟主韓愈,韓愈特意邀皇甫湜到他家拜訪,李賀當場寫了一首《高軒過》,讓韓愈讚不絕口。這首詩後來還謠傳是李賀七歲時所創作。

讓毛主席都愛不釋手的天才詩人李賀,這首詩堪稱古今第一怪

正當李賀意氣風發準備參加科舉時,卻遭遇小人嫉恨,說他的父親名晉肅,和進士的“進”犯嫌名,不可參加進士科考試,韓愈雖為他據理力爭,依然無可奈何,李賀憤而罷考。

這件事對於李賀的打擊非常大,導致他一生鬱郁不得志,才不得用,終至二十七歲英年早逝。儘管仕途不得已,李賀卻在詩壇留下了永久的名聲。

毛澤東極為推崇李賀的詩,他一共流傳下來240首詩,毛澤東親自圈點過的就有八十多首,並且創作風格深受李賀影響,還曾多次引用李賀的名句,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

讓毛主席都愛不釋手的天才詩人李賀,這首詩堪稱古今第一怪

在李賀流傳下來的諸多詩篇中,我最愛那首天馬行空的《苦晝短》,堪稱古今第一怪詩: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為服黃金、吞白玉?

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在我看來,這首詩最少有三怪。第一怪是形式怪,此詩完全不遵循當時詩歌的創作規範,既不是近體詩,也不是古體詩,只好籠統的稱之為歌行體。在這一點上,李賀和李白有得一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寫多少字就多少字。

讓毛主席都愛不釋手的天才詩人李賀,這首詩堪稱古今第一怪

第二怪是藝術怪。此詩多處運用神話傳說,然後是異想天開的想象,浪漫中透著奇詭,詭異中透著魔幻,充分體現了李賀的藝術特色,“詩鬼”之名絕非浪得虛名。

第三怪是思想怪。此詩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感嘆生命短暫,倡導及時行樂;第二部分則是浪漫的想象,大談特談長生不死之道;第三部分筆鋒一轉,辛辣嘲笑人間帝王妄圖長生不死的荒謬,原來第二個部分是個梗,更是個夢。

也有學者認為,李賀這首詩是諷刺唐憲宗“好神仙,求方士”,為了尋求長生不死,唐憲宗竟然委任方士擔任台州刺史,這讓李賀深感不平,故有憤激之語。

毛澤東晚年尤其欣賞李賀的叛逆精神,特別是此詩的最後兩句,直呼漢武帝為劉徹、秦始皇為嬴政,諷刺他們迷信神仙而導致誤國誤己,最後還不是臭不可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