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中國古代史 故宮 高士奇 北宋 藝術鑑藏 2017-05-05

北宋時,蜀地(四川)生產一種質地精良的本色絹,稱為蜀素。

有個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一個長卷,上織有烏絲欄,製作講究,只在卷尾寫了幾句話,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題詩,以遺子孫, 可是傳了祖孫三代,竟無人敢寫。因為絲綢織品的紋羅粗糙,滯澀難寫,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問津。

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米芾三十八歲時,米芾見了卻“當仁不讓”,一揮到底,寫得隨意自如,清勁飛動,真似如魚得水一般,他在上面題了自作五七言八首詩,這就是《蜀素帖》。此卷由於絲綢織品不易受墨而出現了較多的枯筆,使通篇墨色有濃有淡,如渴驥奔泉,更覺精彩動人。此卷明代歸項元汴、董其昌、吳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鴻緒、傅恆之手,後入清內府,現存臺灣故宮博物院。

蜀素帖率意的筆法,奇詭的結體,中和的佈局,一洗晉唐以來和平簡遠的書風,創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所以清高士奇曾題詩盛讚此帖:“蜀縑織素鳥絲界,米顛書邁歐虞派。出入魏晉醞天真,風檣陣馬絕痛快”。董其昌在《蜀素帖》後跋曰:“此卷如獅子搏象,以全力赴之,當為生平合作”。

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中華第一美貼寫在絲綢上,紋理粗糙沒人敢寫,現藏臺北故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