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文化遺產逐個數(92)登龍橋彭文蟾墓遺址

中國近代史 馬君武 孫中山 考古 抓拍貴港 2017-06-16

馬君武(1881-1940),桂林人,近代廣西曆史名人。早年留學日本、德國。1917年,馬君武追隨中山先生南下護法,任廣州護法軍政府交通部部長及廣州石井兵工廠部工程師。1921年,任為非常大總統府祕書長,隨軍入桂討陸。孫中山根據“桂人治桂”的原則,委派馬君武為廣西省長,同年8月,馬君武到南寧就任省長一職。

貴港文化遺產逐個數(92)登龍橋彭文蟾墓遺址

東湖登龍橋一帶至今仍有清民時代的墓葬。

1922年4月,41歲的廣西省長馬君武率衛隊及隨員一行人等,攜槍械數百支及現款數萬元,分乘兩艘電船撤離南寧。在行駛到貴縣羅泊灣江面時,馬君武遭遇到了其一生中最慘烈的事變:船隊被貴縣駐地軍閥襲擊,在這次荷槍實彈的激戰中,馬君武失去了三樣其最為寶貴的人和物:一是心愛的妻妾彭文蟾,二是留德同學兼摯友石楚,三是多年來用心血凝成的幾千冊書稿,這一意外的毀滅性結果,使得馬君武賠了夫人又折兵,猶如一場噩夢,經此貴縣羅泊灣生死劫難後,馬君武退出政壇,由廣州赴上海寓居。

貴港文化遺產逐個數(92)登龍橋彭文蟾墓遺址

登龍橋蒙塘及魚種場一帶。

馬君武遇羅泊灣劫難期間,一行人等在貴縣交涉長達一週,期間還被軍閥“軟禁”,監視一舉一行,真可謂亂世之局,地頭蛇強壓省長大人,馬君武將其愛妾彭文蟾葬在縣城東湖邊上的登龍橋附近,親撰輓聯:

歸我三年,如形影相依,那堪一死成永別。

思君永夕,念精魂何在,未必來生得再逢。

貴港文化遺產逐個數(92)登龍橋彭文蟾墓遺址

孫中山與馬君武(右)。

1931年蔣桂戰爭平息,廣西局勢趨穩,已由政壇投身文教興國的馬君武又應廣西當局的邀請,回梧州復任廣西大學校長。翌年,馬君武校長特地在梧州市郊買了一塊山地,將愛妾彭文蟾從貴縣登龍橋旁邊的墓移葬十二步梯冷水沖。此墓與他在大學碼頭對上的別墅——馬公館的陽臺遙遙相望。遷葬時馬君武又親筆寫了一首悼亡詩,並刻在墓碑上:

四面槍聲驀地來,一朝玉骨委塵埃。

十年方灑墳前淚,萬事無如死別哀。

海不能填唯有恨,人難再得始為佳。

雄心漸與年俱老,買得青山伴汝埋。

羅泊灣、登龍橋這兩處貴港地名,對馬君武而言,當是其一生中最痛心的地方。【貴港文化遺產連載】原創作者楊旭樂,著有貴港文史地理隨筆集《話說懷城》(灕江出版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