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漣水人為閱兵而生

中國軍情 軍事 漣水新聞眼 2018-12-08

這個漣水人為閱兵而生

——記深圳市南山區人武部政委朱佳春

《漣水日報》記者 姜 浩

這個漣水人為閱兵而生


戰旗獵獵,步履鏗鏘。2017年6月30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檢閱車檢閱駐香港部隊。3100餘名官兵、100多件武器裝備,組成20個方隊接受檢閱。來自香港各界的4000餘名嘉賓現場觀禮。

閱兵式後,一位幕後英雄受到了國內主流媒體的持續關注,他就是此次閱兵的總教練朱佳春。他曾有一句自述:我就是為閱兵而生的人。這絕非虛言,加上這一次,他已參加過8次閱兵:駐港部隊5週年、10週年、15週年、20週年,駐澳部隊5週年、10週年,2009年新中國成立60週年和2015年“9·3”大閱兵。其中多數是作為教練及指揮。

二十七載戎馬生涯,數不盡璀璨榮光。朱佳春,1973年出生於我縣紅窯鎮西徐圩村朱莊組,歷任連長、營長、教導隊副大隊長等職務,現為深圳市南山區人武部政委。1991年12月,18歲的朱佳春來到北京衛戍區警衛一師三軍儀仗隊,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1995年從原北京軍區儀仗隊選調參與組建駐港部隊。目前解放軍只有兩支儀仗隊,一支是著名的三軍儀仗隊,還有一支就是朱佳春長期服役的駐港部隊儀仗隊。入伍至今,朱佳春先後多次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

1997年香港迴歸前夕,朱佳春幸運地進入防務交接的升旗隊列中,見證了歷史時刻。駐港部隊的士兵都是一年一輪換,但朱佳春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在駐港部隊一待就是15年。

為了閱兵,朱佳春付出了很多,其中包括兩次與轉業擦肩而過。2009年,母親病重,他申請轉業獲得批准,但為了參加國慶大閱兵,毅然重穿軍裝,回部隊參加訓練,擔任原廣州軍區履帶步戰車方隊中隊長兼教練員。

2015年“9·3”大閱兵前,他本想轉業離隊,卻心又不捨,放棄了交流到家鄉就業的機會,向組織遞交申請書:“我經歷的閱兵次數多,有責任和義務參加並帶領部隊完成任務。”後被編入“華南遊擊隊”英模部隊方隊。

出人意料的是,朱佳春在“9·3”大閱兵時曾被“連降四級”:方隊組建時,朱佳春被任命為總教練,負責所有初選隊員的訓練工作,成績名列前茅。沒過多久,朱佳春就接到上級通知,方隊要配備一名將軍領隊,他從總教練改為兩名領隊之一。

不久,另外一位將軍被確定為方隊領隊,朱佳春轉為預備領隊,全程跟訓。

後來,由於方隊排面多,為了讓後排的隊員聽清前方領隊的口令,需在中間靠前位置安排一名小口令員,解決口令傳達不清的問題。方隊黨委反覆研究認為,嗓門洪亮的朱佳春是小口令員的最佳人選。

於是,42歲的朱佳春毅然進入方隊,既當“教練員”,又當“運動員”,與其他士兵同吃同住同出操,從沒有搞過一次特殊;每天站軍姿、走齊步、踢正步,一次訓練都沒落下。除了兩名將軍領隊,他是方隊中年紀最大的人。

軍姿訓練,站時一身汗,收操一身鹼。訓練結束大家休息時,朱佳春仍然在烈日下紋絲不動。他說:“跟年輕戰士比,我的體力還得加碼!軍齡越大,越要有軍人的好樣子!”

作為教練員,為讓大家精準掌握動作要領,實現米秒不差,朱佳春每天要示範動作數百次,喊口令呼號上千次。他衣服上汗漬每天都結成坨,嗓子經常沙啞得說不出話。幾個月的“魔鬼訓練”,朱佳春瘦了五六斤,數十次踢腫了腿、踏腫了腳,雙腳掌上的水泡磨成老繭。

面對4次身份轉換,朱佳春說:“我是黨員,黨讓幹啥就幹啥,閱兵見證了我的忠心。”

朱佳春曾如此說自己的工作:“搞隊列的工作其實很單調、很辛苦而且紀律約束非常高,沒有士兵喜歡做。”但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他堅信就應該將它做到最好——這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

在和平年代,軍容風貌是一支軍隊形象的最直接展現,是軍隊“軟實力”的重要部分。朱佳春曾說,駐港部隊儀仗隊曾在香港公開表演過大型的團體操,也陪同過航天員及奧運冠軍們與市民們互動交流,香港市民看到非常鼓舞振奮。駐港部隊樹立形象,在香港站穩腳跟、收穫擁護,儀仗隊做出了很大貢獻,功不可沒。

長期的軍旅生活,讓朱佳春對家鄉倍感思念,也時刻關注著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今年夏天,朱佳春還特意回到漣水省親。他充滿期待地說道:“家鄉漣水的變化真的很大,面貌煥然一新,與當年離開家鄉時的記憶不可同日而語。希望家鄉田美、水美、人美、城更美,家鄉父老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經濟飛速發展,早日實現真正的小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