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 為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堅守點贊

中國航天 朋友圈 航空航天 黃緯祿 呼和浩特新聞網 2017-04-30
勞動節 為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堅守點贊

眼神炯炯,目視前方,緊盯路況;笑意盈盈,柔聲細語,溫暖車廂……當你乘坐從呼和浩特火車東站到金川·寬城的公交車時,時常會看到一位瘦瘦的女司機。公交車與她瘦小的背影並不相稱,但她卻能將一個“大傢伙”操控得穩穩當當。她,就是呼市勞動模範獲得者,今年被授予“自治區文明家庭”稱號的K5路公交車司機雲海珍。

24日上午,內蒙古晨報全媒體記者乘坐雲海珍駕駛的K5路公交車,近距離感受了這位勞模的日常工作狀態。

勞動節 為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堅守點贊

25年來,雲海珍對乘客的態度一直是那樣溫暖

敬業的25年

“歡迎乘坐K5路公交車,上車的旅客請往裡走,扶好站穩,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請給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讓座……”車廂裡不時響起雲海珍的一句句提示語。

今年,是45歲的雲海珍在公交“戰線”上服務的第25個年頭。

1992年,雲海珍進入呼市公交公司,從做售票員開始,她和公交車結下了“不解之緣”。

“剛進入公交行業時,我就十分熱愛這份工作,想著努力做到最好。2003年,我成為了公交車司機,當我坐上夢寐以求的駕駛員座位時,感到特別自豪。”雲海珍說,在她當售票員的時候,就非常羨慕司機師傅開車,到擁擠路段如何錯車讓車、如何停車,她在售票間隙,會在一旁認真地觀察。

當雲海珍駕駛的公交車安全到站後,在公司的調度室裡,她為記者講述了這25年從業過程中記憶深處的一個“小插曲”。

“5年前一個夏天的晚上,當我把車停入終點站,發現後座上有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睡著了,叫醒他後,小男孩開始哭鬧,說自己坐過站了。”雲海珍馬上報警,向民警說明情況時,民警告訴她,幾分鐘前,有一位母親報警稱孩子坐公交至今未歸。經過一番輾轉,雲海珍與那位報警的母親取得聯繫,確定了公交車上“睡過站”的男孩就是這位母親的孩子,隨後,雲海珍將孩子送至呼市八一市場附近,母子團聚。

雲海珍說,如果說1992年是她進入公交行業的起點,那她希望服務乘客的日子不會到達終點站。

在這25年裡,她換車、換線、換崗位,唯一不換的是對乘客服務的態度,要在10米車廂裡塑造出呼市公交人的品牌形象,更使“小”車廂成為展示城市文明的“大”窗口。

辛勤的12小時

當公交車駛入呼和浩特火車東站時,雲海珍匆匆跑下車去,進入調度室完成工作流程,她大口地喝了一杯水,隨即馬上戴好手套,沒有耽誤片刻,便急忙地趕上另一輛公交車,開始出發……

“我每天至少需工作12個小時,每次到站只有幾分鐘休息時間,如果遇到堵車,就來不及休息,馬上發車。” 即使是這樣,雲海珍也從未想過要離開自己的崗位。她是這樣說的:“我會繼續為大家服務,將車上的每一位乘客安全送到站點,堅守到最後一班崗。”

在雲海珍的駕駛席處,一張全家福照片已變得有些泛白。

“為什麼別人的媽媽會送孩子去學校,週末帶小朋友出去玩,而我媽媽卻總是很忙,沒有時間陪我。”雲海珍回憶道,每天的早出晚歸,雖然得到丈夫的支持,卻沒能得到兒子的理解,這讓雲海珍對兒子很是愧疚。

“現在孩子長大了,不僅會幫我洗衣服,還會督促我早點休息,怕我太累。”說起現在的生活,雲海珍的臉上掛滿了幸福的表情。

雲海珍的車廂總是打掃得乾乾淨淨,車況、設備、燃料,她每天上崗前都會一一檢查。從新車到更換時,雲海珍更換的零件一定是最少的;同一時間加的氣,她總比別人多跑出一趟,一年就能節省5000多方的天然氣。

“每天我要從呼和浩特火車東站開到金川·寬城來回跑4趟,8個單程,每趟大概要3個小時,可我從沒覺得累,讓乘客們安全到站,就是我的職責。”

付出總有回報,雲海珍認真負責、不怕吃苦的精神得到了乘客和同事的一致稱讚。她照顧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乘客;她為遭遇偷竊的乘客找回失物;她主動聯繫失主送還丟失物品……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彰顯了一名公交車駕駛員的優秀品格。她行車安全無事故,節支增效,成為同事們學習的榜樣。她用根植於內心的優質服務,傳遞著日新月異的首府日益升騰的城市文明。(記者 白洋 實習記者 王樂)

一身樸素簡單的裝束,一個背了許久的公文包,他和藹可親的臉上,有著一雙總是笑眯眯的小眼睛……

4月24日,記者初次見到了航天科工六院46所研究員,內蒙古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德。

勞動節 為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堅守點贊

王德在工作中

即使失敗上百次也會堅持做下去

1994年,王德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2004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工程專業,取得工程碩士學位。此後,他便在航天科工六院46所工作,從事熱防護材料技術研究,現任46所熱防護材料技術首席專家、型號技術指揮、外防熱技術總負責人和主任研究師等職務。他先後承擔了各類重大項目近20項,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申報了20多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9項。

“我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六院46所工作了23年,每一種新研製的材料要實現應用都要做到萬無一失。研製過程中,要充分論證,多途徑探索;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夜以繼日的攻關,即使經歷上百次的失敗,即使實驗要做3年以上,我也會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努力將材料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王德作為“納米”領域的科研項目研究者,為自己樹立了極高要求,要用“納米精神”去鑽研熱防護技術。

難忘連續4天的高強度工作

在採訪中,內蒙古晨報全媒體記者得知,通過多年的研究創新,王德組建並培養了一支外防熱技術高水平研究團隊,他帶領的研究團隊,曽兩次入選航天科工集團創新團隊,一次入選青年創新工作室,為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工作中,王德以“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黃緯祿等為榜樣,勤於學習,肯於鑽研。他愛崗敬業,常常撰寫報告到凌晨兩三點;他嚴以律己,嚴格約束親屬和身邊人,自覺淨化朋友圈,對負責的預研課題和型號研製生產工作嚴格要求;他團結同事、不辭勞苦,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會與同事反覆討論,認真檢查每個細節,直至將問題解決。

有一次工作時間特別長,王德記憶“深刻”。“有一次在負責研製外防護材料施工時,我們在實驗室裡連續奮戰4天,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在克服設備條件不足和工作環境差等不利因素後,終於順利地完成了研製。”

堅持引領專業技術的發展

據瞭解,王德所負責的重大創新項目,已研製出自修復效率達90%以上的塗層和適應高熱流條件的系列熱防護材料,通過試驗考核,為航天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王德在工作中踏實認真、積極作為,也成為了同事們心中的楷模。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王德和他的團隊在項目立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動軍民領域融合發展,並推廣熱防護技術的應用價值。作為46所科技委熱防護技術專業組組長,王德堅持引領專業技術的發展,負責熱防護技術領域“十二五”“十三五” 規劃及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論證與實施,為我國熱防護材料研製提供了重要保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是王德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直以來,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把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中國航天事業。

(記者 白洋 實習記者 王樂)

“這手藝,開個理髮店,絕對沒問題!”中鐵六局京新高速公路第三項目部的喬雨,對著鏡子整理著剛理的髮型,直誇呼鐵局臨策基礎部蘇宏圖綜合車間的義務“理髮師”何文豪。

何文豪家在黑龍江雙鴨山市,是一名90後,2012年,他走上工作崗位,在地處阿拉善盟無人區的腹地臨策基礎部蘇宏圖綜合車間工作。車間附近自然環境惡劣,方圓幾十裡沒有像樣的商店,大夥特別為理髮犯難,何文豪主動請纓,成為車間的義務“理髮師”。

勞動節 為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堅守點贊

何文豪為工友們義務理髮

為提高理髮技能,何文豪利用休假的機會,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一家理髮店學徒,心靈手巧的他很快掌握了理髮的技巧,他購買了一套理髮工具帶到車間,義務為車間職工理髮。很快,整個站區的職工和家屬都成了他的常客。

記得有一次,中石油勘探隊的職工一下來了50多人,一個個蓬頭垢面,都需要理髮,小何咬著牙,手裡的理髮剪刀和電推子上下飛舞,大夥剛才還亂蓬蓬的頭髮很快變得稜角分明。那次,何文豪累得手都抽筋了,一直幹到晚上十二點才全部理完。

5年來,何文豪用壞了三套理髮工具,義務理髮1000多人次。他也成為了職工中間口口相傳的熱心人。“在工作之餘為工友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既方便了他人,又愉悅了自己,這樣的事情我還要接著幹。”面對記者的採訪,何文豪笑容燦爛。

(記者 郭治華)

“在漫天風沙裡,鋪著大鹽粒,我竟淚流的不能自已……”4月25日23時,包頭工務段包頭橋隧工區工長張如峰輕哼著改了詞的歌曲,戴著耳機,慢慢走進了工區大門,耳機插頭卻空落落地躺在他的口袋裡。

從呼和浩特鐵路局第一階段集中施工以來,張如峰就和工友奮戰在線路鋪鹽一線。大量的鹽粒鋪灑在道床石砟以下,鹽分通過雨水滲進路基,提高水的冰點,防治冬季路基凍脹。最困難的無疑是被張如峰稱之為“夾縫中生存”的大機清篩、鋪鹽同步作業,不僅要面對漫天粉塵,現場的噪聲更是讓人頭疼欲裂。

勞動節 為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堅守點贊

張如峰與工人們一起在鐵軌道床上鋪鹽

26日零時30分,施工開始,在等待大機進場間隙,張如峰一把摘掉了耳機,“趕緊把鹽搬運到位!”他帶頭扛著30公斤重的鹽包,10餘次翻過一人高的平板車,一袋袋整齊堆碼在線路旁,還沒開始作業,張如峰的臉上就全是汗水。

“在大機旁作業,就像是大號的衝擊鑽在你耳邊打了3小時眼。”張如峰總是這麼形容噪音。每當清篩車操作臂緩緩對準了第一個枕盒時,他的心都要一抖。轟鳴驟起,無數細碎的石砟被捲入大機中,清篩後石砟回填,道床中積聚的泥沙被捲揚機傾倒至臨線的平板車上。氣缸的轟隆作響,石砟間的碰撞讓張如峰條件反射般地感到眉心和耳蝸一陣陣刺痛,但是他卻必須認真觀察著大機作業,在機械臂的捲揚和回填間及時把鹽粒在石砟回填前均勻鋪在路基,同時他還要通過聲音判斷身前後兩列車何時移動,確保安全。

在巨大的噪聲中,張如峰頭頂上捲揚機噴出的泥沙混著他的汗水一點點在臉上、頸間積聚,形成如同面具一般的“泥殼”,氣流捲起的異物不時飛入眼睛,他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眼淚不停地流著,在臉上衝出一道道“白溝”。

3個小時作業結束,張如峰將一噸鹽粒的最後一鏟灑在道床上,便逃也似地跑出了網圍欄,嚴嚴實實地將耳機扣在了耳朵上,儘快緩解著劇痛的耳蝸。因為他知道,明天鋪鹽的3個小時同樣難捱。但他更知道,正是自己和工友一次次將這難捱的工作扛過去,才能讓列車的運行多一份安全。想到這裡,張如峰又感覺胸膛裡充滿了力量。(記者 白洋 實習記者 王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