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

中國古代史 陸雲 楊維楨 陸機 上海熱線文化 2017-06-09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編者按:在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期間,全國旅遊業吸金337億元,國人消費能力可見一斑!對於很多人來說,旅行除了看沿途的風景拍個照什麼的,住什麼樣的酒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近些年,為了招攬遊客,越來越多的酒店別出心裁、奇招連連。在上海就有這麼一座酒店,尚未完工就早已被炒的沸沸揚揚。它就是天馬山深坑酒店!此酒店建於深約80米的坑內。那麼,擁有如此巨大深坑的天馬山又有何來頭呢?今天,【上海熱線文化】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座擁有眾多傳說,還有一座東方“比薩斜塔”的天馬山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天馬山(Tianma Shan) 位於松江縣松江鎮西北約11公里。山有東西二峰,形似“天馬聳脊”,故名。世傳春秋時吳干將鑄劍於此,或謂山後皆幹姓所有,故又名幹山。昔時山上多琳宮、梵宇,春季遊山拜佛者絡繹不絕,故亦稱燒香山。山體由凝灰角礫岩、晶屑凝灰岩和正長斑岩組成,海拔98.2米,周長約3公里,面積約120公頃,南坡陡峻多峭壁,北坡較緩,林木茂盛,風景秀麗,西峰有樹齡約700年的古銀杏一株,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建護珠塔,今仍屹立山巔。

天馬山有一館、一祠、一樓、一庵、一廟、一寺、一道院、二亭、二池、二寺、二堂、二精舍、二塔、二山房、二草堂、三泉、三臺、三園、三軒、四殿、四閣等勝景,以朝真道院為中心。

護珠寶光塔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在天馬山中峰之右,宋元豐二年(1079年)許文全建。塔高20餘米,共七級八面。放眼望去,雖塔身顯小,但屹立山間,仍不失挺拔俊秀。《幹山志》稱:“登覽者極江海之觀。”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高宗賜五色佛舍利藏於此塔內,後人時常可觀其寶光顯現。據目睹此景者說,每當日出或傍晚時分,陽光透過帶水氣的雲霧,就會在塔的四周出現一個七彩的光環。這同我國幾處名山佛光,如黃山佛光、峨眉山佛光的形成原理一樣,它使天馬山塗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前來燒香朝拜。到了清代,此塔所在寺廟香火仍很旺盛。據清人諸聯的《明齋小識》記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裡演戲祭神,由於燃放爆竹不慎,而造成火災,燒去塔心木及扶梯、樓板等,塔梯、腰簷、平座也都被毀壞,僅剩磚砌塔身。塔身上截西南角留殘木一段,便是明證。後人在塔磚縫中發現宋代元豐錢幣,遂不斷拆磚覓寶,使塔底西北角磚身逐漸被拆去,形成2米直徑的大窟窿。由於地基變動,使塔身逐漸朝東南方向傾斜。據1982年勘查,塔頂中心移位2.27米,故俗稱“斜塔”。護珠寶光塔比意大利比薩斜塔還傾斜1度多,可稱得上是世界第一斜塔。塔身傾斜達7度6分,斜度超過意大利比薩斜塔,號稱“天下第一斜塔”。 已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斜塔候選世界紀錄。

三高士墓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在山東麓,為元代著名文人楊維楨、錢惟善、陸居仁三墓的合稱。楊為浙江會稽人,錢為浙江錢塘人,陸為華亭人,3人同隱幹山,死後皆葬於此。南為楊墓,其左2丈為陸墓,又稍左靠北1丈為錢墓。據《幹山志》記:“萬曆甲申華亭知縣陳秉浩封土修墓,立三高士碑於其上。”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4]

錢惟善(?—1369),字思復,自號心白道人、武夷山樵者,錢塘(今杭州)人。元至元元年(1335),參加江浙省試,考題為《羅剎江賦》。當時應考者達3000多人,都不知羅剎江出處,只有惟善引用枚乘的《七發》證明錢塘之曲江,即為羅剎江,大為主考官稱賞,因而名聲遠揚,自號曲江居士。至正元年(1341),以鄉薦官至儒學副提舉。張士誠佔領江浙後,退隱吳江筒川,後又遷居華亭。明洪武初年卒,與楊維楨、陸居仁合葬於幹山,人稱三高士墓。惟善長於《毛詩》,兼工詩文。有《江月松風集》12卷傳世。又兼長書法,作品有《幽人詩帖》、《田家詩帖》等。事蹟收錄於《續弘簡錄》。

陸居仁,字宅之,自號巢鬆翁,又號鬆雲野褐,瑁湖居士,松江華亭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惠宗至元初前後在世。泰定舉人,隱居不仕,教授以終。工詩,與楊維楨、錢惟善相唱和。及沒,同葬于山,人目為“三高士墓”。

看劍亭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元楊維楨所築,以求干將劍。

餐霞館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在朝真道院左側,明萬曆年間周盛築,取唐朝馬戴 《送道友入天台山作》詩:“漱齒飛泉外,餐霞早境中。” 之意,崇宏壯麗,前有叢桂五株,大可合抱。

八仙坡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又名八仙石。相傳八仙曾過此。據《幹山志》有八仙石,位置在圓智寺後,散列於幹山之半,若諸葛武侯八陣圖。現掩沒在雜草叢林中。

留雲壁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在朝真道院前,有一處石壁,高過百仞。

二陸草堂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在天馬山南麓,五代後晉所建圓智教寺即草堂舊址。明嘉靖間,寺僧鏡圓募緣重建,於隆慶己巳八年告成。相傳為二陸讀書處。陸機、陸雲於吳滅後,在幹山建草堂,閉門讀書十年(一說在小崑山)。明代錢思周在寺西偏,建二俊祠,以祀二陸,隆慶中曾重修。

陸機(261年-303年),字士衡,吳郡吳縣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出身吳郡陸氏,為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第四子,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又與顧榮、陸雲並稱“洛陽三俊”。陸機在孫吳時曾任牙門將,吳亡後出仕西晉,太康十年(289年),陸機兄弟來到洛陽,文才傾動一時,受太常張華賞識,此後名氣大振。時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說。歷任任太傅祭酒、吳國郎中令、著作郎等職,與賈謐等結為“金谷二十四友”。趙王司馬倫掌權時,引為相國參軍,封關中侯,於其篡位時受偽職。司馬倫被誅後,險遭處死,賴成都王司馬穎救免,此後便委身依之,為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太安二年(303年),任後將軍、河北大都督,率軍討伐長沙王司馬乂,卻大敗於七裡澗,最終遭讒遇害,被夷三族。陸機“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詩重藻繪排偶,駢文亦佳。與弟陸雲俱為西晉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太康之英”。與潘岳同為西晉詩壇的代表,形成”太康詩風“,世有“潘江陸海”之稱。陸機亦善書法,其《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陸雲(262年-303年),字士龍,吳郡吳縣人,西晉官員、文學家,東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第五子。與其兄陸機合稱“二陸”,曾任清河內史,故世稱“陸清河”。陸雲少聰穎,六歲即能文,被薦舉時才十六歲。太康十年(289年),陸雲來到京城洛陽,訪得太常張華,得到張華賞識,並介紹給劉道真,日後二陸名氣大振。時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說(“三張”指張載、張協和張亢)。後陸雲任吳王司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諫,經常批評吳王弊政,頗受司馬晏禮遇,先後曾任尚書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書侍郎、清河內史等職。陸機死於“八王之亂”而被夷三族後,陸雲也為之牽連入獄。儘管許多人上疏司馬穎請求不要株連陸雲,但他最終還是遇害了。時年四十二歲,無子,生有二女。由門生故吏迎葬於清河。

半珠庵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在天馬山西麓,系天馬周氏家庵。庵西為其祖瑩。庵中有樓三間。其側有精舍,曰“香巖”,為周氏先祖讀書處。

雙鬆臺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在塔院下,雙鬆為楊維楨手植。

一柱石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像一支神筆直指蒼穹,聳立在天地之間,頂天立地,充滿陽剛之氣。有傳說講,它是“共工怒而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的“天柱”一截,被雲遊天下的仙人呂洞賓見到扔到這來。

濯月泉

誰說上海沒有山|天馬山不僅傳說多還有東方“比薩斜塔”又稱天下第四泉、片玉泉、浴眼泉。據《幹山志》記,在原朝真道院、餐霞館後,舊時曾建亭其上,董其昌題有“山引三花秀,名因片玉高”之句。明何三畏曾作“第四泉記”雲:“考之郡志,天馬山有浴眼泉,掬之明目,而此泉自地湧出,緣石壁數仞,自蒼苔紫蘚間汩汩而下。羽士沿其流處,發其脈,廣深丈許,得石地中,模糊一石,拂之,隱隱有點畫形,因洗而視之,有‘天下第四泉’五字。”而嘉慶府志載濯月泉又名第四泉;《婁縣誌》則記:“有泉曰片玉,掬以頮面,雲能明目。”故實為一泉4名。

誰說上海沒有山系列

松江小崑山的十大景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