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安全殼穹頂成功吊裝

當地時間6月17日8點06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工程——中核集團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K-2機組外層安全殼穹頂成功吊裝。外層安全殼穹頂成功吊裝標誌著核電站主體結構工程結束,為後續安全殼整體試驗和熱試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是華龍一號工程建設首次採用外殼鋼穹頂整體實施方案,也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工程建設技術創新的良好實踐,為後續華龍一號機組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示範效應,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開拓了市場合作空間,將加速推進有關國家、企業與我國的核電合作。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安全殼穹頂成功吊裝

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採用雙層安全殼設計。此次吊裝的外層穹頂位於核島頂部,外層安全殼為內層安全殼及其內部結構提供保護。外層安全殼穹頂重約366噸,是一個直徑53米的多曲面組合殼體,由四層共63塊預製單元體構件組成。

作為華龍一號項目施工過程中的“首創”,採用外殼鋼穹頂整體實施方案,有效避免了對安全殼整體試驗的影響,釋放工期達8個月,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外穹頂施工安全係數。據瞭解,技術創新一直是華龍一號的核心競爭力,在海外華龍建設現場,已經相繼實施了鋼覆面模塊化、主設備預引入、e型翻轉支架、預應力雙層張拉平臺等幾十項創新,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工程建設積累了經驗。

當天的卡拉奇核電工程現場,風和日麗。清晨五點多,現場就開始了正式吊裝前最後檢查工作。變幅、旋轉、負載行走,旋轉、調整,歷經兩個半小時吊裝,在中巴現場員工的共同注目下,穹頂平穩落鉤就位在反應堆廠房外殼筒體上。

巴基斯坦K-2/K-3核電項目是華龍一號海外示範工程,是中核集團向巴方總承包交鑰匙工程,也是我國“一帶一路”上的重點項目。項目主合同於2014年2月28日生效,2015年9月18日澆築第一罐混凝土,截至日前,項目如期實現合同一級里程碑17個,項目進度執行情況良好,並有望於2020年實現項目臨時驗收目標。

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是我國核電創新發展的重大標誌性成果,對於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中核集團華龍一號國內外4臺示範工程進展有序,各關鍵工程節點均按期或提前實現,是全球唯一按照計劃進度建設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工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