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只能排第二,還有一人對中國大一統的貢獻遠超秦始皇(二)

上一篇介紹說秦始皇對中國大一統的貢獻只能排第二,很多讀者表示強列不認同。我們今天再舉例子來論證為何秦始皇只能排第二,看是否能讓大家所接受?

上一篇說過,周之前,中國各個部落或各個小國雖都臣服於商,但只是臣屬關係,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或國家認同。直到周公實行了分封制與宗法制。將以周王國為中心的周家天下凝聚成一個以血緣等級聯繫起來的大邦聯。周王室及其所控制下的諸侯在宗法制的維持之下,漸漸形成了統一的民族與文化認同。

做個簡單的比喻。商朝更像是小說中的江湖。商王國像是武林盟主,臣服於商的各部落或小邦國就猶如江湖各大門派。這種國家的維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商王國的實力、威望、人心。一旦這三方面出現問題,商也就會出問題。

秦始皇只能排第二,還有一人對中國大一統的貢獻遠超秦始皇(二)

武王伐紂其實就是周國想當武林盟主,召集了一大批不滿老盟主的門派,共同把老盟主趕下臺。商紂王被打下臺之後,周武王當了新一任的武林盟主。只不過換了盟主,江湖還是那個江湖。

周公出於對盟主實力的不自信,也出於各種現實考量,決意改革江湖。周公通過分封形式,將戰略重地及邊疆重鎮分封給同姓親族及親信大臣。以分封與聯姻形式拉攏了其他異姓諸侯。以爵祿拉攏了各蠻夷部落。以懷柔手段安撫了商朝遺老。     

經周公這麼一整,不論原先的小邦國,還是蠻夷部落都有了各自的封域、身份、等級。各諸侯之間或是兄弟子姪或成姻親。周盟主領導的江湖慢慢變成了一個以血緣等級維繫起來的大家庭。周王名義控制範圍之內的各個諸侯,慢慢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

秦始皇只能排第二,還有一人對中國大一統的貢獻遠超秦始皇(二)

到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雖然各自兼併,但普遍認為是華夏部族之間的內戰。最典型的就是管仲的尊王攘夷。他在攘夷方面做了幾個件事:一、幫助燕國打退山戎的侵擾;二、幫助刑、衛兩國打退了狄人的入侵;三、將楚國當蠻夷來遏制。

也就是說,到了管仲時代,周家天下內的各諸侯已普遍認為是同一民族或文化,周家天下之外便是蠻夷戎狄。孔子也曾感慨如果沒有管仲,我們都要披髮左衽。

由於可見,正是周朝統治的幾百年,逐漸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與文化認同。秦國在共同文化與民族認同的基礎上,經數代人的努力,到秦始皇時代,滅掉了六國,開創了大一統。

秦始皇只能排第二,還有一人對中國大一統的貢獻遠超秦始皇(二)

印度的孔雀王朝,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無不以強大武力征服了一系列國家或民族,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但是,這些帝國內部的各民族缺乏共同的民族與文化認同,各民族並沒有凝聚力,更多的是追求自主的離心力。所以,這些帝國滅亡之後,便走向四分五裂,再難統一。

總而言之,武力的征服只能凝聚於一時,民族和文化的認同才是維繫長遠之關鍵。正是因為有周公的創造所形成的共同的民族或文化認同,才使得秦朝滅亡之後,中國依然是大一統。如果從維護統一的長久,以及改朝換代之後依然能保持大一統方面,周公比秦始皇更勝一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