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中巴建交,當地八成華僑華人都是我們花都人!花都還有巴拿馬村!

中餐 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 經濟 廣州花都發布 2017-06-16

關注「廣州花都發布」 掌握花都權威資訊

厲害!中巴建交,當地八成華僑華人都是我們花都人!花都還有巴拿馬村!

儒林村、旗新村,花都的巴拿馬村

6月12日,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宣佈巴拿馬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6月13日,外交部長王毅同巴拿馬共和國副總統兼外長聖馬洛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中巴關係掀開了新篇章。

厲害!中巴建交,當地八成華僑華人都是我們花都人!花都還有巴拿馬村!

(新華社圖片)

那麼重點來了!據說中巴建交,最高興的就是咱花都人。因為,當地八成華人華僑來自我們花都!花山儒林村、獅嶺旗新村,就被稱為巴拿馬村,該村在巴拿馬的村民比留在村裡的人還要多。

厲害!中巴建交,當地八成華僑華人都是我們花都人!花都還有巴拿馬村!

(資料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景榮 攝)

【漲知識】巴拿馬,因一條運河而世界聞名

厲害!中巴建交,當地八成華僑華人都是我們花都人!花都還有巴拿馬村!

巴拿馬共和國位於中美洲東南部,人口400餘萬,國土面積7.5萬平方公里,首都巴拿馬城,西班牙語為該國官方語言。國家雖小,卻因巴拿馬運河而世界聞名。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運河之一,被稱為黃金水道。全球每年近6%的貿易運輸通過該運河,有全球貿易晴雨表之稱。巴拿馬也是世界航空和海運的樞紐,許多國際航班需要在此中轉,貨輪則需在這裡穿越運河或靠港。

花都巴拿馬華人華僑的前世今生

華人抵達巴拿馬至今已有163年。早期來巴拿馬的華人勞工參與了兩洋鐵路和巴拿馬運河的建設,為這兩項舉世矚目的工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代價。2016年6月26日,來自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號成為巴拿馬運河擴建後的首航船隻。

從此以後,就有不少華人選擇在巴拿馬定居,並形成拉美最大的華人僑社之一。而廣州花都區更與巴拿馬有著很深的淵源。

巴拿馬花都同鄉會原會長羅記添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表示:“巴拿馬當地華人華僑大約有20萬人,其中八成都是來自廣東廣州花都區。”此外,花都區至今還保留著一條“巴拿馬村”,因為村中一半人都在巴拿馬。

厲害!中巴建交,當地八成華僑華人都是我們花都人!花都還有巴拿馬村!

(中巴建交後,當地華僑華人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圖片羅記添提供)

“巴拿馬宣佈和中國建交後,我們當地華僑華人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我們等這一天等了許多年了!”,今年年頭剛剛卸任巴拿馬花都同鄉會會長的羅記添表示,“建交後,華僑們最期待的是開通航線直接返回祖國。

旗新村在巴拿馬的村民比留在村裡的人還要多,有不少巴拿馬的父母把孩子送回花都學習,由回來的老人照顧。圖中老人家裡十人在巴拿馬和美國,自己回來花都生活。

厲害!中巴建交,當地八成華僑華人都是我們花都人!花都還有巴拿馬村!

(資料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景榮 攝)

“巴拿馬村”,隨便問個村民,都有巴拿馬親戚

羅記添表示,改革開放後,花都僑鄉民眾利用原來的海外關係,從上世紀80年代起以不同的方式移民巴拿馬,移民活動在上世紀90年代達到高峰,出現一些移民僑鄉鎮,並形成了“巴拿馬村”,例如旗新村、儒林村等。

走進獅嶺旗新村,隨便找個村民問下,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巴拿馬親戚。據介紹,旗新村位於獅嶺鎮東面,佔地面積4平方公里。本村戶籍人口1777人,564戶,流動人口約1800人。主要姓氏有鍾、羅、古、樑、陳、張、葉、馬、曾、邱等。

根據村民鍾叔統計,在巴拿馬的花都旗新村後代多達兩、三千人,數字比本村戶籍還多,且多是青壯勞動力。在村中生活的老人一大部分是從巴拿馬歸國,有的還持巴拿馬戶籍。數名年過半百的旗新村巴拿馬歸僑回憶,祖輩已經在巴拿馬開運河或經商,旗新人在巴拿馬的歷史多百年。

而獅嶺旗新村負責人估計相對保守一點,“村民一半人在旗新,一半人在巴拿馬。近年來,獅嶺經濟發展,到巴拿馬打工、做生意的村民少了。”

厲害!中巴建交,當地八成華僑華人都是我們花都人!花都還有巴拿馬村!

巴拿馬出生的小孩回花都學習。(資料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景榮 攝)

巴拿馬愛嘆粵式早茶,當地人用花都口音粵語報菜名!

巴當地華人的存在,為當地的種族多元文化添上濃厚的一筆。大米由此成為巴拿馬人的主食之一,粵菜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週末去吃早茶也已成為巴拿馬許多民眾的習慣。

巴拿馬《星報》在2015年12月進行的一個調查結果顯示,中餐是巴拿馬人下館子的第三選項,僅次於美式快餐和意大利餐,其受歡迎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官方數據顯示,在巴拿馬生活著20餘萬華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5%強。這還不包括那些帶有中國血統的巴拿馬人。由於在巴華僑華人多數來自廣東省,因此粵菜成為中華美食在這裡的代表,粵式早茶在巴拿馬可謂家喻戶曉,廣受歡迎。

首都巴拿馬城眾多的中餐館大多經營粵式菜系,其中規模較大的有龍鳳、金麒麟、雙喜樓等,均可容納近千人用餐。每到週末早晨,這些酒樓都賓客盈門,門外總會有不少人在等位。當地美食家迪西艾特在當地美食網上寫道:“每個週末,如果你到這些中餐廳去吃早茶,你都會發現那裡擠滿了人,如果你10點鐘才到,很不幸,你必須排隊等位。並且,你會發現,這裡的食客中,巴拿馬人多過華人。”

餐廳服務生多是當地人,當你點菜時,他們一律使用粵語報菜名,燒賣、皮蛋粥、蝦餃、排骨、鳳爪等,標準的粵語發音;而當地食客們,對這些異國發音的食品名稱,也早已耳熟能詳、運用自如。

在餐館用早茶時,很多巴拿馬食客都能嫻熟地使用筷子。有些巴拿馬學校在小學的家庭課中,就有練習使用筷子的課程。

巴拿馬人喝早茶與華人有不同之處,當地人極少喝熱茶。在中餐館,如果客人是華人,服務生一律端上一壺濃濃的滾燙的茶水和一套茶杯;如果是當地人,則直接給他們每人倒上一杯冰水,間或還會有服務生推來載滿冰鎮飲料的推車,供當地人挑選。這就是具有巴拿馬特色的粵式早茶。

既然當地八成以上的華僑華人都是我們花都人,那麼,小編很認真地推理:茶餐廳的粵語,不就是我們花都口音的粵語咯?好親切啊!不說了,“捱”要去巴拿馬點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