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城演義」之二十四:梧州在廣西黨史上寫下了十幾個值得自豪的“第一”

「梧州城演義」之二十四:梧州在廣西黨史上寫下了十幾個值得自豪的“第一”

大革命時期,梧州是廣西紅色革命當之無愧的搖籃,在廣西黨史上寫下了十幾個值得自豪的“第一”,如廣西第一個中共地方黨支部、廣西第一個中共地方執行委員會、廣西第一個中共農村支部、廣西第一個中共工人支部、廣西第一個中共婦女支部……紅色火種,正是從梧州沿著西江這條紅色通道逆流而上,慢慢在廣西從微小星火逐漸發展到燎原的。

「梧州城演義」之二十四:梧州在廣西黨史上寫下了十幾個值得自豪的“第一”

地緣優勢,

梧州成廣西“播火”第一站

“梧州在廣西黨史上擁有不少‘第一’,是中國共產黨廣西地方組織當之無愧的發源地。這些‘第一’的形成,可以說都發軔於梧州作為馬列主義在廣西傳播的第一站上。”談起梧州在廣西革命史上的地位,梧州市市志辦原主任陳金源說。特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發達的工商業基礎,使梧州成為馬列主義在廣西傳播的第一站。

梧州,廣西的水上門戶,得西江黃金水道之獨厚,成為大西南與粵港澳聯繫的樞紐之地。地緣優勢往往演化為發展優勢,在近代、現代發展中,梧州由此成為廣西的經濟、文化重心,深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影響,工農民眾覺醒,成長為新興的社會力量,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梧州成為馬列主義在廣西傳播的第一站,這並非偶然,而是各種歷史條件作用下的必然產物。”陳金源說。工人階級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在階級鬥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梧州是廣西近代工業的策源地,工業、手工業工人較多,工人階級不僅數量多,而且所受的壓迫也最大,再加上梧州便利的交通條件、重要的政治地位,最終使其具有傳播先進思想的豐厚土壤,成為廣西最先沐浴馬列主義陽光雨露的地方。

史料記載,1906年(清光緒末期),隨著梧州官辦煉銻廠等現代工業投產,梧州開始出現廣西第一批產業工人。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梧州城市經濟和工商業已經達到比較發達的程度,湧現出了一大批近代工商企業,產業工人隊伍開始發展壯大,工會組織也不斷得到發展。1926年,梧州擁有行業工會及基層工會共38個,工會為產業工人與資產階級進行鬥爭提供了組織保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梧州海員工人的作用。早在1897年,梧州被開闢為通商口岸,擁有數量眾多的海員工人。據相關資料統計,20世紀20年代中期,梧州輪船、機器等現代產業工人人數達7000多人。梧州海員工人經常往來於廣州、香港等地,較快地接受這些地區的先進思想影響,思想覺悟較高,懂得一些工人運動的鬥爭經驗,在鬥爭中起了帶頭骨幹作用。

“梧州的無產階級隊伍,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而不斷壯大,至1925年‘五卅運動’前後,有組織的工人人數已逾萬人,工人鬥爭的規模也隨之發展。”陳金源介紹,在與資產階級鬥爭中,梧州的無產階級隊伍急需先進革命思想的武裝,這成為馬列主義得以在梧州傳播的思想基礎。

陳金源認為,五四運動後至梧州黨組織成立前,馬列主義在梧州傳播主要有三種途徑。

其一,一批在外地求學或工作的梧州籍進步知識分子從外地寄回或帶回進步書刊,向家鄉親友宣傳馬列主義思想。

五四運動前後,梧州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學校讀書或工作的知識青年不少,他們在大城市學習、生活,較早地瞭解俄國十月革命,閱讀了馬列主義著作,並利用通信或回鄉的機會,向家鄉親友宣傳革命進步思想,一些青年還寄回或帶回進步刊物。

其二,外地團組織派人來梧州宣傳或郵寄進步書刊到梧州,宣傳馬列主義思想。

五四運動爆發後不久,北京和上海學聯會便派出代表黃士嘉、李運華、蔡灝等來到梧州,他們不僅與梧州學生聯合救國團負責人磋商組織廣西全省學生聯合會等事宜,還經常向梧州郵寄和介紹有關革命宣傳品。當時,宣傳馬列主義的刊物《新青年》在梧州便設有代派處,省立一師學生陳公佩曾負責代派該雜誌。

其三,梧州本地進步團體創辦報刊,宣傳馬列主義思想。

1919年7月11日,梧州學生聯合救國團出版了第一期《救國旬報》,宣傳救國道理。廣西省學聯和梧州學聯共同創辦的《救國旬報》也為馬列主義在梧州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

文化基礎,

助力馬列主義廣泛傳播

“馬列主義最初在梧州傳播,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作出了貢獻。”陳金源說,“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講到馬克思主義在世界、在中國的傳播時,說了一句重要而客觀的話,‘講馬克思主義還是國民黨人在先’。”

1921年12月23日,孫中山在廣西桂林會見應邀到中國的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會談中,馬林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觀點,得到了孫中山的贊同。

1922年4月,孫中山從桂林返梧駐節。在此期間,他召集軍事會議、發動梧州各界群眾集會,宣傳馬林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表明國民黨要與共產黨建立兩黨友好合作的姿態。由此,馬列主義通過革命先驅的身體力行,開始在梧州得到初步傳播。

馬列主義在梧州真正得到廣泛傳播,則是從譚壽林、龍啟炎等中共黨員的到來開始的。

1925年,中共廣東區委把握住省港大罷工的有利時機,先後派中共黨員龍啟炎、譚壽林、共青團員賙濟等到梧州進行組建共青團和共產黨組織活動。隨著共青團梧州支部、中共梧州支部的相繼成立,馬列主義開始在梧州得到廣泛而系統的傳播。

後來,為了把工農運動向全廣西推進,梧州地委成立後派了一批黨員、團員沿江而上,到藤縣、平南、桂平、貴縣、南寧、東蘭的同時,還從支流桂江到桂林,從支流黔江到柳州,從支流繡江到容縣、北流等地,開展宣傳馬列主義和建黨建團工作。至此,一個以梧州為中心,輻射全廣西的黨團組織漸漸建立起來。馬列主義也因此在廣西得到進一步傳播,有力地推動了工人、農民、青年等革命群眾運動。

事實上,馬列主義在梧州的傳播進程中,梧州的莘莘學子功不可沒,梧州也成為廣西學生運動的起源地。

1919年5月27日,梧州城內一派春天的景象。風雨如晦之中,小城已無法平靜。當日,梧州學生聯合救國團在梧州宣告成立,這是廣西第一個以“救國”為宗旨的學生愛國團體。來自廣西省立第二中學、廣西省立第一師範、蒼梧道立師範學校、培正學校等校不甘做亡國奴的學生紛紛加入聯合救國團,以演說、遊行、示威、罷課等戰鬥姿態,支援發生在北京的五四愛國運動,討伐北洋政府鎮壓學生的暴行。

“其實,當時梧州的進步組織與各地革命活動已有密切聯繫,五四運動爆發的第二天,消息就從北京傳到了梧州。當學生們得知腐朽的北洋政府逮捕示威遊行學生的消息後,立即起來聲援。從大學、中學到小學,學生們都主動罷課,每個學校都有一些最積極、最先進的分子挺身站出來,召集各校全體學生開大會,當時廣大學生熱血沸騰,踴躍發言”,陳金源說。

梧州學生聯合救國團成立後,除了和各地學生聯合會取得聯繫外,還創辦《救國旬報》等報刊發表宣傳救國道理。該報在當時頗受讀者推崇,除在梧州發行外,廣西各報館都有出售,成為宣傳馬列主義思想和推動梧州乃至整個廣西學生運動發展的得力旗手。

當時,梧州學生聯合救國團在廣西學生界有很大影響力,它在推動全廣西的學生反帝愛國運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正是在梧州學生聯合救國團這樣的學生愛國組織和人民群眾的推動下,廣西掀起了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馬列主義思想也由此在梧州和廣西得到進一步傳播。

成立支部,

廣西革命運動走向高潮

時間進入1925年,南方城市梧州,美麗的西江如往常一樣靜靜地流淌著。然而,在這座一切都似很平靜的江濱山城,其實正悄悄地醞釀著一場重大的變革。

1925年8月初的一天,一位身材矮小、形象斯文卻極顯幹練的男子,帶著簡單的行李,持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介紹信,叩開了位於梧州塘基街國民黨市黨部的大門。他就是中共黨員龍啟炎,是來就任國民黨梧州市黨部機關報《梧州民國日報》總編輯的。

當時,在“五卅”反帝愛國運動中誕生的梧州民國日報社剛被暴徒搗毀不久,擺在龍啟炎面前的首要任務是重新出版發行《梧州民國日報》,以此作為共產黨在梧州的輿論喉舌。龍啟炎與稍後受派到梧州協助他工作的鐘山、賙濟、李血淚等同志一同克服重重困難,積極進行《梧州民國日報》的復刊工作,以報紙為媒宣傳反帝反封建和馬列主義思想,同時還著手開展建立黨團組織以及外圍組織的工作。

同年秋天的一天,時任中共廣東區常委兼軍委書記的周恩來祕密來到梧州,瞭解並指導梧州建立地方黨組織的工作。從梧州返穗後,周恩來即向廣東區委彙報了梧州的情況,認為梧州已經具備了建立黨組織的條件。

1925年9月4日,共青團梧州支部宣告成立,團員4人,由龍啟炎任支部書記,受共青團廣東區委直接領導。“這個共青團梧州支部實際上是一個黨團聯合組織,以共青團支部的面貌開展各項活動,事實上為後來黨支部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梧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杜士勇說。

當時,聲援省港工人大罷工的梧州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為了團結和引導廣大學生參加反帝反封建鬥爭,共青團梧州支部組織了公開的共青團外圍組織———新學生社梧州分社,該分社由龍啟炎、賙濟、鐘山等同志兼任執行委員。新學生社通過報紙和其他方式在青年學生和各校教師中進行革命宣傳,一些進步學生很快加入新學生社,成了梧州各學校學生運動的骨幹。

隨著團組織以及外圍組織不斷擴大,中共廣東區委認為在梧州建立黨組織的各方面條件已經成熟,遂決定在梧州建立黨支部。

1925年10月初,中共廣東區委通知龍啟炎到廣州,辦理了賙濟、鐘山、李省群等同志由團轉黨的手續。回梧州後,龍啟炎又確認了李血淚為中共黨員,並介紹李天和等人入黨。10月下旬,中共梧州支部正式成立,支部機關設在馬王街義路碼頭梧州民國日報社內,代號“伍竹枝”(“梧組織”諧音),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廣西建立的第一個黨支部。

中共梧州支部成立時,共有黨員6人,由龍啟炎、賙濟、李血淚三人組成支部幹事會,龍啟炎任支部書記兼組織幹事,李血淚任宣傳幹事,賙濟負責工運工作。不久,共產黨員粟豐、甘立申等以國民黨梧州市黨部改組委員的身份來到梧州,支部幹事會重新進行調整分工:龍啟炎仍任書記、賙濟負責工運,宣傳幹事改由粟豐擔任。

在中共梧州支部基礎上,梧州支部的同志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到1925年底,梧州已有共產黨28名,支部下設中共梧州民國日報社小組、國民黨梧州市黨部小組、梧州工人小組。

中共梧州支部是廣西地方黨組織的基礎,支部的不斷髮展壯大,為地方執行委員會的建立創造了條件。1926年1月,在中共廣東區委的指導下,由譚壽林任書記的中共梧州地方執行委員會正式成立。

“中共在梧州建立地方組織後,黨組織迅速向南寧、柳州、桂林、桂平、東蘭等地發展,星星之火擴大為燎原之勢。”杜士勇說,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第一次國共合作下的大革命在廣西得到順利推進,廣西的革命運動迅速走向高潮。

「梧州城演義」之二十四:梧州在廣西黨史上寫下了十幾個值得自豪的“第一”

廣西特委舊址。

數個“第一”,

廣西革命搖籃當之無愧

梧州是中國共產黨廣西地方組織的發源地。1925年至1929年,梧州在廣西黨史上曾擁有不少個“第一”。本報根據杜士勇《梧州在廣西黨史上的“第一”》一文,整理出一些影響較大的“第一”。

第一個中共黨支部:中共在廣西建立的第一個地方組織是中共梧州支部,成立於1925年10月,隸屬中共廣東區委領導。

第一個中共地委:中共梧州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於1925年12月,隸屬中共廣東區委領導,下轄3個黨支部。

第一個中共工人支部:中共梧州工人支部,成立於1925年12月,隸屬中共梧州地委領導。

第一個女中共黨員:李省群(李朝暉)1925年10月由共青團員轉為中共黨員,是廣西第一個女黨員。

第一個農村支部:中共蒼梧縣多賢支部,成立於1926年3月,隸屬中共梧州地委領導。

「梧州城演義」之二十四:梧州在廣西黨史上寫下了十幾個值得自豪的“第一”

蒼梧多賢區農民協會第一屆代表大會(1927年2月)。(摘自《中國共產黨梧州歷史(第一卷)》

第一個婦女支部:中共梧州婦女支部,成立於1926年9月,隸屬中共梧州地委領導。

第一個全省性的黨組織:1927年5月,在中共梧州地委的基礎上組建中共廣西地委,管轄廣西全省黨組織,先後隸屬中共廣東區委(特委)、中共中央南方局、廣東省委領導,地委機關設在梧州。

第一個實現國共合作的黨部:1925年4月,中國國民黨梧州市黨部成立,同年10月開始改組。中共黨員、共青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2月,市黨部改選,7名執委中共產黨員佔5名,其餘2名為國民黨左派人士。市黨部改組後實現了國共合作,是廣西最早實現國共合作的黨部。

“梧州能成為廣西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並不是偶然的,因為大革命時期的梧州已具備建立黨支部的條件和基礎。”梧州市市志辦原主任覃煜芳說,梧州的地理位置、思想文化基礎與階級基礎,都為黨組織的率先創建提供了必要條件。

梧州靠近當時的全國革命中心廣州,而且上可通南寧、桂林和柳州,下可達廣州、香港和澳門,交通十分便利。“近代的梧州居民很多都是從廣東遷來的,與廣東聯繫十分密切,因此受廣東革命運動的影響比較早,也比較深。而且,當時新桂系剛統一廣西,他們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這就為中共廣東區委派黨團員(多為廣東人)利用國民政府職務身份作掩護,來梧發展中共黨團組織提供了便利條件。”覃煜芳說。

1897年6月4日,梧州舉行開埠儀式,宣佈開放對外貿易。從此以後,梧州成為廣西的經濟中心。隨著梧州的開埠,外國殖民者相繼湧入,近代工業開始勃興,無產階級也隨之產生,梧州成為廣西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最尖銳的地方。處於封建統治、帝國主義雙重壓迫下的工農群眾急需一個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政黨指導他們展開革命鬥爭,這就為梧州建立黨組織打下了階級基礎。

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列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自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梧州人民特別是青年學生紛紛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馬列主義開始同工人、農民、學生運動相結合,這不僅為梧州建立黨組織打下了思想基礎,而且培養了骨幹,準備了幹部條件。

1922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通過了國共合作的決議。孫中山在1924年1月召開的國民黨一大會議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實現了國共第一次合作。從此,中國共產黨即利用國共合作的利好形勢,加速在各地創建黨組織。

梧州人文叢書編委會編寫的《紅色火種在梧州》一書認為,中共梧州支部的成立,在廣西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照亮了在黑暗中苦苦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廣西先進分子前進的道路。為加強對廣西工農革命運動的領導,中共梧州地委1925年12月成立後,先後派出一批黨團員到南寧、桂林、柳州、東蘭、百色、玉林、容縣、平南等地發動組織工農群眾,開展建黨建團工作。由此,浩浩蕩蕩的西江成了一條革命的大江、一條紅色通道,星火燎原,黨組織在梧州以及廣西迅速發展起來。

「梧州城演義」之二十四:梧州在廣西黨史上寫下了十幾個值得自豪的“第一”

梧州大事記

中華民國(1912年~1949年)

●民國7年(1918年)

5月 梧州洪水,水位21.76米。

是年 進出口貿易總值為1482.34萬關平銀兩,其中進口貨值909.09萬關平銀兩;進出口關稅收入為47.10萬關平銀兩,佔廣西三關總和的47.98%。

●民國8年(1919年)

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在北京爆發,消息傳到梧州後,學生紛紛舉行集會、遊行示威,並通電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

5月27日 梧州學生聯合救國團(後改為梧州學生聯合會)成立,由各校代表會議選舉產生領導人。首任團長為廣西省立第二中學學生黃毓梧(7月9日,黃畢業辭職返鄉,團長由蘇鬆芳接任)。

6月 梧州學生聯合救國團在大較場召開數千學生大會。會後遊行,聲討北洋軍閥政府。組織學生抵制、檢查仇(日)貨,凡所查獲的日貨,定期集中當眾焚燬。輪船、民船等一律禁載日貨進口。

7月 在梧州召開廣西全省學生聯合代表會議,成立廣西全省學生聯合會。

11月 商人在梧州南岸之火山麓設製革廠,產品質量頗佳,為廣西自制珠皮的開端。

是年 進出口貿易總值為1686.0l萬關平銀兩,其中進口貨值1127.69萬關平銀兩;進出口關稅收入為49.77萬關平銀兩,佔廣西三關總和的79.52%。

梧州發佈

wuzhoufabu2015

▍來源:梧州日報

▍文字:梧州日報記者 黃海志

▍攝影:梧州日報記者 麥朝樞(除署名外)

▍排版:鄭玉華

-------------

合作、領獎、諮詢請聯繫電話:3865997

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