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中餐 煲仔飯 小吃 叉燒包 喜北在覓食 喜北在覓食 2017-10-02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這是覓食的第149篇文章

剛摘完一星的 Bo Shanghai,最近臺子蠻難訂的。食評老早就寫過了,說是中餐西做,但我覺得,還真別把它當中餐吃。門口那家副牌Daimon,還能勉強算作中餐fusion。

一直有點不溫不火,終於閉門造車、捲土重來。

但吃吃喝喝的地方,裝修再好看不好吃也是白搭。

在美國住的那些年,形形色色怪比倒灶的妖怪中餐fusion,實在是見得太多了。但我真是沒有想到,這家Daimon,竟然能打破中不中、洋不洋的半吊子魔咒,扮得了洋氣,也守得住傳統,把叉燒包、甜豆花做得一絲不苟,甚至弄出了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拌飯,超靚!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並不是在逗你,我一個禮拜跑了兩趟。而且第二次去是踩著晚上11點、大師傅不在的的last order,出品依然過硬,值得點贊。

一句話點評:比去年好吃多了。人均300,放開了吃也就500,在外灘這個地段,真是撿了只皮夾子。國慶無休,留守上海,不如去把人家門檻踩塌?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Environment · 環境

______

去年的Daimon,有點讓人愛不起來。

三分在沒點對菜,七分怪光線太暗。

我特別不喜歡光線暗的餐廳,影響食慾。而且亮一點對朋友圈晒吃的發 instagram多重要啊!!!變相宣傳啊!照片拍不清楚西蛤一隻。

現在真的比去年亮多了。霓虹燈花了血本,像《攻殼機動隊》未來都市裡的異次元夜總會~ 接地現實,又極盡科幻。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en?跟同一條馬路上的鄰居家廚師去砸貓

我最喜歡的還是這隻巨型招財貓!!!模樣討喜的龐大身軀後面,掩著那扇通往 Bo Shanghai 的門。

聽說以後還會有DJ 駐場,感覺會很 High。

Food · 食物

______

廚魔Alvin Leung 對於港式點心及飲茶文化的迷戀,身邊朋友人盡皆知。但若你以為,他只會翻花樣做做舊式Dim Sum,搞點噱頭,那你可真是太小看這家店了。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先來看看菜單,比起Bo Shanghai“八大菜系中餐西做”的命題作文,沒那麼多條條框框的Daimon,反而更加天馬行空。從叉燒包碗仔翅,從燒烤南美魚生沙拉,甚至還有滷水拼盤……除了地道傳統中式小吃的改良升級,Daimon 還嘗試了用中餐的食材和元素去重構外國菜裡的經典菜餚,有意思得很。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師傅好帥

這麼難弄的概念玩這麼溜,Daimon必有兩把刷子:負責菜品研發的,是香港三星本店Bo Innovation的大師傅Dave Yu,身兼兩職,三天兩頭跑上海。香港長大、澳洲求學、日料廚師背景,玩起 fusion 當然遊刃有餘。但最好玩的是,和 Alvin 一樣也非科班出身(Alvin 以前是個化學工程師!),人家以前是學平面設計的。

所以,射雞師們,不想幹了還可以去做飯!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墨西哥牛奶叉燒包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蟹肉芋角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辣椒蟹小籠包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龍蝦碗仔“翅”

賣相挺括的墨西哥叉燒牛奶包,除了有點辣味,就是很正宗的雪山叉燒包啊。香港人傳統的蜂巢芋角,炸得金黃酥脆,裹了蟹肉,登時高大上起來。小籠包的皮呢,跟鼎泰豐比比是有點厚了,但創新的口味還是必須認可!碗仔翅個人很愛,撈得出一隻只完整龍蝦鉗子肉,鮮得來~ 可以自己加胡椒和醋,假魚翅湯麼就是要做調料炸彈、吃出一身汗呀!

獅子山豬油拌飯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滷水拼盤

對,我說的就是這個豬油拌飯!!!引用一起滾菜單的好朋友一句話:這米實在是太牛逼了!對啊,煲仔飯做法,米飯乾爽疏鬆、粒粒分明,嚼之有韌,吃來更是米香四溢。放伊比利亞火腿的拌飯不是第一次吃,但這份真是一點濠氣都沒有,豬油以伊比利亞火腿脂肪和普通豬油混合調製,自帶鮮鹹。和蛋、小蔥搗一搗,每一口,都是膽固醇在舌尖的小高潮。

第二次表現依然出色。如果一定要挑刺,那大概是醬油略甜口了吧。

下面這盤滷水,被人狠狠安利過,卻沒放在心上(一個這麼時髦的館子,滷水能做得有多好吃啊?);結果,滷水本身已經是中上水平,(並沒有入鏡的)蘸醬也是十分牛逼,芥末醬(Green Mustard)拿來蘸肉是老外吃法,不過 Daimon 這一碟,出其不意地加了新鮮青花椒,絲絲麻意、自帶清香,實在是特別。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辣味八爪魚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港式蜜芝紅腸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北海道帶子串燒

端個小爐子上桌,一塊菊花炭篤悠悠烤,弄杯小酒喝喝,太有情調。辣味八爪魚有點顯老,但蜜芝紅腸就很有趣,厚切紅腸上貼一片Parmesan Cheese,澆上蜂蜜,肉香、奶香、蜜香在齒間綻開,柔柔的甜和鹹,中西人民都吃得慣。北海道帶子串燒,十分推薦,蔥姜之外,一粒渾圓帶子,惡狠狠塗滿黃油,罪惡並快樂著的味道,直衝腦門,誰吃誰知道。

上桌以後別隻顧著拍照,不然會發生上次在 AKME藍龍蝦一樣的慘劇,烤過頭。

好啦好啦,下面進入“不太中國菜的部分”。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雙味番茄與姜味黃瓜棒冰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廚魔和牛塔塔

看到Popsicle,當然要點來玩玩看啦!新鮮番茄和話梅味的醃漬糖番茄,酸度甜度各有千秋,一起丟進嘴裡,風味就炸開了花,黃瓜味的冰霜棒棒糖,稍顯雞肋,大概是用來清口的吧!相較之下,我倒很喜歡這裡的牛肉塔塔,中式主食西做,看得多的是粢飯糕,油條入菜大多是粥水,難得一根冷油條也能保持酥脆堅挺,和鮮嫩的和牛相得益彰,對了頂上一坨醬是好玩的腐乳味蛋黃醬,來點米飯捲一捲,就可以一秒變身上海人愛的早餐飯糰~~~

我感覺我可以寫上海牛肉塔塔平行品鑑指南了,有人有興趣嗎?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椰芒黃獅魚片

原本是多寶魚的 Ceviche(可以看這裡複習下 Ceviche 是什麼),臨時換了 Yellow Tail 來做。椰漿、咖喱、芒果,酸甜開胃,熱帶到我都想搖起來了!點睛之筆是偽裝成tortilla chips 的餛飩皮!裁成三角形炸至金黃,沒吃到嘴裡還真的會被騙到。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橋底辣墨魚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摩登蚵仔煎

這兩道相對來講沒有那麼愛,第一道是我自己不好,放的有點久,原本酥脆的玉米片(看起來真的好像是 Cereal 啊!)已經有點“擰”掉了,不過Kaffir Lime Leaf做的泰國風辣醬給人印象深刻,下次去應該會再點來試試;下面這道蚵仔煎,可能是全場最貼近 Bo “解構主義”的一道菜,炒蛋變成溫泉蛋,蠔仔裹了面衣變天婦羅,九層塔用油炸透變顏值擔當……可是,全部混在一起的時候,口感就未免有點糊噠噠了。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杏仁炒冰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糖水豆花

杏仁炒冰,服務生會拿著液氮缽上來當場炒炒炒,也是認認真真復刻了傳統炒冰熱鬧非凡的現場感。不論是入口即化、沁人心脾的炒冰,還是酸酸甜甜的山楂醬和水果,都還挺有助消化的。不過,下面這個木桶甜豆花,則大大超越了我的預期。

紅豆清甜,地瓜圓 Q 彈,最難得是豆花,介於豆花與嫩玉子豆腐之間的微妙質地,顫巍巍白嫩嫩一大塊滑入口裡,又甜又糯,黃豆用得好,有十足豆香,比它好吃的冰豆花,在香港南丫島山裡吃過一次,就忘不掉。

Drinks · 喝的

______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汾粵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麻吉多

在 The Cannery 和 Nest 之後,Daimon 也是主推雞尾酒。大部分酒偏酸甜口味,特別適合女孩子,譬如第一杯汾粵,其實是 Ramos Gin Fizz 的變種,取話梅味道替代了橙花水,開胃。下面這杯麻吉多,獲得了全場一致好評,顧名思義,加了很多很多很多新鮮青花椒的 Mojito,好看好喝的一杯酒!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港式鴛鴦

猛誇了 Daimon 擅長做傳統小食,這杯凍鴛鴦也是意外好喝,用了好原料、花了心思做的東西,又怎麼可能差呢?

The End · 最後

____

最後,我還是想花點篇幅,說一說我對融合菜,包括 Alvin 上海這兩家店的看法。

誕生在兩國交界、邊民互通語言貿易甚至婚姻,又或者拜大規模文化輸出所賜的融合菜還都挺好吃,譬如大美帝的Tex-Mex(德州墨西哥菜),日本人做法餐,東北菜裡帶點兒朝鮮的影子。硬拗的通常有點嚇人:手卷壽司裡頭塞Cheedar芝士芯子,鬼才愛得起來。

好的融合菜,是建立在對兩種菜系、甚至兩種文化,基於長期體驗的雙向理解之上的。這一點我覺得日本最有發言權,咖喱也好,Pasta也罷,就算是炸雞和甜點,漂洋過海統統變日本人:日本對西方食物的態度,幾乎是全盤接納,和洋折衷,日西合璧。

同是亞洲菜,中餐卻並不適宜融合,龐雜的菜系、複合的味型、鮮明的個性,都是原因;但最關鍵,還是那道亙在中西之間的文化鴻溝,你想想,一個老外廚師,沒吃過多少正宗中國菜,會懂伐啦?反之亦然。

一碗驚豔四座的豬油煲仔飯:扮得了洋氣,守得住傳統

做完飯的廚師們出來軋三湖

說完這些,再看廚魔Alvin Leung,華裔血統,國外長大,玩個“八大菜系 x 西餐手法”的宏大敘事,和同是華人的情侶主廚 DeAille 和 Simon一起,做實驗一樣將中餐的食材、香料、技法等元素一一解構,用法餐和分子料理的形式予以重現。

在成為廚師之前,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理科學霸一個、有著20年工齡的化學工程師。講真,哪個廚師玩分子料理、玩廚藝科技,玩得過科學家啊?

知道了這些背景故事,再看 Bo 和 Daimon 的菜,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它們是你吃到的那個樣子。是中餐,又不是中餐,卻貫通中西,吃得出眼界、閱歷與生活。

說到底,好廚師做的菜,是,也只能是他自己這個人。

文:喜北

圖:紅豆

蘋果打賞專區 ↓ 謝謝各位老闆

回覆合集,獲取所有歷史文章

往期熱門文章,點擊可讀

上海

上海之外

菜譜