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中國近代史 陸榮廷 清朝 光緒 方誌廣西 2017-03-31

銅錢——是泛指中國古代各種銖錢、制錢和大錢。廣西開發較晚,故貨幣經濟的發展十分遲緩。廣西最早使用的貨幣是銅錢,使用的時間是從漢武帝開始的,比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幣制時最初鑄造的“半兩錢”約晚100年。半兩錢是秦朝全國統一的貨幣,重如其文(即12銖)。漢代的“五銖錢”,亦重如其文,標準重量為4克。唐代的“開元通寶”,每10文重1兩。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五銖錢

制錢——到了明、清,把本朝所鑄的銅錢稱為制錢,以別於前朝的舊錢和本朝的私爐錢。至此,銅錢形成較為完備的貨幣制度——制錢制度。制錢被定為無限法償貨幣。清朝的制錢,以重量確定幣值,以個數計算;其重量最早定為每枚1錢,其後屢有變更。順治二年(1645年)改鑄為每枚重1錢2分,八年又增重為1錢2分5釐,十四年再加重為每枚1錢4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鑄重1錢制錢,但到四十一年又恢復重1錢4分的舊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鑄重1錢制錢,但到四十一年又恢復重1錢4分的舊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鑄每枚重1錢2分的制錢。此後至道光時為止,制錢的重量以1錢2分為準。咸豐以後,改為8分。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光緒年間廣西省制錢

清代開國以來,即以銀兩和制錢並行。廣西在光緒及其以前,盛行制錢。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廣東開始鑄造銅元以後,制錢逐漸為銅元所取代。

廣西各地通用銀兩成色以花銀為主,花銀每100兩含純銀90兩。統稅收款向來用省平(又叫公碼平)作重量標準,省平每100兩摺合庫平97兩8錢。但廣西各地平碼又參差不一,如南寧用邕平,梧州用筏平等,因而摺合庫平的兩數也有地區上的差異,一般是100兩比庫平少1兩至3兩。

廣西在光緒前期使用銀兩和制錢,光緒後期,銀兩不常用了。宣統以後,銀兩漸少,逐漸為銀毫取而代之。

銀元——大約在15世紀,就有外國銀元流入中國。光緒十五年(1889年),廣東銀元局試鑄銀元,稱為“龍洋”。每枚重7錢2分。這是官鑄銀元的開始。宣統三年,清政府鑄造“大清銀幣”,重量為庫平7錢2分,成色900‰。民國3年(1914年)北洋政府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元,通稱“袁頭幣”,俗叫“袁頭”,每枚重7錢2分,成色890‰。1927年,北伐勝利,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開始鑄造“中山開國紀念幣”,通稱“孫幣”或“中洋”。1933年,國民政府將銀元的重量、成色減少,當年鑄造的新幣“船洋”成色為880‰,重量為26.6971克。1935年11月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政策,正式宣佈禁止銀元流通。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袁頭幣

光緒年間,流入廣西各地的銀元為龍洋和外國的港洋、鷹洋、法光。但直至光緒末年,銀元流通還是很少。宣統以後,銀元流入漸多,續而廣東雙毫、香港單毫大量湧入廣西,銀元受到排擠,流通日益減少。

1948年8月,法幣崩潰,各種銀元(包括法光)和銀毫又代替紙幣成為市場交易的主幣。

國幣——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銀元,如宣統時的“大清銀幣”,北洋政府時的“袁頭幣”。還有國民政府時的“孫幣”和“船洋”也都是國幣。

銀毫——也叫毫洋或小洋,是一種銀輔幣。1890年(光緒十六年),首先在廣東開鑄,分為5角、2角、1角、6分4種。1角銀幣叫“單毫”,2角銀幣叫“雙毫”。銀毫又有東毫和西毫之分,廣東鑄造的稱東毫,廣西鑄造的叫西毫。在流通中,東毫價格又往往高於西毫1成至2成。

袁頭幣

光緒年間,流入廣西各地的銀元為龍洋和外國的港洋、鷹洋、法光。但直至光緒末年,銀元流通還是很少。宣統以後,銀元流入漸多,續而廣東雙毫、香港單毫大量湧入廣西,銀元受到排擠,流通日益減少。

1948年8月,法幣崩潰,各種銀元(包括法光)和銀毫又代替紙幣成為市場交易的主幣。

國幣——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銀元,如宣統時的“大清銀幣”,北洋政府時的“袁頭幣”。還有國民政府時的“孫幣”和“船洋”也都是國幣。

銀毫——也叫毫洋或小洋,是一種銀輔幣。1890年(光緒十六年),首先在廣東開鑄,分為5角、2角、1角、6分4種。1角銀幣叫“單毫”,2角銀幣叫“雙毫”。銀毫又有東毫和西毫之分,廣東鑄造的稱東毫,廣西鑄造的叫西毫。在流通中,東毫價格又往往高於西毫1成至2成。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廣西鑄的銀豪——西豪

宣統二年公佈的《幣制則例》,規定國幣單位為元,並定有5角、2角5分、1角等3種銀輔幣。按十進計,銀輔幣(即銀毫)10角抵作國幣1元。

宣統以後,東毫輸入廣西日益增多,逐漸取代銀兩成為貨幣本位,一直延繼至30年代前期。新桂系兩次統治廣西時期所發行的紙幣都是以銀毫為本位,紙幣名稱亦叫通用貨幣(又稱桂鈔)。

由於銀毫鑄造日多,質量又較差,因之,行使的價格日漸貶低。廣西省政府為克服銀毫貶值帶來的弊端,對銀毫與國幣的比率作了四次調整:第一次,從1927年7月1日起,國幣1元價值銀毫1.2元;第二次,從1931年10月起,國幣1元摺合銀毫1.25元;第三次,從1933年度起,國幣1元值銀毫1.3元;第四次,1937年2月15日起,國幣1元或銀毫1.2元均等於廣西銀行通用貨1.6元。

銀兩票——以銀兩為單位發行的可兌換紙幣。光緒三十年(1904年)起,廣西官銀錢號開始發行銀兩票。面額有10兩、5兩、7錢、7錢3釐等四種,累計發行總額1497008.82兩。此種銀兩票一直流用到民國初年。

銀元票——以銀元為單位發行的可兌換紙幣。廣西官銀錢號於1905年開始發行銀元票,1910年2月廣西官銀錢號改組成立廣西銀行(人們稱為第一期廣西銀行,一直經營到1921年陸榮廷垮臺時),繼續發行銀元票,其面額有1元、5角、1角三種。發行最高額為124萬元。這種銀元票使用到民國初年。

廣西銀行紙幣——民國成立後,舊桂系陸榮廷掌握了廣西軍政大權,統治廣西達10年之久(1912年至1921年),陸榮廷在沒有任何硬幣作準備金的情況下,通過廣西銀行發行廣西銀行紙幣達2853萬元。其中本位幣面額有5元和1元兩種,輔幣票面額有5角和1角兩種。

這種紙幣由於沒有現銀作準備金,不能兌換,便於發行,越發越多,出現紙幣不斷貶值;1916年跌到九折,1920年市面七八折使用。1921年7月陸榮廷跨臺,孫大總統派馬君武擔任廣西省長,准許廣西銀行紙幣以五折行使,隨後兩年,遂成了一文不值的廢紙。

廣西軍用鈔票——1921年粵軍討伐陸榮廷,當年月6進佔梧州。陸榮廷被迫下野後,其部下和各地土匪幫,紛紛扯起“自治軍”旗號(其意是驅逐外省軍隊進佔廣西,廣西由廣西軍隊自治,藉此號召群眾擁護),據地稱雄,各霸一方。自1921年至1924年,廣西陷於無政府狀態,人們稱之為“自治軍”時期。這時期的貨幣市場極端混亂,各地勢力發行的各種不兌換紙幣充斥市場。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廣西軍用鈔票

其時,馬君武雖任廣西省長,但政令僅及南寧和附近狹窄地區,財政十分困難。為適應急需,馬省長決定發行“廣西軍用鈔票”30萬元。這是廣西發行軍用鈔票的開端。

廣東省銀行紙幣——簡稱粵幣或東紙。1921年6月,討伐陸榮廷的粵軍進佔梧州後,繼續向桂平、南寧、龍州推進,帶來近1000萬元粵幣隨軍使用,其價頗高,比銀毫還吃香。但1922年5月起粵軍撤離廣西后,粵幣就不受歡迎了。

中華國民銀行紙幣——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大總統後,成立中華國民銀行。同年12月,孫大總統到桂林設立大本營,籌劃北伐。帶來中華國民銀行紙幣在桂林發行,逐漸流通至附近各縣,復沿桂江兩岸順流以至梧州各地,發行總額360餘萬元。

廣西銀行通用券——1922年,自稱自治軍旅長兼廣西省長的蒙仁潛用廣西銀行名義,在南寧發行“廣西銀行通用券”100萬元。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廣西銀行壹圓通用券

桂林地方銀行紙幣——自稱公民自治軍臨時總司令的樑華堂,於1922年5月佔據桂林後,組成桂林地方銀行,發行面額5元、1元、5角的紙幣300萬元。

邊防票——1922年9月,陸榮廷得到舊部林俊廷、韓綵鳳等人的擁戴,由上海回廣西龍州就任北洋政府委任的“廣西邊防軍務督辦”。並印發5元、1元面額紙幣300萬元。此項紙幣蓋有“督辦廣西邊防軍務”的四方形硃紅印章,時稱“邊防票”。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廣西銀行壹圓邊防票正反面

廣西省銀行紙幣——1922年6月,北洋政府委任張其鍠為廣西省長。1923年6月,張其鍠到南寧就任廣西省長職,成立廣西省銀行,並以廣西省銀行名義發行面額5元、1元、2角的“廣西省銀行紙幣”190萬元(印就300萬元)。

軍用票——1923年2月沈鴻英奉孫大元帥令討伐陳炯明,在梧州設立總司令辦事處,發行“軍用票”5萬元。自1921年7月舊桂系陸榮廷垮臺後到1925年10月新桂系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肅清沈鴻英、韓綵鳳等殘部,軍事取得統一的4年中,是自治軍各佔一方的混亂時期。在這時期內,廣西各地使用的鈔票有舊桂系時期廣西銀行、廣東省銀行和中華國民銀行的紙幣,又有自治軍、民軍、粵軍等各地方勢力所發行的各種名目繁多的軍用票、通用券等,據有資料可查的數額共達2285萬元。有人估計在3000萬元以上。這些券幣,無任何準備,不能兌現,是名副其實的“紙”幣。

廣西銀行通用貨幣——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統一廣西后,於1926年5月1日重新成立廣西銀行(人們稱之為第二期廣西銀行,經營到1929年蔣桂戰爭發生時)。並即發行通用貨幣。所謂通用貨幣,就是以當時廣西通用的銀毫(包括東毫和西毫)為本位所發行的紙幣。通用貨幣的面額有25元、10元、5元、5角、2角、1角等,印製總數為2400萬元,實際發行1500多萬元。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第二期廣西省銀行發行的拾圓通用貨幣

1929年3月發生蔣桂戰爭,李、黃、白戰敗,逃居香港,廣西省銀行也隨之倒閉。

1930年,李、黃、白重新統治廣西。不久,黃紹竑離開廣西,由黃旭初頂上,排位於白崇禧之後,時人簡稱他們為李、白、黃。1932年,李、白、黃又重新組建廣西銀行(人們稱之為第三期廣西銀行,一直營業到1949年廣西解放),並決定對第二期廣西銀行發出尚未收回的通用貨幣860萬元按照票面價二成五回收。結果收回5204200元。

廣西省金庫毫幣券——廣西省政府於1931年發行“廣西省金庫毫幣券”(即是以銀毫為本位)200萬元,面額有10元、5元、1元三種。於1934年收回1965234元。

廣西省金庫國幣券——1934年,廣西省政府又發行“廣西省金庫國幣券(即是以國幣為本位,國幣1元相當銀毫1.3元)300萬元,投入市場。

廣西銀行通用貨幣——第三期廣西銀行於1932年8月1日成立後,即發行通用貨幣,這與第二期廣西銀行的通用貨幣同一內容。其面額有10元、5元、1元、5角、1角五種。這期廣西銀行存在18年(1932年至1949年),共印製通用貨幣79929807.50元,其中2000萬元是利用第二期廣西銀行印就而未動用的。到1937年8月24日行政院通過施行《整理桂鈔辦法》,結束廣西銀行貨幣發行權時,廣西銀行發行通用貨幣(即桂鈔)實績為69927757.20元,按桂鈔1元合國幣5角的法定比率計,摺合國幣(即法幣)34963878.60元。

通用貨幣是以銀毫為本位,由於銀毫質低,其價逐漸低於原定與國幣的比價(即銀毫10角等於國幣1元),通用貨幣亦隨銀毫貶值而貶值。同時通用貨幣發行量逐漸增加,硬幣準備相對減少,特別在1936年“六一運動”期間,驟然增發4000多萬元,桂鈔達到惡性膨脹,致幣值猛然下跌。所以廣西省政府把桂鈔與國幣的比率作了五次調整:

1927年7月—1932年6月,國幣1元值通用貨幣12元;

1932年7月—1933年6月,國幣1元值通用貨幣1.25元;

1933年7月—1936年10月,國幣1元值通用貨幣1.3元;

1936年11月—1937月11月,國幣1元值通用貨幣1.6元;

1937年12月—1949年。國幣1元值通用貨幣2元。

法幣(國幣)——1935年11月4日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政策時所發行的紙幣通常仍稱法幣為國幣。1937年12月以後,代替廣西銀行通用貨幣(仍然准予繼續使用)流通於廣西全境。1942年以後,法幣膨脹加劇,幣值大貶。1946年蔣介石發動內戰,法幣惡性膨脹,幣值更是一落千丈。到了1948年,法幣遭到普遍拒用。

關金券——全稱“海關金單位兌換券”,是國民政府於1930年1月以海關金單位代替海關兩作為海關收稅的計算單位。1931年5月發行關金券。1942年4月,以關金券合法幣20元的比率投入流通。1947年以後,南寧中央銀行不斷髮行大面額的關金券。其結果和法幣遭到同樣的崩潰命運。

清代至民國時期廣西使用的各類貨幣竟達二十多種

關金券

金元券——由於法幣已遭人民拒用,國民政府於1948年8月9日宣佈幣制改革,發行金元券,規定金元券1元摺合法幣300萬萬元。法幣和關金券同時停止使用。但僅發行10個月,金元券就急劇膨脹,幾同廢紙。

銀元券——“銀元兌換券”的簡稱。為代替業已失掉貨幣職能的金元券,潰逃廣州的國民政府以恢復銀本位制為名,予1949年7月3日發行銀元券,規定銀元券1元摺合金元券5億元。但同年10月廣州解放,銀元券的發行猶如曇花一現,隨著國民政府被趕出大陸而消逝。


廣西地方誌辦公室出品

責編:郎尚德 黃榆林

審校:吳輝軍 遊 勇

總編:李秋洪 鄧敏傑

廣西地情網:www.gxdqw.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