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70歲時敢這樣向洋人叫板!73歲因未能與強敵決戰,死不瞑目

積貧積弱,強敵環伺,韜光養晦對不對?

對。

但必須有個前提,不能因為韜光養晦失去尊嚴。

不客氣的講,失去尊嚴的韜光養晦就是下跪。而用下跪的方式去乞求自強的機會,結果只能是備受凌辱。

晚清的歷史只所以屈辱,根源就在這裡,雖然當權者也有圖強的苦心,但終歸是一群沒有尊嚴的下跪者。

也許有人會說,在弱肉強食的法則下,弱者本來就難有尊嚴,不切實際地一味逞強結果可能更糟。

很多時候的確是這樣,但當一個人渾身上下盡是無私無畏的真勇氣時,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要知道,強敵雖不懼刀槍,但無人不敬真豪傑!

咱們今天要講的這段左宗棠和李鴻章,就散發著這樣的歷史感慨——

左宗棠70歲時敢這樣向洋人叫板!73歲因未能與強敵決戰,死不瞑目

1882年2月12日,70歲的左宗棠正式接任兩江總督。6月,在數百名親兵的護衛下,左宗棠巡視上海。然而,在進入租界時,租界工部局以結刀持械通過須照會為由竟將左宗棠攔了下來。換是其他人,多半會屈服在租界的規矩下,但左宗棠卻是勃然大怒。

這位晚清強人當場怒斥,上海乃中國地,外人只是租借罷了。以我中國軍人行中國之地,何照會之有?

說完即命令所有親兵槍上膛,刀出鞘,洋人膽敢阻攔,格殺勿論!

此舉算不算“踐踏”洋人租界法規?當然算,但其“囂張”踐踏的背後卻甚是霸氣地彰顯了足以讓洋人折服的民族尊嚴。

因為這個,最後洋人清除道路,換升大清龍旗,鳴炮十三響迎左宗棠入租界。不僅如此,左宗棠此後巡視上海,洋人更是恭謹有禮,生怕有什麼地方再觸犯到這位強人的尊嚴。

這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愈有無畏的勇氣,愈有尊嚴!愈有尊嚴,愈能贏得強敵的尊重!

只可惜,晚清時像左宗棠這樣的強人太少了!又可惜,此時的左宗棠太老了,當國家需要他再次力挽狂瀾的時候,他已力不從心,很難再披掛上陣了。

否則,隨後的中法之戰最終一定是另一番局面。

左宗棠70歲時敢這樣向洋人叫板!73歲因未能與強敵決戰,死不瞑目

1883年初,法軍攻陷越南首府順化,清廷西南門戶洞開,面對法國圖謀大西南的野心,援越抗法迫在眉睫。

論對洋人的震懾力,督辦越南軍務的最佳人選當然是左宗棠。但71歲的左宗棠因為近來動輒遺忘,精力嚴重下降,正在湖南老家修養病體,根本沒法擔此大任。

左宗棠不能上陣,慈禧只能指望李鴻章。

然而,當慈禧令李鴻章去廣東督辦越南軍務的時候,60歲的李鴻章卻用一套“豈有此理”的說辭抗了命。李鴻章是抗命高手,未顯赫時是巧妙地抗,現在位極人臣了,則是拿勞苦功高抗。

他先說,白頭戍邊,未免以珠彈雀。接著又說,樞府調度如此輕率,殊為寒心!

李鴻章這一著名的抗命之辭換成當下的說法是個什麼概念呢?

這事讓我這個頭髮都白了的大人物去幹,你們不覺得這是拿鑽石打麻雀嗎!這麼荒唐,這麼草率,讓我說你們什麼好,太讓我寒心了!

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如此這般地拿老資格抗命,慈禧還真就一點轍沒有。

怎麼辦呢?

讓慈禧沒想到的是,就在她鬱悶難為的時候,左宗棠又一次大義凜然地站了出來。

此時的左宗棠,在湘陰柳莊剛休了一個月的假,一聽到西南有戰事,這位晚清最有擔當的強人再也坐不住了。

剩下三個月的假不休了,寫下落地有聲的《時務說帖》後,左宗棠在柳莊一刻沒延誤,當即奔向了北京。

見到慈禧、光緒,左宗棠直接亮明《時務說帖》中的觀點,他說,法國人此次圖謀西南,用心極其險惡,不與之決戰,實難解救西南將被瓜分的危局。

面對左宗棠的赤膽忠心,主動請命,慈禧當朝頒下諭旨,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

但這一次與六七年前的西征不同,71歲的左宗棠並沒有拿到與法國對陣的全權。大權在誰手裡呢?不願領兵出戰的李鴻章手裡。

之所以會這樣,一來因為李鴻章正得勢,慈禧也不敢放手一搏,二來就是歲數,李鴻章小左宗棠整整11歲,從長遠計,慈禧只能更倚重他。

71歲的左宗棠主動請戰,卻沒有全權;60歲的李鴻章不願領兵出戰,卻握有大權。

一個絕口不言和議事;一個從來只顧和戎計。

悲哀從一開始似乎就已經註定了。

左宗棠70歲時敢這樣向洋人叫板!73歲因未能與強敵決戰,死不瞑目

但即便如此,71歲的左宗棠還在做強人最後的衛國奮鬥。1883年10月,已經無力親自招募兵勇的左宗棠調來廣東籍將領王德榜,左宗棠要求他按照楚軍、西征軍的成功經驗,儘快練出一支恪靖定邊軍。

王德榜不負眾望,兩個月練成了由7個湘勇營和3個粵勇營共8000人組成的恪靖定邊軍。

成軍之後,恪靖定邊軍立即開赴西南前線。王德榜率6個營駐守涼山,另4營駐守鎮南關。

仗究竟該怎麼打?王德榜請示“督辦越南事宜、節制三省防軍”的李鴻章,結果得到了這麼一句話——如法軍打來,戰亦違旨,退亦違旨。

接到如此高深莫測又混賬無比的命令,王德榜頓時懵了圈,他不知道恪靖定邊軍接下來究竟是該戰該退還是該守?

於是帶著怨氣再問李鴻章。

很快,李鴻章的第二道指示下來了,依舊官腔十足,含糊其辭——敗固不佳,勝亦從此多事。

照李鴻章的意思,不管法國人要怎樣,你王德榜必須保證不進不退,不勝不敗。

自縛手腳還要維持現狀,王德榜徹底無語了,這怎麼可能?

當然不可能。

1884年2月,法國政府任命米樂為法軍統帥,兵力迅速增至16000人。面對自縛手腳的清軍,法軍如入無人之境,3月12日,攻下北寧;3月19日,攻下太原;4月12日,進駐興化,進而攻破鎮南關。

勢如破竹下,東部法軍統帥尼格里命令士兵在鎮南關廢墟上囂張地立下野心勃勃的木牌——廣西的門戶已經不再存在了!

左宗棠70歲時敢這樣向洋人叫板!73歲因未能與強敵決戰,死不瞑目

西南防線如此這般地全線崩潰後,李鴻章如願以償,終於可以和法國人進行“和戎”談判了。

1884年5月11日,李鴻章代表清廷與法國代表福祿諾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約》,條約規定:一、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二、清廷各防營即行調回邊界;三、中越邊境開放通商。

然而,李鴻章的一味求和,終究沒能換來他想要的息事寧人,相反刺激了法國人的野心。

剛剛簽訂的條約字跡還未乾,法軍由孤拔為統帥的遠東艦隊便已開進福州、基隆口岸,並準備隨時發動攻擊佔領。

李鴻章的和戎,弄的西南不保,福建危急,清廷終於著急了。

如此局面看來還得樑柱強人才能收拾。

1884年6月,清廷急召左宗棠再入軍機處主持抗法事宜,但此時的左宗棠已無法入京運籌了,72歲的他已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他只能留在福建苦撐危局,做人生的最後一次搏擊。

6月26日,按左宗棠建議,清廷擺出強硬姿態,強烈譴責法國“先啟兵端,橫索無名兵費,恣意要求”。與此同時,各軍迅速向沿海各地集結,總之再不是示弱求和的架勢。

西南前線諸將聽聞左大帥再次出山,頃刻間鬥志昂揚!馮子材趁戰局混亂,率軍直入鎮南關,與王德榜的恪靖定邊軍相互呼應。

對著法軍在鎮南關立下的那塊牌子,馮子材等人也立下了一塊誓死決戰的木牌——

我們將用法軍的頭顱重建我們的門戶!

一場大戰隨之在鎮南關拉開大幕。

左宗棠70歲時敢這樣向洋人叫板!73歲因未能與強敵決戰,死不瞑目

面對法軍的凶猛攻勢,王德榜按左宗棠楚軍戰法,先派一支部隊對法軍佯攻,再派一支奇兵翻過荒山野嶺,狠擊法軍後路。

結果法軍大敗,法軍統帥尼格里被打慘,差點沒能活著逃回去。

涼山-鎮南關大捷,徹底扭轉了戰場格局,王德榜的恪靖定邊軍越戰越勇,連克文淵、長慶府、逼近北寧。受勝利鼓舞,各地民眾聞風而動,紛紛打出馮子材旗號,上陣廝殺的上陣廝殺,分擔後勤的分擔後勤——

就這樣,法軍徹底敗了!

消息傳到法國國內,民眾憤怒抗議,發動戰爭的茹費理內閣當天倒臺。

遺憾的是,懦弱無能的清廷根本沒有拿勝利爭尊嚴的勇氣和智慧,在李鴻章的主導下,他們又一次選擇了以勝求和。

最終,法國不勝而勝,清廷不敗而敗。

這還不算完。戰後,凡壞和戎的有功之人均遭到了清算,王德榜被李鴻章革職治罪,後經左宗棠、彭玉麟出面抗議,最終改為只革職,不治罪;馮子材也未能倖免,就地被拿了原職。

左宗棠70歲時敢這樣向洋人叫板!73歲因未能與強敵決戰,死不瞑目

聽聞這些,73歲的左宗棠痛恨連連,咳血不止。

他憤怒地說,李鴻章比十個法國將軍更壞事!

但又能如何呢!自知來日不多的左宗棠已沒有抗爭的機會了。

令後世動容的是左宗棠在離世前,依舊用心良苦地做了兩件事,他向朝廷呼籲:一,為國家安危計,應儘快設立海防大臣;二、為不失臺灣,福建巡撫應改為臺灣巡撫。

1885年9月5日,73歲的左宗棠在福州病故了,臨終時他給朝廷口授了一道遺折,其中有這麼一段話:越事和戰,中國強弱一大關鍵也。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懷恨平生,不能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