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年近70的伍廷芳如何成為辛亥革命南北和議的南方的談判代表?

關注【歷史深處】,讀軍人時代,看懂近代軍閥!


辛亥革命如果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為開始,以2月12日清帝退位為結束的話,一共有128天的時間,其實其中有將近一半的時間都在議和。南北雙方從12月2日第一次達成停戰協議之後,主張和談便成了主導,雙方都沒有將對方消滅的意思,而都寄希望和談來解決問題。雖然之後12月18開始的和談並不為人所熟知,但真正決定中國未來的卻是這場和談。這場南北和議決定了中國未來的共和國體,商定了袁世凱繼任未來的臨時大總統;同時也議定了清帝退位優待條件,以最和平的方式讓清朝退出了歷史舞臺。

看年近70的伍廷芳如何成為辛亥革命南北和議的南方的談判代表?

圖1、南北議和代表合影

這場南北和議不被人知曉,這場和談的兩個主角,自然被提及的就更少了。歷史深處【軍人時代】上一期和大家一起回顧了南北和議的整個過程,這一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南北和議南方的談判主將伍廷芳。

伍廷芳是1842年生人,南北和談的1911年,已將近70。如此高齡的伍廷芳為啥會被選做民國這方的談判代表呢?革命造反的不都是新軍、同盟會,年齡多在二三十歲嗎?如果不細看一下伍廷芳的履歷,這個問題還真難回答。

看年近70的伍廷芳如何成為辛亥革命南北和議的南方的談判代表?

圖2、伍廷芳

伍廷芳是1882年進入李鴻章幕府的,當時李鴻章已經在直隸總督任上十多年了。伍廷芳能夠進入當時洋務派領袖、清廷最吃香的李鴻章府上自然是有過人之處。伍廷芳出身在新加坡,13歲之後在香港長大接受西式教育長大,曾赴英留學拿到過近代中國人拿到的第一個法學博士,創立過香港第一份中文報紙,而且是香港立法局第一位華人議員。看過伍廷芳的這些經歷,你就能明白李鴻章為啥選擇伍廷芳進入自己直隸總督府了。當時的中國,這麼一位從小接受西式教育長大、對西方法律瞭然於心的人,實在是不可多得。

看年近70的伍廷芳如何成為辛亥革命南北和議的南方的談判代表?

圖3、馬關條約談判——日本浮世繪“春風樓談判”

在給李鴻章當幕僚期間,伍廷芳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作為談判人員參與了《馬關條約》的談判。不過其中是非,在國人的有色眼鏡之下總會被放大。甲午戰爭之後,伍廷芳作為公使,先後出訪美國、西班牙、祕魯等國;中間在1902年回國,先後擔任過修訂法律大臣、會辦商務大臣、外務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等職;1907年之後,又作為公使出國。

看過了伍廷芳的履歷,我們大致能明白他為什麼會支持共和了。而民國選擇他當談判代表,也是因為他在辛亥革命之後不久的11月24日就和張謇一起致電攝政王載灃,“非共和無以免聖靈之塗炭,君主政體斷難相容於今後之中國,倘能幡然悔悟,共贊共和,國民必能以安富尊榮之禮報皇室。”可以看到之後的形式,基本是沿著伍廷芳的思路走的。

伍廷芳這麼一個德高望重的外交家公開支持共和、贊成革命,在當時確實難能可貴。11月24日,孫中山還沒回國,袁世凱回到北京主政也就不到兩個星期,宣佈獨立的都督們自然不會覺察不到。於是在和談成為雙方共識的時候,當時在湖北的黎元洪等想到的最合適談判人選非這位年近七旬的知名外交家莫屬。於是在12月5日,各省都督代表聯合會議議定和談條件的同時便確定的和談工作的人選為伍廷芳。

看年近70的伍廷芳如何成為辛亥革命南北和議的南方的談判代表?

圖4、伍廷芳

在整個談判過程中,伍廷芳年齡上的優勢,讓他在談判中佔據了不少優勢。剛開始確定的談判地點,也因伍廷芳無法從上海動身,而從漢口改成了上海。在上海談判期間,每一次都是伍廷芳率先發難,讓民國這一方在各方面佔盡優勢。而且確實事情的態勢,最終朝著伍廷芳預期的方向一步步發展,最終清帝退位,共和時代來臨。

南北和議之後,伍廷芳在民國政府中先後出任過司法總長、外交總長等職。在政治立場上,伍廷芳一直堅定支持孫中山,後與北洋政府決裂,南下廣東,參加孫中山主導的護法運動,並出任廣州軍政府外長兼財政總長,北伐戰爭時,還曾代行總統職權。1922年在廣東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歷史深處之【軍人時代】,和您一起解讀近代中國的軍人政客們,各大媒體平臺搜索【歷史深處】關注即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