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皖北特委書記魏野疇42名後人來阜祭奠四九烈士

中共皖北特委書記魏野疇42名後人來阜祭奠四九烈士

據潁州晚報報道,1926年,中共皖北特委書記魏野疇祕密返回家鄉陝西省興平縣,將兩塊銀元交給老母親,然後又悄悄離開。

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母子二人的訣別。1928年4月9日,魏野疇在阜陽領導了四九起義。起義失敗後,魏野疇在臨泉縣老集鎮被殺害,屍骨在河邊的窪地裡,埋名39年。直到1967年,魏野疇的孫子魏北京的出現。

時光荏苒,半個世紀匆匆而過。當年17歲的魏北京如今已近古稀,4月2日,他帶著家族中41名親人來到阜陽,祭奠四九英烈。

今年是魏野疇誕辰120週年,阜陽四九起義89週年。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來阜陽,是因為魏北京年事已高,身體大不如前,他怕以後再無機會來阜陽,講述全家人對爺爺的思念。

爺爺最後一次返鄉

魏野疇出生在陝西省興平縣,家中生活富足。20歲時,他離家赴北京求學,到31歲犧牲,只有短短的11年時間。

據魏北京介紹,這段時間裡,魏野疇參加了“五四運動”,經李大釗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又受李大釗派遣返回西北,籌建中共陝甘支部。

他利用中學教員的身份,教導過劉志丹、謝子長等一批成為共產黨重要幹部的黨員。

短短的11年裡,他參加了許多重要的革命活動,留下了厚厚的兩本史學專著。

但是,魏野疇的家人並不知道他在外面做什麼工作。村中人則認為魏野疇是在省裡做大官,收入不菲。

1926年,魏野疇返回老家看望母親,從懷中掏出兩塊銀元。“你在省裡做大官,幾年不回家,居然就給我兩塊銀元。”母親氣憤之下,將銀元扔在地上。

老人從來沒有想到,兒子從事著最為危險的工作,所有的工資均作為黨的活動經費使用了,而這一次是他們母子的最後一面。1928年,阜陽四九起義失敗,魏野疇在臨泉縣老集鎮被殺害。此時,魏野疇的長子魏忠信10歲,次子魏知信只有兩歲左右。

父親的悲慘童年

“你們家男人死了,你還守什麼?”一段時間後,魏家人通過楊虎城部隊流落在阜陽的舊部,得知魏野疇犧牲在安徽的消息。

村裡的一些人開始覬覦魏野疇家的房產,想把魏野疇的妻子何玉潔趕走,但是,何玉潔咬牙堅持了下來,“我要把兩個兒子養大成人”。

由此開始,魏野疇家人的生活陷入最困難的時期。家中房屋被土匪燒掉,對方為尋找魏野疇在省裡當大官時的積蓄,用燒紅的鐵鉤向何玉潔的胳膊燙去。為了餬口,10多歲的魏忠信只好去給地主、富人家做長工。

“當時全家人處於生死邊緣。”魏北京向潁州晚報記者提供了當年《陝西日報》刊登的一幅照片《魏野疇先生家庭之苦況》。

照片上,魏野疇的母親、妻子和兒子站在倒塌的房屋前,不遠處的屋頂上還有濃煙冒出。

“孃的精神大的膽。”這是興平縣的一句土話。意思是說,有孃的孩子無論衣服新舊,總是乾乾淨淨的,看著精神。有父親的孩子腰桿子就硬,膽子就大。

年幼的魏知信沒有這樣的膽量,讀小學時他經常被村裡的孩子欺負,無奈之下只有遠赴周至縣就讀,因為那裡的孩子不清楚他的家庭情況。

直到抗戰勝利前後,魏知信從陝西機械工業學校畢業,進入工廠工作,加上魏忠信的辛勤勞作,一家人的生活才有所好轉。

50年的糾結與思念

1950年,魏野疇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次子魏知信被送到北京,進入人民大學讀書。畢業後,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先後進入鞍鋼和武鋼工作。1950年,魏北京出生在北京。

魏北京告訴潁州晚報記者,小時候,爺爺是父親心中的一個結,從未向他們姐弟5人提起。

直到10多歲的時候,魏北京才從母親口中獲悉,爺爺魏野疇是中共早期的優秀黨員,後來犧牲在皖北地區。但是,關於爺爺如何犧牲,犧牲在哪裡等問題,家人一無所知。

1966年,魏北京到了南京。在雨花臺革命歷史陳列館的華東革命史中,魏北京看到這樣一段文字:“1928年4月9日,暴發在阜陽地區的武裝起義是共產黨在安徽省組織的一次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起義後成立的皖北蘇維埃政權和皖北工農紅軍,是安徽省最早的紅色政權和紅軍隊伍,起義是由中共早期著名的共產黨員魏野疇領導的,魏野疇同志在起義失敗後,突圍過程中犧牲於安徽省阜陽縣……”

魏北京淚流滿面,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關於爺爺的文字記錄。魏北京決定獨自前往阜陽,尋找爺爺的犧牲地和遺骨所在地。

從1966年到1967年,魏北京兩次來到阜陽,在阜陽政府部門的幫助下,來到臨泉縣老集鎮的一片窪地。

經過調查組反覆確認和當地村民的回憶,四九起義失敗後,魏野疇帶著一支部隊向老集鎮突圍,被當地的反動派抓獲,犧牲。村民發現魏野疇的遺體後,將遺體草草掩埋。但是,後來由於洪災等原因,屍骨早已被河水沖走。

魏北京將這一消息告知家人,奶奶何玉潔激動萬分。1978年,魏忠信和魏知信第一次來到阜陽。在臨泉老集鎮的河灘上,面對父親的孤墳,兄弟二人放聲大哭,50年的屈辱、苦難和思念融入樹林和河水中。

魏忠信和魏知信沒有向當地政府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從父親的墳頭帶走一捧黃土,帶回老家,土裡浸透著魏野疇的鮮血。

42名後人祭奠四九烈士

此後,魏知信兄弟二人每年都會指派幾位家人,清明節到阜陽掃墓。

1997年魏忠信去世,2011年魏知信去世。每年安排掃墓人員的工作落在魏北京身上。

2017年清明節,距離魏北京找到爺爺的遺骨已經50年。同時,今年還是魏野疇誕辰120週年,阜陽四九起義爆發89週年。魏北京決定帶著全家人到阜陽,祭奠四九起義烈士。魏北京告訴潁州晚報記者,目前魏野疇共有四代子孫,共計66人,因為身體原因這次有42人來到阜陽。

之所以有這樣的計劃,一是因為一些家人還未來過阜陽,到魏野疇墓前祭拜;二是魏知信老人臨終時囑咐,每年清明來阜陽祭掃時,不僅要到臨泉縣老集鎮魏野疇烈士陵園祭拜,還要到位於潁泉區行流鎮的四九起義紀念館和位於太和縣趙集鄉草寺村的四九起義烈士陵園祭拜。

魏知信老人說,四九起義烈士中很多都是年輕人,當年尚未成家,魏野疇的後人就是四九起義所有烈士的後人。

魏北京擔心自己今後無法完成父親的遺囑。前年,他的心臟動了一次大手術,身體大不如前。今年4月1日,魏北京再次來到阜陽,帶著41名家人走完上述三個陵園和紀念館,讓後代子孫記住先輩的豐功偉績。

此次來阜陽之前,魏北京兄弟幾人多次前往景德鎮,為臨泉縣老集鎮魏野疇烈士陵園定製了一對花瓶,花瓶上燒製了八個字:“悼四九英烈,承千秋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