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女子性亂成風,秦始皇沒多少好感,卻對一民間女子敬重有加

文|西子

作為中國歷史上首個憑藉武力一統天下的帝王,秦始皇的鐵腕與專制殘暴是世所公認的。

其實他不只是性子暴烈,而且對當時的大秦女子也不看好。

並非那時就很重男輕女了。重男輕女的儒家思想可以再後來的大漢才真正盛行。

為何他對女人有偏見?這就和他的身世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很大關係。

據史載,先秦時期,女性在兩性問題上是比較開放的,婦女喪夫再嫁本屬常事,有的再嫁多次也無人非議。漢武帝之母王夫人也是二嫁。《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陳平所娶之妻張氏,就是曾克五夫的女子,陳平是她第六任丈夫。

而秦始皇的生母在這方面更是堪稱“典範”,因為她在性方面遠不止是開放,而是淫亂。

而要僅僅是她自己淫樂到也罷了,可她還因此威脅到秦始皇的皇帝位置,這就讓秦始皇大為不滿了,雖然是自己的母親。

先秦女子性亂成風,秦始皇沒多少好感,卻對一民間女子敬重有加

秦始皇的生母本是宰相呂不韋的小妾。可當上皇后與皇太后之後,仍然和呂不韋保持不正常關係不說,還另與一情夫嫪毐淫樂後宮,還生下幾個私生子。

據說這嫪毐仗著自己有太后的寵幸,又與她生了孩子,竟生出非份之想——想讓自己與太后的私生子取秦始皇而代之,這樣自己就是皇帝他爹,甚至還就是皇帝了!

於是他謀劃造反,但最後被秦始皇打敗了。

先秦女子性亂成風,秦始皇沒多少好感,卻對一民間女子敬重有加

不過又有史家說,這嫪毐本意本無造反之心。只是這秦始皇非常的厭惡他和太后的這種行徑,可又想不著什麼好發來制止,只得設計逼其造反,藉口滅了他。

而不管事實如何,這嫪毐和太后的下場都被整得很慘了。

嬴政平嫪毐之亂後,五馬分屍嫪毐與其三族,把嫪毐門客數千人流放至蜀地,殺太后所生之兩子,囚太后於偏宮,把為太后說情的二十七位大臣砍下四肢懸頭顱示眾,還是齊人茅焦冒著被煮油鍋的風險向嬴政勸諫:「陛下車裂假父,有嫉妬之心;囊撲兩弟,有不慈之名;遷母咸陽,有不孝之行;蒺藜諫士,有桀紂之治。天下聞之,盡瓦解,無向秦者。臣竊恐秦亡,為陛下危之。」嬴政後來不得不接回母親。

而此時,秦國有一奇女子,其貞烈之風與太后及大秦其他很多女人淫亂之風形成鮮明對比。

她叫巴寡婦清。

先秦女子性亂成風,秦始皇沒多少好感,卻對一民間女子敬重有加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

什麼意思?

大意是:巴郡寡婦清的先祖自得到硃砂礦,竟獨攬其利達好幾代人,家產多得不計其數。清是個寡婦,能守住先人的家業,用錢財來保護自己,不被別人侵犯。秦始皇以上賓之禮待她,為她修築了女懷清檯。烏氏倮一介邊鄙牧夫,巴郡寡婦清一介窮鄉寡婦,能夠名揚天下,萬乘之尊對他們以禮相待,這難道不是因為他們富有嗎?

作為那種年代的女人,巴寡婦清能夠得到秦始皇的“禮抗萬乘”的禮遇,實在是至高無尚,絕無僅有。

很多人認為,巴寡婦清之所以獨受秦始皇抬愛,是因為其作為一個普通的弱女子,竟然能與亂世之中和男人一爭高下,成為六國豪強,還深受當地人喜愛。

巴寡婦清的這點的確非同一般,但僅憑這是打動不了秦始皇的。她真正打動秦始皇的其實還是她的“守貞”。

雖說那時的社會非但沒有強調女人要守貞,而且女人在兩方面還相當自由,巴寡婦清喪夫後為了繼承龐大家業沒有再嫁,守節從一而終。

於是秦始皇刻意抬出「貞」表彰巴寡婦清,對太后深寓諷刺之意。

《括地誌》稱:寡婦清檯山俗名貞女山,在涪州永安縣東北七十里也。嬴政在巴蜀之地流放門客之地建貞女臺並非出於偶然。

先秦女子性亂成風,秦始皇沒多少好感,卻對一民間女子敬重有加

根據秦始皇會稽刻石上不準寡婦「倍死不貞」,對逃嫁之婦「子不得母」的規定可見秦始皇有意把巴寡婦清作為守貞典型,當做標杆樹立。出於厭惡母親,出於表彰詔書所倡導的女子行為準則,這個「貞」字,還投射了秦始皇心裡母親的形象--堅貞,獨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