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清”也曾打敗過西方列強,其中一國更是看到大清軍隊就跑了

在我們的印象中,晚清政府的歷史除了向列強宣戰—被狂毆—跪舔—籤條約的循環外沒別的了。但是,重點來了,在近代史上,被西方列強按在地上的晚清也曾經雄起過兩回,硬剛過兩次列強,其中一次更是沒出手就把對方嚇的逃之夭夭。

“我大清”也曾打敗過西方列強,其中一國更是看到大清軍隊就跑了

鎮南關大捷

嗯,自從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就患上了一種叫做“列強恐懼症”的東西,甚至連南美那種辣雞國家也能來中國混下秋風,抖抖威風。1883年,法國進軍越南,打算讓越南脫離清朝的控制,成為自己的附屬國。慈禧太后一聽又震怒了(咦,為什麼要說又?),然後大手一揮中法開戰了。結果不出意外的清軍又敗了,而且還被法軍佔領了鎮南關。之後在英國人的調停下中法簽訂了《中法條約》:雙方保證越南的獨立地位,中國開放中越邊境與法國通商。結果簽訂歸簽訂了,前方戰士不知道啊,駐守在越南的中國軍隊在沒有接到朝廷命令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不到一個月就偷襲了十一次法國駐軍,法國公使震怒,然後在法國公使和時任兩江總督扯皮的時候,法國軍隊受不住挑撥出軍了,然後戰爭就爆發了。而一個叫馮子材的人也從這場戰爭中立下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我大清”也曾打敗過西方列強,其中一國更是看到大清軍隊就跑了

這場戰爭爆發的時候,馮子材已經是一個70歲的老人了,可以說半隻腳都踏進棺材了。這位老先生是真猛,當時的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導致鎮南關被法軍佔領,當時沒人覺得清軍能贏,清廷撤了潘鼎新的職後,無人可用,只能任命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處理軍務。這位老爺子接到命令後二話沒說就趕到了鎮南關,然後先搞基礎建設,然後就憋著一股勁的暴兵,第二年大敗法軍,奪回鎮南關,直接導致時任內閣茹費理內閣倒臺。嗯,清軍和法軍的實力對比是32000:2000,戰損比:1650:70。相比於當時的局面來說已經算的上是少有的大捷了。

“我大清”也曾打敗過西方列強,其中一國更是看到大清軍隊就跑了

三門灣事件

1895年,甲午海戰中國敗北後,中國上下都陷入了極大的自我民族懷疑中。而西方列強都鬆了口氣:還以為洋務運動十幾年,那個曾經的世界第一已經回來了,原來是外強中乾啊。於是,列強間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隨著英法美俄相繼在中國得到好處了。在西方戰無不敗的意大利一看:喲,這買賣可以啊!然後,1899年2月意呆利派人來到了中國要求強租浙江三門灣以用作海軍基地。

“我大清”也曾打敗過西方列強,其中一國更是看到大清軍隊就跑了

然而這時的清政府已經不是那個剛開國門啥都不懂的傻子了,英法那種國家也就算了,是在是打不過。你意大利這種號稱“西方失敗”的國家也來撩撥我大清?於是在慈禧帶領下的大清政府嚴詞拒絕了意大利的無理要求,並且提出嚴重抗議。意大利一看你這是看不起哥們啊,憑啥英法美俄你都有求必應的,到我這就是這待遇。於是,意大利軍艦來到了三門灣附近,然而本想嚇嚇清政府的意大利軍艦一看三門灣內停滿了中國軍艦,頓時就慫了,這搞不好要來真的啊。剛好各列強這時都已經瓜分完了,也不想帶意大利這種廢柴玩,於是就施加壓力要求意大利放棄三門灣。意大利也就順坡下驢溜了。嗯,這也算是清政府在近代少有的成功守護了領土還沒廢一兵一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